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技工院校教師教學方案設計比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比賽的角度來探討技工院校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探索通過提高技工院校教師教學方案設計水平來促進其教學能力提升的可行方法。
關鍵詞:教學方案設計;技工院校;職業能力
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比賽強調的是一體化課程改革(以下簡稱“一體化課改”)理念,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能力本位、工學一體,是促進技工院校教師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是推動技工院校教師參加一體化課改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案設計比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針對教學方案設計比賽中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對照比賽評分標準,即教材選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資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業評價、教學反思等方面,探討選擇課題的依據,課程遵循的理念及目標設計的教學內容,確定的重難點及依據,教學實施的條件,采用的方法、學法和考核方式,效果如何,今后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促進技工院校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方法和建議。
一、教學方案設計比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無法體現職業教育特色技工院校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和建構課程,強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在某次大賽中部分參賽選手在選題方面未能體現工學一體、行動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類似于“市場細分”“發票類型”這樣純理論的課題無法體現以工作過程為核心的課程特色。教學重點應根據學生未來工作崗位中的關鍵工作任務內容來確定。
(二)盲目運用,冗亂繁雜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實際情況、教師特長及教學設備等情況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切忌過分夸大教學方法在證明教師職業能力方面的作用,將所知的多種前沿教學方法胡亂應用在教學環節中,而沒有認真思考每一種教學方法使用的目的及作用,盲目堆砌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重點和難點既多又雜也是比賽中常見的問題,有的參賽教師將兩個課時的教學設計按照課前、課中、課后劃分為十多個重難點,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云。還有參賽教師采用掛圖、視頻演示、實物演示、現場示范操作等多種方法來解析同一知識點,沒有體現出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也沒有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主觀性強,無法衡量學生實際水平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前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實踐和貫徹。有的參賽老師在具體分析時不注意學生個體在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知識水平方面的差異,給學生貼上厭學情緒重、學習基礎差、思維能力差等主觀性標簽。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中常常將知識目標設為掌握某個定律。能力目標最能凸顯職業教育特點、專業特點,但是有的參賽教師將能力目標設計為“在團隊中有很好的正面影響,工作責任心強”,這一目標又將如何量化?
(四)乏善可陳,模仿痕跡過重參賽教學方案設計中常常出現的表述是“通過教師講解,理解實驗原理”“部分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表達,導致小組討論環節耗時較長”,這樣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反思缺乏課程特色,毫無創新并失去了教學指導意義。部分參賽教師并沒有在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工作崗位上潛心研究,甚至沒有真正完整實施過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生搬硬套工學結合一體化工作過程六步法,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教學環節,不能體現出每一個教學環節的作用,沒有關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實施技巧,導致教學實施過程拖沓冗長,教學效果不明顯,最終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二、教師參加教學方案設計比賽的建議
(一)吃透教材,嚴格選題教材是課程的重要載體,是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適應不斷發展的教學需要,教師可根據本校教學條件、區域經濟發展以及本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教材的二次開發,確定教材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處理,選擇拓展補充性的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學習,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實施方案和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最終選出具有推廣價值,亮點突出,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創新性的課題參賽。
(二)直觀展現,分析數據用簡要的文字配合圖表等信息化大數據分析的形式,直觀展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和教學內容設計是比較有效的方法。要分解學習內容點,挖掘相應教學內容與職業素養、綜合職業能力的融合點,用魚骨圖、流程圖等多種形式描述具體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盡可能讓教學內容具體、細化。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可以按照傳統四分法對任務對象的情況進行分類,例如按照行為特點、知識特點、技能特點、實踐能力劃分,也可以從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學習能力、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還可以利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如SWOT分析法,剖析學生的優勢(S)、劣勢(W)、機會(O)、威脅(T)等方面。不論如何分析,有圖有數據更能反映真實的情況,也更具有可信性和科學性。
(三)合理選擇,有效運用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時,應該考慮到教學環境、學生特點、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如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營銷專業教學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雖然智慧教室、AR、VR、MR技術在現代教學中得到普遍推廣應用,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明確各類教學資源發揮的現實作用及應用環節,遵循能用、實用、夠用的原則,切勿貪大求全,不論是使用哪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要以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要目的。
(四)突出特色,把控邏輯教學實施過程一定要體現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將專業知識點和技能點有機融合并落到實處。教學實施要注意兩點:第一,關注專業特色,發揮創新精神,尋找教學亮點。如在小組分工過程中,對接國家技能大賽要求,按照技能等級不同進行分工,不僅體現出賽教融合、分層教學的特色,更體現出傳幫帶的工匠精神。第二,在實施過程中,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一定要有系統性和邏輯性。如蛋糕裱花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設計“學”“思”“畫”“構”“賞”“評”等教學環節,這些教學環節有層次感、有遞進性,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符合真實的、系統化工作過程。
(五)全面優化,堅持創新教學評價要注意結合學生綜合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思想品德水平提升情況進行,涵蓋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內容的完成,深入挖掘教學特色、亮點,合理利用教學媒介、信息化、數字化教學手段,科學量化每一個評價環節,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的真實評估以及教師的客觀評價和總結。教學反思要注意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之間的融合與沖突,思不足、亮創新,為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案設計提供條件。
三、小結
做好教學方案設計,要在兩個方面下苦功:一是在設計技巧方面,要注意職業教育理念、學生具體情況對教學策略選擇的影響,篩選具有創新點與實際推廣意義的課題,強調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教學內容的促進作用,搞清楚圍繞教學目標而實施的各個教學環節的邏輯關系;二是在教師能力方面,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課程開發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為技工院校工學結合一體化課改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賀玲.從“創新杯”說課大賽談如何提高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說課水平[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9).
[2]方婧.中職專業課說課策略分析——以“創新杯”說課大賽為例[J].職業,2017(11).
作者:伍國杰 單位:廣西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