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供應鏈是指企業購進原料,對原料進行生產加工,最后銷售至用戶手中的一個增值過程。而供應鏈金融指的是商業銀行在產業鏈中發揮作用,為某企業的產業鏈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務,即確保資金在企業和其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產業鏈穩定而流傳順暢,由此保障商業銀行和實體經濟互利共贏的狀態。我國的商業銀行抓住供應鏈業務帶來的好處,在這個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然而供應鏈業務存在著優勢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所造成的企業利益的損失無疑也會對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在融資的過程中對其已經存在的風險和潛在的風險進行管理對于商業銀行本身健康良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供應鏈中金融風險的種類
供應鏈金融風險指的是商業銀行無法預測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對企業的供應鏈提供資金融資的過程中出現種種風險性的情況,例如:投入資金無法回收導致銀行承受損失從而影響其正常運作;或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實際與預期有較大出入。因此,認識并準確識別這些風險以及導致這些風險的可能因素對于商業銀行正常運作和健康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供應鏈中的金融風險可能又一下幾種情況:
1.1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主要指的是自然中某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對于企業造成的傷害,包括:地震、洪澇、火災、泥石流等等。這些自然災害作用于銀行融資的供應鏈中某個企業,對其造成一定損失從而影響了整個供應鏈的穩定和正常流轉,導致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利益受影響,從而間接導致商業銀行蒙受損失。
1.2國家政策變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經濟形式或情況會很大程度地受到政府宏觀調控的影響,如果企業沒有獨到的眼光,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家政策的變更,與時俱進,那勢必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企業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員,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會對供應鏈中提供金融支持的商業銀行造成一定風險。
1.3供應鏈中其他存在的危險
供應鏈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企業的供應鏈只有協調一致才能使供應鏈中物質流轉平穩順暢的進行,但供應鏈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不只有共同利益還有個人利益。每個企業都需要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導致在其經營的過程中和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需要進行不斷的協調與配合,但不同企業存在的差異采取的方式不同可能導致矛盾協調破裂而造成供應鏈的混亂。
1.4法律法規的影響
經濟活動的運行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制約,需要依法保護權利、執行義務。而國家在發展,形式在變化,每個國家的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和修正以適應新的形式,而這種變化雖然一般是有利于大體環境的,但仍可能對于某各產業鏈或某個企業誘發一些不良影響,其中產生的金融風險可能需要商業銀行進行承擔。
1.5信用不足
中小企業屬于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其發展之初不免存在各種經營上的問題,不夠成熟,信用度較低。但中小企業為了謀求進一步的發展不得不需求資金上的支持,其自身發展的不夠成熟又導致為其提供資金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也是危及商業銀行的風險因素之一。
1.6市場風險
市場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巨大供應產業鏈,其供求情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在其中極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上游企業某個環節發生某些變化,進而誘發下游企業做出一系列調整,這種調整不及時有時候可能會產生企業生產的商品供大于求,無法完成銷售任務而將投入的資金回收,商業銀行與企業屬于利益共同體,企業流失的資金也會使商業銀行承擔資金流失的風險。
2.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管理
2.1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宏觀思路
對供應鏈的金融風險進行管理首先需要和融資企業進行細致的溝通,對于風險信息進行具體的了解和詳細的分析,據此提出一套有效的最佳應對方案,保證成本最小、風險最低,并且不能放松對資金的監控,以保證金融安全,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步驟:
2.1.1識別風險這是金融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對于風險進行了正確地識別與準確地認識才能作出有效的決策和進行有效地行動。
2.1.1風險評估在準確識別風險的基礎上可以對其進行詳盡的分析與衡量,即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發生后損失的程度,投入多少資金較為合適等等。
2.1.2控制風險風險之所以需要管理的目的就是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以及萬一造成損失后損失的大小。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將可用于風險管理的資源做出最適當的分配組合,來達到對風險的良好控制。此外,還可以配合風險管理工具的使用,不斷地優化的風險控制方案,以達到最優效果。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是風險預防,即在風險將要發生之前對其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以阻止其發生;第二是風險回避,這種方式比風險預防更加絕對,在風險發生前就通過回避切斷了聯系,一般用于可能有較大風險發生的情況。
2.1.3處理風險控制風險是為了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但在商業銀行的供應鏈中不可能做到零風險,還是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些風險的產生,這是就需要我們去處理已經發生的風險,將已經發生的損失控制到最小,總體上來說處理風險有以下三種形式:
