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研導師制計算機專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3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最先產生于14世紀的英國,被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應用于研究生培養。20世紀,日本的筑波大學、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在本科生導師制方面實施得非常成功。建國后,國內高校在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率先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隨后我國多所高校也開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分為全程導師制、高年級導師制和科研導師制。科研導師制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一項制度。它利用教師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以科研為紐帶,促進教師在育人中的主導作用,培養與提高學生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科研導師制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在科研活動中體現主體性,擔任導師的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富有責任心。科研導師制的特點有:導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具有連續性,必須從一年級起至畢業為止;④導師與學生互動,做到個性化教育]。科研導師制的運行模式:一般采取一年級時選擇導師(導師公布自己的學術方向,進行雙向選擇),由一名導師指導3-5位學生。學生參與模式是:一年級參加社團活動;二年級參加導師課題活動;三年級在導師指導下自行申報課題,從事科研工作;四年級從事畢業設計。學生四年學習生活有機連續,保證科研能力有序提高。
2科研導師制度應用
將科研導師制度引入到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中,就是讓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與教師協作,考察、創造和分享新知識。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形式主要有: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大學課外科技活動和大學生自主申請的研究項目。無論學生參與哪種科研創新活動,都要為其配備一個固定的科研導師,以提高學生創新研究的層次和水平。指導教師讓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研究中,使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增強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科研導師制度的引入,首先要確定科研導師的能力,挑選那些科技創新能力強的教師擔當指導教師。學校及院系需要制訂相應的措施,以激勵科研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努力提高科研導師的科研水平。比如,對成績優異的科研導師進行獎勵與表彰,計算相應的科研工作量等。由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從進入大學校門到畢業,所具備的知識水平不同,因而,科研導師制度的引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每一個階段,計算機專業學生在科研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任務,最終達到企業需求的目標,具體步驟如下:
(1)將計算機專業學生與科研指導教師配對,學習內容與科研指導教師研究方向一致
學生從大一就開始跟隨科研指導老師進行專業學習,閱讀計算機專業相關文獻資料,有利于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專業氛圍學習,也有利于對以后所從事的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計算機專業教師將自己的專業背景、學術業績、帶生數量交給院系,同時學生將自己的學業狀況、興趣特長、接受指導的需求也交給院系,由院系統一整理并公開科研導師和學生的情況,在保障雙方都掌握知情權的情況下進行選擇,師生之間通過面試環節擴大交流互動,最終通過雙向選擇機制確定導師與學生的配對關系。這樣一種學生-科研導師的關系在整個大學生涯是固定的,學生跟隨科研導師從大一進行學習,一直持續到畢業。在大一階段,計算機專業學生需要培養查閱中外文獻資料的能力,熟悉科研導師的研究方向和課題,學會寫簡單的綜述,熟悉科研論文的寫作思路和研究方法。通過這一系列的培養,學生對科研導師所研究的課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也基本熟悉了科研過程,可以迅速進入科研導師的課題組參與研究。
(2)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這一階段主要是在大二、大三學習階段完成。一般高校都將專業基礎課程安排在大二階段,將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安排在大三階段。通過這一階段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下一步承擔和實施科研課題奠定基礎。
(3)全面提高實踐能力
這一環節主要在大三階段完成。目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競賽活動和創新基金課題較多,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信息技術大賽、機器人大賽、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等,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獨立申請創新課題。在課題申請和完成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科研導師的指導,設計技術路線和實驗方案。同時,科研導師可以根據自身所研究的縱向或橫向科研課題,在考慮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和實際能力的前提下,擬定出一些創新性課題,引導學生選題,為畢業設計做準備。科研導師要定期聽取學生匯報學習動態和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交流學術思想,認真執行階段性的檢查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引導解決。根據研究進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研究思路,保證學生學習和科研活動的協調發展。
(4)通過畢業實習、設計畢業論文,完美展現實踐動手能力
這一環節主要體現在大四階段。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技能,而且要具備社會責任心、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由科研導師確定,學生查閱文獻資料,撰寫畢業論文,設計實驗方案,最終完成論文。科研導師除了要嚴格把握學生的畢業論文實踐環節,還要針對學生的論文答辯展開訓練,使學生具備展示成績和學術交流的能力,為今后進入工作崗位或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3結語
科研導師制的運行,加強了學生的科研工作,增加了學生參與科研課題的機會,改變了高校只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缺乏動手能力培養的現狀,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同時,也督促教師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做到教學科研相互促進,更好地培養理論與實踐兼備的學生。科研導師制在計算機專業成功推行后,可將其引入到其它工科專業,以提高工科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改變工科學生的就業困境。
作者:劉燕美 臧利萍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