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典型案列比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就讀于普通學校與特殊教育學校的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典型案例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不同環境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需要的社會支持。結果表明:兩名不同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極少獲得社會支持,特別渴求社會支持,因環境不同,需要的社會支持有一致之處,更有差異之處。
關鍵詞:不同環境;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
1研究問題
人們常常把家庭稱為人生的起點。每個家庭都會自發地進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的一種教育與影響的過程,是國民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1]聽覺障礙(以下簡稱聽障)兒童由于聽障,與外界溝通困難,家庭教育更為重要。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即社會為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提供服務、指導,幫助家長順利、有效地實施家庭教育,幫助學齡期聽障兒童健康、全面地成長。本研究通過對兩名不同環境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的狀況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不同環境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一致之處與差異之處。
2研究對象
本研究前期到普通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普校)與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特校)調查、收集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基本情況,并通過訪談,確定了小A和小B這兩個典型案例進行比較分析。這兩個典型案例的年齡、聽力損失程度接近,但他們的家庭環境、與人溝通方式、學習環境、獲得聽覺言語康復的社會支持都是截然不同的。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個案研究法,通過多種方式、多種角度,觀察、了解研究對象。本研究深入研究對象的家庭、學校進行訪談,并在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錄像。本研究還采用自編問卷《關于學齡期聽覺障礙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為保證問卷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問卷使用的表達盡量通俗易懂,消除距離感,并在調查時對調查問題進行解釋。
4研究結果與分析
4.1家長與聽障兒童溝通的基本情況健全
(簡稱聽健)者,她們與小A溝通均使用口語。經過訪談得知,小A在出生十幾個月的聽力檢測中發現存在聽障時,便及時佩戴助聽器;小A媽媽還毅然辭去工作,堅持自己為小A進行聽覺言語康復訓練,由此,小A的口語得到很好發展。由表2還可見,小B的爸爸媽媽均為聽障者,小B與媽媽相處的時間最多,與爸爸媽媽溝通均使用手語。經過訪談得知,小B在3歲時佩戴助聽器,在康復中心接受聽覺言語康復訓練3年,由于小B的爸爸媽媽聽障,他們無法了解小B的訓練情況,也無法配合開展訓練。小B讀特校后,學校特校和家庭都是以手語為主的溝通環境,三年級時,小B不再佩戴助聽器,完全依賴手語溝通,放棄了口語溝通。由此可見,家庭的溝通環境與溝通方式對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4.2家長引導聽障兒童融入社會情況
小A由于業余時間家長常常引導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他能很自然地融入社會中。小B由于放棄了口語溝通,家附近沒有能用手語溝通的同齡伙伴,家長也沒有引導小B參加社會活動,所以無法自然融入社會。由此可見,家庭環境、家長對兒童業余時間的恰當引導及兒童采用的溝通方式,對聽障兒童融入社會有一定的影響。
4.3家長認為聽障兒童閱讀、寫作、溝通等方面的情況
因小A在普校學習,家長將他與普校的同齡聽健兒童進行比較。由表4可以看出,小A口語較好,與聽健人溝通的情況總體較好;閱讀、繪畫、體育等方面情況也較好;寫作較差;數學差。通過訪談得知,小A二年級時,數學的學習開始吃力,但學校沒有給予相應支持。小A媽媽曾一度努力幫助孩子學習數學,但隨著課程難度的加深,她的工作又十分繁忙,沒能幫助小A有效提高數學水平。因小B在特校學習,家長更多地將她與特校的同齡聽障兒童進行比較。由表4可以看出,小B家長認為小B閱讀、寫作、數學、繪畫等方面的情況都較好。小B使用手語溝通,與聽健人溝通情況較差。由此可見,小A雖然能夠用口語進行溝通,但由于聽障,無法獨立適應普校的教學手段,迫切需要給予相應的社會支持。小B較能適應使用手語溝通方式為主的特校的教育內容與教學方法,但融入社會方面較差,家長也十分希望小B能夠與聽健人較好地溝通,希望得到相應的社會支持。
4.4家長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小A的家長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的學習,常常憂慮小A的學習水平與同齡聽健兒童差距越來越大,也希望聽健人對孩子多理解和支持,接納他們。通過訪談得知,小A的家長特別擔心將來普通中學是否能理解、支持、接納孩子。小B的性格內向,家長常常無法了解小B的心理狀況,也十分著急,并且小B酷愛畫畫,家長無法輔導,又找不到合適的老師輔導。因此,小A和小B的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截然不同,那么解決困難的方法就不同,社會支持的需求亦不同。
4.5家庭教育獲得的社會支持情況
兩名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都極少獲得社會物質、金錢的社會支持,沒有獲得過家庭教育指導和培訓的社會支持。小A就讀于普校,其家長沒有接觸其他聽障兒童的家長,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書和網絡;小B就讀于特校,其家長較多接觸聽障兒童的家長,獲得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知識的途徑除了書、電視、電影,還有家長交流。小A和小B家長都迫切想獲得聽障兒童生理、心理的知識、家庭教育方法的知識;小A因為普通小學的學習要求更高,家長還迫切需要輔導孩子學習的知識、技巧。由此可見,不同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獲得的社會支持都很少,處于渴求社會支持的狀態。
