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為路線,深化校企“二元制”合作育人新機制,搭建校企命運共同體,開展招生招工一體化,按照企業人才需求采用“菜單式”育人模式,結合企業崗位技術標準,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教學內容、課程標準進行重構,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中草藥栽培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是一個立足于農學、面向中藥學的專業,介于兩大行業的交叉滲透處。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以農學類為主,其最終產品為中藥材。由于中藥材具有商品和藥品的雙重特性,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產品的安全、有效,然后才是高產、豐收,所以有必要開設相關的中藥學類課程,來保證產品的藥品特殊性。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必定是包含醫藥和農學兩大門類和多學科共存的狀況[1]。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對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要求也越來高,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適應企業人才需求也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教育部關于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方案也指出“學徒制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一種重要形式”[2]。2018年9月,我院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成為教育部第三批、廣西區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院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成立專門領導小組,依托行業企業,圍繞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的新高度,建立“二元制”校企育人主體,充分調研合作企業人才需求,積極響應企業對適用人才的熱切要求,轉變學生培養理念,從專業培養轉變為綜合能力培養,充分利用好現代學徒制這個校企合作大平臺,融合學院、企業的資源、師資、設備,發揮學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雙優勢”,按照企業人才的需求,采取“菜單式”育人新模式,培養出基礎知識與實操能力突出,綜合能力與企業崗位高度匹配的綜合性人才。筆者結合我院2017級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試點,就現代學徒制新模式進行了探討。
1現代學徒制運行現狀
基于教育系統的推動,“現代學徒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僅靠教育部門推動,缺乏制度配套,還是會出現“困難重重”的現象[3];缺乏相應的雙導師有效管理機制,出現了由于“師傅”的專業能力不一樣而造成了教學質量的不平衡,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企業、學生積極性不高等。為了更好促進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激發校企的積極性,發揮校企育人的潛能,有必要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梳理。
2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2.1深化校企合作新高度,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的“二元制”
育人主體,確定現代學徒制內涵特征2.2建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校企合作基礎上,深化校企合作新機制,以學院黨委牽頭成立了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建設工作小組,負責落實與廣西弄峰山鐵皮石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中農富玉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始終圍繞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協同育人機制;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建設校企互聘、協同育人的師資隊伍。參與涉及合作事項的討論、研究及決策;定期調研校企合作運行狀況,及時解決合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有序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2.3高質量建設
2個現代學徒制產學研基地根據“雙高建設”要求,學院主動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搭建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訓實踐基地,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高質量打造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建設標準建設有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基地設施先進,生均儀器設備值達1萬元,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相適應、相配套,管理規范。充分挖掘校內實訓基地潛力,以承包制、聯產方式,劃出學院中草藥園、石斛園的6畝土地,分配給現代學徒制學生,讓合作企業技術人員帶教中草藥栽培實務[4]。建立廣西弄峰山鐵皮石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中農富玉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個產學研基地。
