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院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信息技術更新迅速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計算機類學科是發展最快更新最迅速的學科之一,特別是在應用軟件方面尤為突出。除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外,其他專業學生都把計算機當成一種應用工具來學習,而學習的主要內容還是各類應用軟件的使用。高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對象一般為大一新生,或許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時了解過某些應用軟件,但當其真正需要使用該軟件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時,軟件早已更新換代。另外,要想使用計算機來輔助工作解決問題,首先得創建一個信息環境,就操作系統來說,版本升級也是必然的。雖然老版本的系統和軟件可能也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軟件的更新是為了在操作更簡單的基礎上讓同一個任務做得更出色,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知識和技能需要及時更新。所以在學習完基礎課程后決不能就此放棄計算機的后續學習。
2學時限制,計算機與學生本專業結合部分無法講授
各高職院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為56學時,對于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而言,課時量太少。計算機教學通常分為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和與各專業實際應用結合教學兩個階段。在教學中教師通常會消耗大部分學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部分,以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計算機的相關概念,操作系統的基礎操作,OF-FICE套裝軟件的使用方法等。到了專業結合的第二階段學習時,由于學時所剩無幾,只能簡單帶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教學大綱里的知識點,對理論知識背得很熟,也能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但當學生在日后工作中面對一個實際工作任務時,卻不知道如何下手。許多教師都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在計算機與專業結合教學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設計出了優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好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都需要學時來支撐,在有限的學時里還未學完或學習得還不夠深入的部分,只有通過后續的學習來完成和加強。
3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后續培養可以幫學生明確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道技能
解決學生想學卻不知道該學什么的問題很多高校學生現在已經意識到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在其就業時的重要性,當在大一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后,也想繼續深入地學習。但在他們后面幾年的課程體系里并沒有安排計算機類的課程,除了自主學習,他們沒有別的途徑。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真正的行業需求,自主學習如果沒有人引導,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高職院校有很多學生想自己提升計算機應用能力,只能跟著前人的步伐報考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完全不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所以在繼《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必須開設對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后續培養的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必須掌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后續開展計算機的學習主要有選修課和通過自主學習平臺學習兩種方式。選修課的方式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發展方向自行選擇,還可獲得學分,只是在學習時間和課程數量上有所限制。筆者則認為最好的解決此問題的方式為開發適合本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自主學習平臺。各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已逐漸成熟,種類繁多的應用系統早已使教師和學生適應了網絡工作學習的新模式,我校之前已開發了科研管理、工資查詢、資產管理等應用系統并成功推廣,技術力量雄厚,校內也有相應支持政策。在這種條件下開發計算機應用自主學習平臺,對師生使用推廣都很有成效。自主學習平臺應由計算機專業教師和其他各專業教師聯合開發,根據專業提出對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需求,結合能力需求設計學習案例,學習案例應全部為各行業的實際工作任務。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還可以考慮學分獎勵機制。每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并通過系統考試時,可由教務處或二級學院提供已修學分證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所有學習都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各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搖籃,應在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多下功夫,培養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優秀畢業生。
作者:傅瑤 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