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香豬飼養技術管理要點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我國豬種中的特色,香豬的養殖成本較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高。本文從香豬的豬舍選址、建設及品種選擇等入手,并對其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展開分析,推動香豬養殖的發展,進而使養殖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香豬;飼養技術;管理要點
香豬肉具有很多特點,如較小的脂肪顆粒、高膳食纖維等,再加上賴氨酸、谷氨酸含量較高的緣故,會散發出濃厚的香味。此外,香豬養殖成本低,管理十分方便,具有較高的抗性、適應性及耐粗飼等,能為養殖戶帶來極高的經濟效益。
1科學選擇場址,合理建設豬舍
在選擇香豬的飼養場地時,應以夏冬兩季涼爽溫暖、通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為主。在排列豬舍時,應以單排式或雙行為主,有利于豬舍的清洗和消毒。豬舍內應配備厚度為60cm的軟墊,并在軟墊上飼養香豬,如此一來可借助微生物分解豬糞便,改善香豬生活條件,進而使其肉質得到提升。每只幼豬所占面積約為0.8m2,生長豬所占面積約為11.5m2,種豬所占面積約為4m2,通常情況下每個豬舍飼養的生長豬數量應控制在5~6頭。
2優化品種選擇,嚴格引種檢疫
農戶應以市場需求為根據合理進行品種的選擇,以此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香豬體軀矮小、短,被毛較密,多為黑色,細有光澤;部分香豬唇、肢端呈白色,頭長額平,頸部細而短,耳根較硬,耳朵薄、偏小,且平伸至兩側[1],眼睛四周無毛區較為明顯,吻端多為黑色或粉紅色。背腰微凹、較寬,腹部較大、下垂,四肢短小,尾巴與鼠尾相似,細而長。母豬通常有5對乳頭。在引種時應對豬種血統、外貌、生長發育及遺傳缺陷等內容表現嚴格考察,確保品種有著明顯特征及旺盛的繁殖機能,并將豬種系譜卡片帶回保存,便于備查。此外,在豬種引入時,還需嚴格落實檢疫防疫,避免帶入疫病。而在引入外地豬種時,還需進行隔離觀察,維持1~2個月的集中隔離觀察飼養確定豬群健康后,才可放入生產區豬舍。
3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3.1仔豬飼養管理技術
仔豬成活率及豬肉質量是香豬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剛出生的仔豬體重約為0.3~0.5kg,抵抗力較弱,出生后5d內極易凍死、病死或壓死,故而在仔豬出生后需將母豬乳頭及時固定,確保仔豬初乳攝入足量,同時也需重視保溫。仔豬3日齡時可飲用水,6~7日齡時可引誘喂養,3周齡時可混入適量飼料,1月齡時可補料喂養,可將仔豬原料、綠色飼料適當增加并混勻,每日喂養4~6次,若是條件允許可在晚上再次喂養。而在1月齡后,豬瘟、豬肺疫及豬丹毒等疫苗需及時注射。仔豬50日齡后應斷奶,并與繁殖母豬隔離。仔豬若是并未用于做種豬,需閹割,以此確保其生長速度及豬肉質量。
3.2生長豬飼養管理技術
香豬耐粗飼、喜愛綠色飼料,是一種半草食性動物。在選擇飼料時應以廉價易得、營養豐富為主,以小麥、水稻及玉米麩皮作為濃縮飼料[2],其內還可混雜玉米秸稈、蔬菜、雜草及谷物等、香豬飼料應以青飼料為主,有利于生長營養成分的吸收,在養殖過程中還需將飼料利用率提高至最大限度,使其生長速度得到提升。通常情況下香豬的飼料為56%玉米、19.5%麥麩、15%豆餅、7%糠類、2%骨粉及魚粉、0.5%食鹽。冬天可喂養少許蘿卜、白菜取代綠色飼料。夏季應對豬舍進行通風降溫,定期開展消毒工作,確保豬舍衛生清潔度,飼養密度應控制在合理狀況。而在冬季,需進行保溫,可喂食適量熱食、熟食。仔豬飼養至57日后可出欄,部分品種需推遲至2月齡,可作為烤豬原料或種豬出售。
3.3種豬飼養管理技術
香豬性成熟時間偏早,通常情況下公豬性成熟時間在70~90日齡,90日齡為最佳的繁殖時間,此時體重約10kg。母豬發情期通常在120日齡,配種時期的體重最佳為20kg。香豬一年能夠產2胎,每胎8~10頭,屬于高產豬種。在飼養過程中,應合理搭配飼料,確保營養均衡。母豬產仔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早春及冬季等寒冷天氣,如此一來可將仔豬成活率適量提高。
結語
將香豬的飼養管理工作充分落實,能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在香豬飼養管理過程中,對于豬舍建設及通風等需予以重視,確保香豬生活環境狀況良好。所喂養的飼料也需科學、合理地進行搭配,確保香豬攝入均衡的營養,使其肉質得到提升,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唐謙.淺談藏香豬的飼養管理技術[J].畜禽業,2016(4):29-31.
[2]岑瓊英.香豬飼養管理的技術要點探析[J].農家科技旬刊,2015(2).38
作者:覃鑫焱 單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水產畜牧獸醫局東興鎮水產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