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用型高校通常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已成為我國高校大家庭中的新生力量,其教育質量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地方應用型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從教研室活動、教師進企業鍛煉、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教學和課程國際化、師資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討了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教學能力對策
一、前言
近些年中國人才市場面臨這樣的矛盾:一方面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很難找到合適工作,而另一方面許多企事業單位難以招到高層次應用性人才。為緩解矛盾,部分地方高校應勢轉型,成為應用型高校。地方應用型高校已成為我國高校中的新生力量,具有很強的區域性,以培養高層次應用性人才為教育任務,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回報地方為辦學模式,建立適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應用性專業,為地方培養各類應用性高級人才。顯然,這給地方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因此,如何提高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主要從教研室活動、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教學和課程國際化、師資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討了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
二、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
(一)加強教研室對青年教師的指導
教研室開展導師帶教工作。為新進青年教師遴選一位骨干教師作為指導教師,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備課、上課等基本教學技能嚴格把關,幫助青年教師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研室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和教學比賽。通過集體備課、老教師的示范課、青年教師的公開課、教學研討會等教研活動,集思廣益,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通過教學比賽,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學能力。教學設計比賽教師必須現場講解教學設計理念,并展示教學設計成果。邀請校內同行、專家對參賽教師的教案、說課、教學課件等進行評價考核。
(二)教師進企業鍛煉
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安排教師到業界聲望良好,能影響行業發展趨勢的大企業進行為期三個月以上的掛職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在不涉及企業機密的情況下,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研發、銷售、財務、人事管理等實際工作,虛心向企業工程師學習,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豐富教師的專業前沿知識。教師掛職鍛煉結束后,需將其從企業獲得的專業前沿知識和實踐經驗帶進課堂,以豐富和充實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安排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專業頂崗實習。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師生一起深入企業了解行業的發展現狀、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等方面,這讓師生的互動交流和思想碰撞更加頻繁,同時促進師生共同學習與提高。
(三)開展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
以學科為平臺,開展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工作作為研究的內容和對象,更新教學理念和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推廣優秀的教學改革實踐經驗和成果,進而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質量。以校企合作為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對于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應服務于教學工作和地方企業。教師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吸納學生加入,并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教師的這種科學研究能力也屬于教學能力。教師的科研項目可來自于企業,與企業人員協同創新,共同研究和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通過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究,教師會更加關注科研的應用價值,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教學和課程國際化
課程結構國際化是教學和課程國際化的主要途徑之一。以國際化理念為指導,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調整優化,淘汰陳舊落后的課程,增加具有國際化內容的課程,以此發展學生的國際意識,豐富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在國際化和多元化社會環境下生存的能力。培訓國際化的教師是教學和課程國際化的另一主要途徑。通過培訓,使教師能夠理解國際化的課程,并且能夠承擔國際化課程的教學工作。對于地方高校,要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的國際化。一是鼓勵教師多接觸一些國際化教育的課程,例如,在網上收看一些國際名牌大學的開放課程,以豐富教師的視野;二是直接引進國外原版教材;三是給予教師一定的資金,支持其積極開發國際化課程。四是選派對國際化持積極態度的教師到國外知名大學進行進修、培訓和學術交流,而且要研究國外大學課程建設的先進經驗,還需深入學習部分核心課程;五是通過聘請高層次外籍教師,舉辦短期培訓班,與國外研究機構進行項目合作的方式,以提高師資隊伍教學能力。
(五)改革教師管理制度
改革教師管理制度,為教師教學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好的制度能在事業、感情與待遇上保證教師身心愉悅地進行教學工作,并提升教學能力。對于地方應用型高校,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革。第一,學校制定教學政策,并執行政策。要制定對優秀授課教師、國際化教師、雙師型教師、青年教師成長的鼓勵、獎勵政策。在教師的薪酬、年終考核評優、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方面,加大對教學工作質量的考核,從而推動教師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第二,學校的基層教學組織要制定推動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措施。提高領導的教學管理能力,建立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的創新型教學團隊,完善教學工作的考核評估機制。
三、結束語
根據地方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應用型高校教師應具有與其他高校教師不一樣的教學能力,復合性較強。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可從教研室活動、教師進企業鍛煉、教學和科學研究、教學和課程國際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樊澤恒.提升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的技術選擇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樓軍江.反思自覺: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立場的探索與建立[J].中國高等教育,2014.
作者:周小英 單位:新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