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生院計算機教育革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大學本科生院發展背景與意義
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本基礎和核心任務之一。本科生院是大學專門負責管理本科生的學習和生活的教學與管理機構。本科生院(College)發端于歷史悠久的意大利的大學住宿學院制(如博洛尼亞大學、帕維亞大學等),發展于英國的大學學院制(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成熟于美國的綜合大學學院(如哈佛學院、耶魯學院等)。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出臺和“本科教學工程”的實施,各高校普遍加強了對于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視。近年來,為了加強本科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有些大學開始陸續成立本科生院,如浙江大學(2008年)、中南大學(201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年)等。大學本科生院的建立對于我國高校深化本科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本科教育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建設一流大學具有重要意義。本科生院的建設必然帶來一系列教育體制與機制的改革。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如何適應這種變化,進行相應的專業教育改革與創新,培養高水平計算機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就成為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二、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院建設目標及發展思路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院于2010年啟動,2011年5月正式掛牌運行。成立本科生院是哈工大本科教育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改革,是為加強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培養和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目標所采取的重大舉措。哈工大本科生院定位是:面向本科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目標,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強化本科教學管理,建設哈工大本科生階段人才培養與創新教育體系,整合本科教學資源,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哈工大本科生院的建設目標是:通過教育改革與創新,建立具有哈工大特色、與國際接軌的一流創新型本科教育體系,推行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課堂學習與項目學習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建立統一高效的教學管理機制,整合全校的教育資源,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與水平;提高面向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服務能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高素質本科畢業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哈工大本科教育品牌。為了實現以上的目標,我們將發展思路確定為:強化大學范圍的本科教育,整合全校教育資源,加強本科教育體制改革、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建設和優化,從本科教育目標、教育模式、教學方式與過程、教育參與者、教育資源與管理、教育質量保障、教育政策等方面全面加強學校的本科教育體系建設;建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基于課堂學習與基于項目學習相結合、專業教育與跨專業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跨國/跨文化教育相結合的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創新型本科教育模式。
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方案
基于哈工大的辦學定位、優良傳統與人才培養特色,本科生院提出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即致力于培養“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國際競爭力與領導力的高素質畢業生,為未來的科學研究帶頭人、工程領軍人和政府機構領導人培養后備人才。在此人才培養目標引導下,哈工大本科教育將結合以理工科為主體的特點,在以原有專業教育為主型的基礎上,建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課堂學習與項目學習結合的精英教育模式。四年制本科課程體系主要包括:通識教育的核心基礎課程與選修課、面向大類領域的公共課程、面向學科的專業課程、高年級的跨專業選修課等;并補充基于項目的學習、國際交換學習、文化素質教育等環節。形成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數理基礎教育、基于項目學習的創新能力培養、外語與國際化能力培養、人文素質教育、跨專業教育7條主線。為了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哈工大針對尖子學生,提出了兩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科學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工程領軍人培養計劃,以期望集中全校優質教育資源,以較為特殊的培養模式,在優勢專業或領域專門培養部分拔尖精英人才。
四、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新措施
為了實現本科生院提出的發展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本科生院2011年推出并實施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措施。主要包括:構建人才培養目標導向的創新教育體系與教育模式;健全本科生院組織機構,完善本科教學管理及運行機制;構建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建設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綜合改革,實現科研優勢轉換,加強專業教育及課程體系建設;推行教學方法與考試方法的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與學習方式;推行“基于項目的學習”計劃,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造能力;實施“大學生外語與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促進本科教育國際化;加強英才學院建設,實施科學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推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工程型領軍人培養計劃;加強教學師資隊伍、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加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構建實驗實踐教學與實驗室平臺建設一體化體系;加強學生社團活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建立以認證為牽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評估機制;進一步完善本科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同時,配合本科教育改革,哈工大制訂與出臺了一系列本科教育的改革政策及管理辦法。
