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翻譯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該領域技術被介紹到中國。據統計,對于計算機、自動控制、電子專業而言,85%以上的專業資料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現的(譚新星,江華,2008:91)。恰當翻譯不斷涌現的計算機英語專業詞匯及專業術語,對于理解,掌握,吸收和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有不少學者,如張政(1999),許明武(2003),趙速梅,黃金蓮(2005),司愛俠,張強華(2011)等都探討過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特征和翻譯策略,筆者在此就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翻譯策略加以詳盡討論。
二、計算機英語詞匯構成特點
1.計算機專業詞匯。有些詞匯僅用于計算機的專業范圍之內,專業性很強。例如:broad-band(寬帶),bandwidth(帶寬),hexadecimal(十六進制),這類詞的意義相對“狹窄,單一”,不容易引起歧義。
2.基礎學科詞匯。有些詞匯源于其他相鄰學科,包括數學、電子電路、自動化、通信等學科領域,其含義無顯著變化。例如:register(寄存器),circuitboard(電路板),automatic(自動),resister(電阻器),input(輸入),output(輸出)。
3.普通引申詞匯。有些詞匯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詞匯,在計算機技術的語言環境中表現出特定的意義。例如:memory(記憶——內存),bus(公共汽車——總線),overdrive(加速——加速處理器),boot(靴子,踢——引導,啟動),program(節目,規劃——程序,編程),mouse(老鼠——鼠標)。
4.派生詞。派生法是指在詞根前面加前綴或在詞根后面加后綴,從而構成一個與元單詞意義相近或截然不同的新詞。例如:micro-,multi-,inter-等前綴構成的新的派生詞有:microprocessor(微處理器),microcode(微代碼),multientry(多路入口),multichip(多片電路),multiaccess(多路存取),interface(接口)。
5.縮略詞。縮略詞具有簡練好記、一目了然、便于業內人士技術交流等特點,在程序語句和技術文檔中應用較為廣泛??s略詞包括三類,第一類是首字母縮略詞,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讀存儲器),DOS(DiskOperatingSystem磁盤操作系統),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復雜指令系統計算機);第二類是截短詞,即對原來完整的詞進行加工,只保留其中一部分字母,構成新詞,旨在使用起來方便快捷,簡潔高效。例如:dir(directory列目錄),del(delete刪除),Demos(demonstrations演示),REM(remark注釋);第三類是混成詞,即對兩個詞或其中一個街區首部或尾部,構成新詞,例如:bit(binarydigit比特),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調制調解器),infosec(informationsecurity信息安全),codec(coderdecoder編碼譯碼器)。
6.復合詞。復合詞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構成。這樣的組合不受英語句法在次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較靈活、機動、善變,言簡意賅,可用來表達一些比較復雜的意義。例如:webpage(網頁),download(下載),online(在線),offline(離線),systemboard(主板),temporarybuffer(臨時緩沖器)。
三、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翻譯策略
筆者認為,在翻譯計算機英語詞匯時應遵循最基本的“忠實,通順”的翻譯原則。首先,計算機是非常嚴謹的學科,對計算機詞匯以及文本的翻譯來不得半點偏差,在翻譯時要做到科學、準確,這就是所謂的“忠實”,其次,由于計算機科專業性和譯文讀者知識局限性的反差,譯文必須處理得當,具有較高的可讀性,這就是所謂的“通順”。在翻譯計算機英語詞匯時,應使用多種翻譯策略,使其有機結合。
1.直譯法。所謂直譯法,就是指在譯文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名族、地方色彩等(張培基,2009:12)。直譯法在計算機英語的翻譯中最常見,特別是復合詞的翻譯。例如:point-to-pointnetwork(點對點網絡),proceduredependency(過程依賴),processgroup(進程組),verticalcoding(垂直編碼),floatingpointoperation(浮點操作),searchengine(搜索引擎)。(梁阿磊,2011:24-85)
2.意譯法。所謂意譯法,筆者參考劉重德教授給意譯法下的定義,將意譯法定義為:在必要的情況下,譯者舍棄原文的形式或修辭,運用目的語讀者易懂的句式,來傳達原文的涵義和意境(劉重德,1994:173)。意譯法能夠譯出詞的隱含意義,以利于漢語讀者理解。例如:home(復位/復位鍵),boot(啟動),bus(總線),bug(故障),host(主機),freezes(死機),PetriNet(轉換網),CD-RWdrive(CD-ReWritable刻錄機),CD-Recordable(刻錄盤),ASD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寬帶)。
3.音譯法。所謂音譯,是指用發音近似的漢字將外來語翻譯過來,很多術語不便采用意譯法,于是就按其發音譯出。音譯還經用于公司名稱及產品名稱的翻譯。例如:Twitter(推特),Hacker(黑客),Blog(博客),bit(比特——二進制位),Yahoo(雅虎——公司名),Compaq(康柏——公司名)。
4.英意兼譯法。所謂英語兼譯法,就是把音譯和意譯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既遵從原語和譯語在發音上的對應原則,又不拘泥于原文的意義形象和語法結構的方法。譯文易于理解,便于記憶,令人印象深刻。例如:hardcopy(硬拷貝),softcopy(軟拷貝),Internet(因特網),MicroBlog(微博)。5.釋譯法。所謂釋譯法,就是在翻譯的時候,對于所譯內容作出必要的解釋性說明,從總體上來說,它是對語言意義的解釋和對背景知識的補充說明。例如:PnP(plugandplay)——即插即用(指計算機器件一裝上就可以使用),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一種網絡傳輸技術),RAR(Roshalarchive)——羅沙利(壓縮文件格式)。6.零翻譯法。所謂零翻譯法,就是將源語的詞匯直接用于譯語詞匯,不做任何改變。例如:TCP/I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因特網協議),DOS系統(磁盤操作系統),Java語言,C語言,Basic語言,ASCII碼,Office2000,Excel,PPT,DVD,VCD等。在其他領域,也有此類翻譯方法,例如在經濟學領域的GNP(國民生產總值),PPI(生產者價格指數)等。
四、結束語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計算機詞匯的翻譯作為科技翻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們學習、借鑒和交流相關先進科技意義十分重大。計算機英語詞匯構詞靈活,除了具有科技英語的普遍特點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只有熟悉了這些特點和規律,按照“功能對等”的翻譯標準,遵循“忠實、通順”的翻譯原則,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進行翻譯,才能在力求準確表達其科學性的同時,追求較高的可讀性,并兼顧傳播的便捷性。
作者:李旖迪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