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學生分組
電大新生不是從高考中按一個分數段招收進來的,其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礎知識參差不齊。2013年春季開學第一課,利用該課程自帶的測試軟件“自我測試”對學生進行三個模塊的摸底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匯總:開放教育白天班,參與測試學生人數61人,模塊1及格率38%,模塊2及格率52%,模塊3及格率34%。開放教育業余班,參與測試學生人數34人,模塊1及格率35%,模塊2及格率35%,模塊3及格率38%。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一定基礎的,這些學生有的是在高中或中專學習階段學習過計算機操作課程,有的是在工作過程中自學或上過培訓班。他們對所測試模塊的內容比較熟悉,摸底測試都能達到或超過及格水平。
另一類是有一些基礎,但測試成績達不到及格水平;其中個別同學是零基礎,他們的測試成績為零分,他們的教學要從熟悉鍵盤開始。針對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生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不能一刀切,不能簡單化。否則,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易受到挫傷,產生厭學情緒;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進度,學習效果不理想。基于上述情況,根據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別類分門”,以模塊為單位,對該模塊測試成績及格的學生歸為一組,命名為A組。對該模塊測試成績不及格的學生歸為一組,命名為B組。這樣就會產生六個組,分別是模塊1的A、B組,模塊2的A、B組,模塊3的A、B組。
二、因材施教
既然“材”不同,就必須進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組實行差別化的教學,一方面確保期末考試順利通過,另一方面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學到在今后工作中有用的知識。1.A組課堂教學法。A組學生總體上有較好的基礎,但有兩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其一是期末考試題目難度比“自我測試”軟件中的題目難度要大;其二是測試成績及格的同學中高分少,剛好及格的同學占多數。
所以無論哪個模塊,對A組學生教學的第一步是查漏補缺。根據學生自己的總結和老師的發現,摸底測試失分的題目往往是模塊中的難點,比如模塊1中“IE瀏覽器的設置”、“Outlook的設置”;模塊2中“表格內外框線的設置”“、表格中公式的運用”;模塊3中“IF函數的使用”、“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圖表數據源的選擇”等。針對這些難點內容,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
首先,必須對這些知識進行清晰的講解和示例操作;其次,合理設置任務,任務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工作,所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后,布置任務時,教師根據任務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引入到任務之中。比如,在進行模塊2的教學過程中,設置的任務是包括文字、圖形、藝術字、表格(包含邊框線的設置和公式的運用)、頁眉頁腳、頁面設置等版面內容豐富的旅游公司的宣傳材料。在模塊3的教學過程中,設置的任務包括單元格格式設置、表格設置、打印設置、單元格插入圖片、四則運算函數和IF函數、相對引用、絕對引用、三維引用、高級篩選、條件格式、圖表的插入與設置等內容的某公司倉庫管理工作簿。并向全班公布,期望在班內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A組課堂教學的第二步是學習提高。
也就是說對完成第一步查漏補缺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教他們一些大綱之外,但在今后工作中很有用的知識,比如Word2003中郵件合并功能,Excel2003中sumif、countif等常用統計函數的用法。這個部分的教學方法是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搜尋并提出各自生活和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A組學生由于整體基礎較好,又積極配合完成了經過上述的教學過程,期末考試不僅都可以及格,而且可以拿高分。所以該組學生的教學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老師適當引導為輔助的方法,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2.B組課堂教學法
B組學生總體基礎不好,個別同學是零基礎。因此B組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將完全不會的學生集中到一起,從零開始,快速入門。實際教學過程中,給其他學生布置相應任務后,把他們集中在機房的一個角,教會他們如何開機、關機,如何使用鍵盤、鼠標,什么是輸入法及輸入法的安裝與切換,什么是操作系統、開始菜單、程序菜單、任務欄、桌面、控制面板以及相對應的操作,什么是Word2003、Excel2003及兩個軟件最基本的操作,然后安排A組同學一對一地給予陪伴輔導,給一次課的時間讓他們去消化吸收,并敦促他們課下一定要去使用計算機,觀看與課本配套的教學光盤,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下次上課時提交。
B組課堂教學的第二步是以考促學,精講多練。因為我校將該課程的課時進行了對半壓縮,所以在課堂上的講解必須有的放矢,一定是考什么講什么,不考的堅決不講。每次課老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和操作演示占三分之一的時間,留下三分之二的時間給學生做練習。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將學生再次分成小組,每組安排一名A組學生進行互幫互學,老師在學生身邊游走“侍候”,解答學生的提問,看到學生操作錯誤時,主動輔導。
B組課堂教學的第三步是課后輔導,網上教學。因為這些學生的基礎比較差,課堂上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因此課后,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電話、QQ群、電大在線課程討論區等現代化網絡手段,對學生進行課堂延伸輔導、遠程教學,對個性問題進行個別解答,對共性問題在網上進行統一解答。
B組由于基礎薄弱,對他們教學采取了與A組學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采取上述“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式的教學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課時對半壓縮的情況下,不僅學會三個教學模塊的內容,而且盡最大努力確保期末考試及格。
三、結論
通過對學生進行入學摸底測試,了解學生對該課程要學習的三個模塊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摸底測試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對不同的組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本學期已經進入第14周,課程的主要內容已經學習完成。
根據其中測驗和每單元測驗結果來看,實行此種“別類分門、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幾個班教學情況表明,只要學生能夠堅持上課,配合貫徹老師的課堂教學,期末考試都能及格,A組學生還能取得好成績,并且能夠學到工作中有用的知識。
作者:冷洶濤 蔡銘輝 鄭 飛 龐文穎 單位:佛山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