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高考下的家庭教育對高中生生涯的規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涯規劃教育是當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因應試教育的影響而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校和家庭方面也在追求教育質量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生涯規劃能力的引導與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具有豐富的內涵,是當前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需要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調控、注重高中生生活輔導與健康生活適應、注重高中生課堂外的實踐感悟、注重家校合作應對生涯規劃,以發揮家庭教育的獨特作用,真正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家庭教育;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是指在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之前明確自己的角色與實施規劃,從而增強人生的目標感,減少由于缺乏生涯規劃而產生的迷茫感。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當前,生涯規劃在高中教育中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高中生對于自身的發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感,因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生涯規劃的重要任務,并且通過發揮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的作用,提出高中生進行生涯規劃的思路。
一、高中生生涯規劃的目標與任務
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指導不僅僅是給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規劃,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思考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這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更是對社會生命的深遠透視。因此,可以將高中生生涯規劃指導的目標理解為通過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指導,使他們學會平衡人生中遇到的各種社會關系,明確自己將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從而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充滿信心。從國際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形態來看,在高中階段進行有效的生涯規劃指導,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科選擇能力與職業規劃能力,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而且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選擇與自己成長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知識、技能,學會如何持續保持與社會、與他人的良好發展關系,最終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高中生生涯規劃的主要任務,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應當結合高中階段這一特殊時期。高中階段是學生面臨升學與成長的特殊階段,這一時期的生涯規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學生以選擇能力為核心的人生規劃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人生選擇。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種生涯規劃能力的培養與高考改革制度的推進和高中教育的持續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系。第二,生涯規劃與教育改革的持續性、開放性都密切相關。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新時期的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可以增強學生面對社會變化時的適應能力,而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調查顯示,超過90%的高中生對于什么是生涯規劃以及如何進行生涯規劃都缺乏系統的認知。很多學生都是在學校政策的要求下,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他們對于自己并沒有明確的生涯規劃的認識。同時,高中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他們往往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
(二)高中生對自我能力的挖掘有待提升
雖然很多高中生在兒時參加過各種興趣班,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并不是完全了解,通常情況下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進行學習。當這部分高中生逐漸長大,面對越來越大的學業壓力,不能繼續進行興趣班的學習時,對于自己真正的興趣以及能力,學生都表示不太清楚。在問及職業發展時,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也表示常常充滿迷茫。
(三)高中生的生涯規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目前,高中學校在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活動開展十分有限。即使有些學生受到過生涯規劃的相關教育,學校也無法為其繼續提供足夠的幫助。學校無論是在相關的課程開展方面,還是在實踐活動的組織方面,都缺乏系統的規劃,無法從根本上滿足高中生多樣化的生涯規劃指導需求,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被打消。
(四)家長與學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當前的高中學生群體是“00后”,他們思想十分獨立而且活躍,但是不愿與自己的父母多溝通,尤其是在生涯規劃方面。很多父母可能對孩子的生涯規劃方面的認知也不足,也無法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幫助。普遍情況下,絕大部分家長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注孩子的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在重重的壓力下,學生的興趣與理想變得越來越模糊。
(一)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調控
如今的社會環境復雜多變,教育體系改革一直在不斷調整,高中教育的內容、考核與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高中生的心理角度來說,必須適應教育改革的節奏、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心理適應能力。而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階段是他們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且也是“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他們強大的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進行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要基礎。加之這一時期的高中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迫切追求獨立和自主,因此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要能夠理解高中生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性,并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幫助高中生形成樂觀、自信的良好品質,使他們逐漸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
(二)注重生活輔導與健康生活適應
生涯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使他們的生命獲得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教會學生實現生涯教育的最終目標,需要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扮演好生活中的角色。只有先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家庭教育中,特別需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與同伴相處,這對于未來的人際適應能力十分重要。家庭教育需要通過合理的引導、減少負面因素的影響,引導高中生向往積極、健康的生活。以上這些都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高中生給予足夠的引導與培養。
(三)生涯規劃指導中家校合作的對策
家庭教育的作用發揮需要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我們要不斷探索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與職業發展需求,對高中生的職業發展規劃進行必要的試探,再進行具體化的引導,協助高中生建立全面的自我檢索體系,使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進行正確的生涯規劃。要想更進一步促進家校合作,就需要對當前的家校合作現狀進行必要的改進。目前的家校合作方式開展得并不完善,家校雙方因為角色的差異和觀念的不同很難形成豐富高效的合作形式。因此,要首先改變這種現狀,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積極改變心態,進行良好溝通,消除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障礙。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方式,積極運用現代信息資源和手段,建立新的交流平臺,為高中生生涯規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注重課堂外的實踐感悟
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傳遞,還包含技能方面的培養與傳遞。技能的學習需要依靠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實踐體驗,實踐體驗必須打破傳統的封閉思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這個課外實踐場地,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分工合作,使學生體驗到來自未來生涯規劃教育的角色定位。在活動的形式上,課外的生涯教育可以設計多元化的實踐與體驗活動供學生選擇,如大學游學、單位見習、企業實習、校友訪談、職業達人訪談、社會調查、生涯規劃書制定、生涯敘事報告撰寫、創業計劃書制定、面試模擬等,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開展自我探索、職業體驗活動。生涯規劃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進入高等教育或者進入社會的選擇,而這時的社會文化因素對他們的心理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社會文化因素的直接體現,對高中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作用,使家校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青,陳云.高中生生涯規劃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規劃輔導[J].教育導刊,2017(8).
[2]程利娜.陜西省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差異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5).
[3]朱仲敏.教育轉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內容設計與實施路徑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7(3).
[4]吳麗萍.高中生生涯規劃與發展管理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浙江教育科學,2014(2).
[5]王博.高中生職業理想形成機制與家庭生涯發展輔導策略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1).
作者:孟凡剛 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