5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訪談中,兩名聽障兒童的媽媽在談到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孤獨與無助時都不禁潸然淚下,她們特別渴求社會的支持。但因環境不同,需要的社會支持有一致之處,更有差異之處。
5.1不同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一致之處
不論家庭環境是口語環境還是手語環境,學習環境是普校還是特校,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應有以下幾方面的社會支持:
5.1.1建立完善的聽障兒童網絡信息檔案
政府相關部門應將聽障兒童個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康復與教育信息持續地錄入其網絡信息檔案中。持續錄入的時間跨度應為0-18歲。
5.1.2進行聽障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培訓
學齡期聽障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培訓可以有四種途徑:①專題培訓班。將家庭教育的知識、內容分專題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家長可以面對面地向聽障教育專家咨詢,也可以與其他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經驗。②網絡遠程教育。家長通過網絡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這是目前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形式。有的網站還有聽障教育專家與家長進行網絡互動,為家長排疑解難。③學校課堂。家長定期進入學校課堂聽課,與教師進行交流。一方面,家長了解聽障兒童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教師了解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④家長交流群。家長可以通過網絡建立家長交流群,也可以定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及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5.2不同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的差異之處
本研究的兩個典型案例的環境有很大差異:小A,父母均為聽健,成長于口語環境,學習于普校環境;小B,父母均為聽障,成長于手語環境,學習于特校環境。因此,小A與小B的家庭教育需要的社會支持還應有很大差異。
5.2.1口語環境普校就讀的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
越來越多聽障兒童和小A一樣,經過聽覺言語康復后進入普校就讀,他們的家庭教育十分需要社會的輔助與支持,使他們能適應普校的學習節奏。這種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最迫切需要的社會支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普校主動接納聽障兒童。普校就讀的聽障兒童與教師、聽健兒童長期學習生活在一起,普校成為聽障兒童最重要的學習生活環境。普校教師、聽健兒童對他們的接納程度將會直接影響聽障兒童自我意識和個性的發展,進而影響其學習效果。[2]因此,聽障兒童家長特別希望普校的教師、兒童及家長都能夠主動接納聽障兒童,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方向一致,使聽障兒童平等地融入普校。②家長參與普校個別化教育。1975年,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了94-142公法,即《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案》,要求為每個兒童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適當的教育。并且由于家長了解孩子的需要、醫療史、喜好和日常活動,被認為是IEP個別化教育計劃小組的重要成員。[3]聽障兒童經過聽覺言語康復,雖然能夠用口語進行溝通,但由于聽障,仍舊無法獨立適應普校集體教育的教學手段,迫切需要給予個別化教育的社會支持,應從聽障兒童的實際需求出發,制訂合理的個別化教育計劃,并有效施行個別化教育計劃。整個過程中,家長都必須參與其中,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使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優勢和潛能得以挖掘,缺陷與不足得以補償,能夠順利地和聽健兒童一起學習和生活。
5.2.2手語環境特校就讀的學齡期聽障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
也有一些聽障兒童和小B一樣,家庭環境、學習環境均以手語為溝通方式,家長均有聽障,這種環境的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最迫切需要的社會支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家長參與特校個別化教育。目前,我國特校聽障兒童的教育還是較多采用集體教育形式,忽視了聽障兒童的個體差異。特校也應從聽障兒童的實際需求出發,給予聽障兒童個別化教育的社會支持。家長也必須參與特校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訂與施行過程,使特校的學齡期聽障兒童的優勢和潛能得以挖掘。②開展無障礙家庭交流活動。由于聽障家長不知該如何引導聽障兒童融入社會,部分聽障兒童慢慢地將自己封閉在了家庭、特校的狹小空間中。政府、社區、特校應創造更多的無障礙家庭交流活動機會,讓聽障兒童家庭能夠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通過活動認識更多的聽健家庭,結交更多的聽健朋友,自然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趙忠心.家庭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慧聆.聽力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手冊[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3]雷江華,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劉永萍 蔣阿瑞 唐紫薇 劉秋霞 陳鳳 單位:豫章師范學院 南昌市育智學校 新建區特殊教育學校 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 新干縣特殊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