2.4遴選優秀骨干教師、企業能工巧匠擔任“雙導師”教學團隊有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20%,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40%,具有“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70%。選聘6名優秀骨干教師及13名企業能工巧匠,建立“中農富玉”現代學徒制班教學團隊。
2.5創新招生辦法,積極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
根據合作企業發展需求和學校招生特點,校企聯合采用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積極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招生招工程序一般為:(1)企業宣講:介紹企業基本情況、企業文化、崗位需求、工作內容等。(2)組織面試:根據專業情況及學生意愿進行初步面試挑選學徒。(3)組織參觀: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進行意向崗位摸底,對學徒需求情況進行分析。(4)簽訂校企協議:明確各方責任,做好才人培養相關工作。(5)簽訂三方協議:明確校企生三方責任,學徒正式開班。部分企業還根據學徒意愿,在首崗時期開展輪崗安排,讓學生充分了解崗位基本情況后再進行定崗培養。此舉提高了企業學生的幸福感,同時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也有更大的獲得感。
2.6協調共建,構建了現代學徒制長效溝通機制
積極與合作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研討,年內開展了2次培養研討會。研討會上,根據學徒任務時間表,雙方就共同建立師資培養制度、學生在學校與企業學習監管制度、學生實習保險制度等相關制度文件,及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材料的共同撰寫要求,學生實習的考評、考核標準、方式及實施辦法特色活動等,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么樣培養人才”展開了多層次、多角度、多崗位的研討。
2.7創新“四階段、三中心、兩融合、一標準”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4321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4”即學生學習每學年分為四個階段分別在學校和企業實施教育和培訓。第一學年工學交替,完成從學生到學徒新手的轉變。第二學年崗位輪替,完成從學徒新手到熟手的轉變。第三學年崗位實習,完成從學徒熟手到能手的轉變,最終成為企業的崗位“專家”。“3”即中草藥生產加工研發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中草藥加工產品營銷中心。以農職院中草藥栽培技術為依托,打造“三中心”,把學院老師聘請為企業研發中心顧問,將企業員工納入學院規范培訓序列,培養雙導師的協作新機制。“2”即學院及企業“二元”融合,協同育人,“1”即一個出徒標準,按照企業崗位的需求,采取“共商、共建、共贏”育人新模式,商討出現代學徒的統一出徒標準,培養出基礎知識與實操能力突出,綜合能力與企業崗位高度匹配的綜合行人才。
2.8創建“二元共育、菜單式工學交替、四階段遞進”課程體系
以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按照現代學徒制教學要求特點,構建靈活自組的模塊化課程,將雙元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特點的課程觀納入課程體系建設中[5],校企通過課程分析會、研討會的形式,由企業按照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提出學徒崗位所需要能力的“菜單”,校企共同建設“菜單式工學交替”的“學校理論課程、校企共建課程、企業實踐課程”,形成“二元共育、菜單式工學交替、四階段遞進”的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校企雙方合作建設了《中草藥栽培實務》《中藥鑒定與養護》《藥用植物識別》與《中藥材產地加工》等4門核心課程的中草藥栽培技術在線教學資源庫建設,開發了5門符合現代學徒制的特色教材及活頁式講義。
2.9建立“崗位技術標準”,推行“崗位成才”的培訓模式
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建立起合作企業“中藥材加工、園區大棚管理(農業設施)、藥用植物栽培、藥用植物組培、中藥材營銷、(中草藥)園區旅游、(中草藥)園區規劃”等7個崗位的技術標準,對照行業職業技能證書考核標準,校企精心組織對應的培訓特色教材,崗位培訓活頁式培訓講義,有針對性的促進“崗位成才”。
2.10建立“一崗多評”,引入多方評價體系
以崗位成才為標準,改革以往學校自主考評的單一評價模式,將學生(學徒)自我評價、教師評價、企業師傅評價相結合,積極構建第三方評價機制,由行業、企業和中介機構對學生(學徒)崗位技能進行達標考核。采用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考核模式,重點考核學徒的專業理論水平、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崗位核心配套能力水平,比對“出徒標準”要求,督促學生(學徒)考取企業對應崗位“上崗證”兩個以上。
3結語
在國家重視職業教育,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盡快采用多種人才培養模式,適應這樣的大環境,我校與中草藥栽培企業聯合開展“二元制”培養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高職人才,就是一次嶄新的試點。重構課程體系,重點發揮企業導師作用,按照企業崗位知識與能力的需求,建立起“崗位技術標準”,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列出“能力需求菜單”,創建了符合現代學徒制的“四階段、三中心、兩融合、一標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菜單式工學交替、崗位成才”的教學教法,促進了我校中草藥栽培技術的高質量發展,拓展了學生的就業崗位,以期為廣西中藥資源寶庫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作者:盧詩劍 黃衛萍 梁碧云 馬瑞寧 周媛 戴傳勇 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