五、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教育的優勢與傳統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與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與創新相同步,也在積極探索本科生院體制與機制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的改革新思路。事實上,哈工大計算機專業在人才培養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優良傳統。哈工大計算機專業成立于1956年,同年在國內首批招收本科生;1958年開始培養研究生。目前,哈工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地位;在2003、2007年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列全國第五名;2010、2011年,進入上海交大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計算機學科前100名;2011、2012年,在ThomsonRouter的ESI計算機學科排名中進入世界前1%。在計算機人才培養方面,哈工大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校訓,一貫注重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優良教育傳統。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教育觀與教學指導思想,培養計算機拔尖創新人才的“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辦學理念及培養目標,計算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金字塔”教育體系,先進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目標導向與能力驅動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一流師資及教學團隊,一批國家級精品課程與教學成果,精英學生“三三”育人模式高水平的實驗環境及條件保障,濃厚的學院文化等。
六、新體制下計算機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在已有的專業教育優勢與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本科生院的教育體制、機制與教學方法改革的新思路與新舉措,哈工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探索與改進措施。
1.人才培養目標。為適應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和未來國際化人才競爭需要,進一步明確了培養“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國際化、領導力”創新拔尖人才的目標。
2.教育模式。積極推行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課堂學習與項目學習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3.課程體系。通過國內外調研,明確提出了面向世界一流大學的課程體系建設目標,并制訂了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修訂計劃。
4.理學基礎。進一步強調加強理科數學基礎訓練,為學生未來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5.教學方法改革。繼續深入推行教學方法改革,實施啟發式與探究式教學、面向問題求解的大作業、累加式考試等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為主的教與學方法。
6.專業導論課。針對本科生入門教育,進一步改進計算機專業導論課,強調計算機科學技術體系、計算思維、專業知識體系、專業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專業興趣與思維方式。
7.專業實驗教學。進一步加強國家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重視計算機專業的實驗教學,實施“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等分層次實驗課,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8.基于項目的學習。推行大一年度創新項目、大二課程設計項目、大三綜合設計項目與大四畢業設計項目,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訓練,鼓勵學生盡早進入研究實驗室做科研,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與素質。
9.教育國際化。從課程體系、教師、英語授課、國外原版教材與課件、學生留學/游學等方面加快教育國際化進程,全面提高學生運用外語和國際化的能力。
10.科學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英才學院合作,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本科、碩士、博士貫通的培養計劃,把部分尖子學生培養成科學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
11.工程領軍型人才培養。實施工程領軍人培養計劃,制訂專門的培養計劃,通過與一流IT(信息技術)企業合作,把具有突出的工程技術和綜合領導素質的優秀生培養成未來工程領軍人才。
12.個性化培養。為了強調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將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多種專業方向與課程、自主學習空間、個人成長途徑、導師的選擇等等。
13.基于認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已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出臺《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實施方案(本科)》、《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保障》等教學質量白皮書,建立先進的、基于認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提高計算機教育質量。
14.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與國際評估。鞏固已有的計算機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的成果,實現人才培養體系與國際接軌;并進一步爭取開展國際專業評估。
15.教育改革政策與激勵機制。結合學校及本科生的教育改革政策及管理辦法,針對計算機教育具體情況,補充必要的教育改革政策與激勵機制,促進形成教師“重教、思教、善教、樂教”,學生“重學、思學、善學、樂學”的新風尚與和諧氛圍。
七、幾點思考
關于新形勢下我國大學計算機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結合筆者的多年工作體會,本文給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1.教育改革目標。不論我們如何進行大學教育體制與機制改革,都應該以人為本,以“完善教育體系,培養一流人才”為最高目標,而不應為了改變而改革。
2.精英教育模式。關于精英教育,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一流教育、精英素質、領導力培養”應該是精英教育所要追求的境界。
3.本科教育重點。在當前形勢下的本科教育階段,應該把教育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素質、基礎、能力、實踐、個性、國際化”等方面,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參與社會競爭打下堅實基礎,而不可只因師而教。應該認真研究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成才途徑與條件,按規律實施有效的教育。
4.教學與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課堂學習重視教中學,新興的基于項目學習強調做中學,二者皆重要,應結合之。對于計算機專業教育而言,做好基于項目的學習更為重要,盡管可能更加困難一些。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許多知識與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
5.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雖然有不少教育專家不同意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但在我國現階段的研究型大學,集中優質教育資源對尖子生進行專門的拔尖人才培養不失為一條可選的教育模式。在培養拔尖人才過程中,應注意因材施教,進行分類與個性培養,可以培養出學術型、工程型、復合型等拔尖人才。就與信息化社會發展十分密切的計算機專業而言,上述各類人才對于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十分重要。
6.高水平師資及教學投入。隨著近年來我國國力、經濟條件的改善,已開始有一批高水平人才進入一流大學從教,但許多大牌教授對本科教育投入不足,要想真正做到教師“重教、思教、善教、樂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通過觀念、認識、機制、制度與政策等方面的進步來改善這一狀況。
7.優勢轉換。研究型一流大學應該將其科研優勢轉換到教學中,倡導“為了培養人才而進行研究”的新風氣,提高一流大學的研究型教學水平,培養出“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的一流人才。對于計算機專業教育而言,通過開放式、國際化辦學模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國內外學術研究對于教育的優勢轉換。
8.教育質量保障。教育質量是大學的生命線,也是培養合格人才的保障。我國一流大學應該努力改善教學投入狀況,提高師生的積極性,使大學教育質量保障從監督控制為主的強迫式階段,逐步過渡到以認證評估為主的引導式階段,使教育質量管理能夠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為實現教育質量評估的國際化,有條件的大學可以開展教育質量國際評估,促進我國大學教育的深層國際化。計算機專業應該在教育及質量保障體系國際化方面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