1)、銀行作為提供資金融資的一方,本身就具有一定承擔風險的資本和能力,所以商業銀行可以選擇以自身的財力來承擔風險損失,這也是對商業銀行自身損失最大的一種方式。
2)、銀行可以選擇轉移風險,商業銀行可以選擇減少其所獲得的利潤的方式,將部分投資利潤讓給第三方,并將風險轉移出去。
3)、風險補償,即用沒有風險的產品或風險較小的產品來補償有一定風險的融資。
2.2商業銀行供應鏈面臨金融分析按可以采用的具體對策
2.2.1建立信用檔案,明確信任對象可以通過社會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對每個需要融資的企業和個人進行信用評價,創建社會信用系統,即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檔案中可對其信任度進行評價后登記,對有較高信任度的對象可認定為可以信任且有較低的金融風險,而對于惡意拖欠或逃避商業銀行債務的企業則可以判定為信任度較低的企業,可以聯合各個信用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追究其責任,以維持企業正當利益。對于供應鏈來說,保障了各方的利益,保障各方金錢流通的安全;對于社會來說,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公正的法制環境。
2.2.2把供應鏈看做是整體的系統,對整體的系統進行優化一個龐大的供應鏈是由各個小的系統組成,供應鏈中每一個部分都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而這種相互聯系的關系導致供應鏈中任何一個細微部分的變化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有宏觀的整體思維,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分析這個系統來優化供應鏈系統,確定融資方案。這樣協同有序的管理,不僅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風險,從另一方來說也保障了在供應鏈中各方的利益。
2.2.3優化金融實施方案優化金融實施方案是指商業銀行對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所作出的把控,比如優化對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時的決策方案,金融方案一般可分為整體優化和局部優化兩種。整體優化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它需要提出大量的解決方案,并將最優的方案給予實施。但是由于信息和實踐經驗的有限,有時無法知道選擇的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因此有一定的困難。局部優化的工作量則相對較小,它只需要從大量類似的方案中尋找出相對最優的方案即可,因此較為有針對性,針對實際情況給出相應方案,這便使其成為了優化金融方案的重要選擇。
2.2.4對供應鏈中關鍵的環節進行監控供應鏈中每個部分風險所導致損失各有不同,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控制商業銀行供應鏈中的金融風險需要對核心企業進行金融方案的嚴格把控,包括經營狀況、業績利潤、硬件設施情況、人員狀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和技術開發、產品質量和銷售情況、在市場中中份額,以及用戶體驗等等方面。另外也需要請專家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所可能帶來的威脅進行預估,如有叫嚴重問題者則需要其及時提交相應的解決方案并進行改進和預防,同時銀行方面也需要制定相應應對風險的措施以避免企業應對不良而導致風險危害到銀行自身。
2.2.5進行風險預估,要做到防于未病風險已經發生才采取措施不能徹底地規避風險而只能有限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在風險發生之前就能進行很好地預防至少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甚至規避風險。商業銀行可以在風險發生前先進行預見,認真分析供應鏈內部本身問題帶來的風險和供應鏈所處環境中的特點來鑒別風險的類別及情況,盡早做出行動,來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
2.2.6將業務外包現當今,國家政策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也成為了各個商業銀行戰略定位的重要對象。金融服務的形式也隨著供應鏈模式的變化不斷地演變,出現了將業務外包的經營模式。業務外包就是指,在供應鏈中將部物流、信息流等不屬于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的部分外包出去,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資金流的管理和控制上。主要是建立有關的物流監管和評估,以第三方貨物的存儲、運輸、和現場監管的專業操作實施物流監控。其次,了解外購商品的價格信息,即通過了解各個類別的商品價格信息來實現對供應鏈中企業生產經營及產品的價格狀況進行把控。最后,建議客戶購買保險來對貨物在物流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防范,不僅僅為企業的資金安全構建一道屏障,也保障了商業銀行資金流通的安全。
2.2.7協調供應鏈各個部分之間的差異與矛盾上文提到供應鏈是由于利益關系而形成的共同體,但在其中各個部分均有其“個性”,每個企業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由于各個企業處于一種相互聯系的關系之中,難免會在聯系中產生一些矛盾,導致供應關系出現一定的問題。而要使供應鏈這個整體的利益最大化,則需要抓住一些共性,求同存異,對于差異相互尊重,多理解包容,減少矛盾與沖突,把共性作為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基礎,營造團結一致的文化氛圍,增加凝聚力。這樣可以減少內部矛盾所帶來的風險與損耗,更多的創造共同的價值與利益,保證供應鏈穩定發展。
3.結束語
商業銀行要想實現自身的發展必須更上時代的腳步,于是俱進。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雖然起步較晚,但其中存在具體的潛力和發展空間。新興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雖然有著種種優勢,比如:信息量相對于單個企業來說更為充足,對風險判斷更加準確;對于企業也能提供更能滿足其需求的金融業務,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開展了針對于中小企業的業務,實現內部資金的良好運轉等等。但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種種的風險,企業應對環境變化不利而導致經營上的失誤或利益上的損失也同時會給為其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為了實現其自身很供應鏈資金的良好流通與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應對方案,從宏觀上來說,可以分為識別風險、風險評估、控制風險、處理風險等幾步,從具體情況上來說,正對不同具體情況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風險管理可以保障商業銀行在擴大其利益的同時,規避或減少其利益損失。
作者:黨晨鷺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