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碳金融對經濟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張小芳 單位:河南永城職業學院
所謂世界經濟格局,是指世界各國或國家集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經濟內在結構的外在表現,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別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權力配置情況。18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即世界各國經濟實力對比發生變化,促使世界經濟格局多次發生重大變化,這種變化常通過經濟危機等劇烈的方式表現出來,并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國際壟斷資本的本質,加快了東盟經濟聯合自強的進程。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反映出美國經濟的寄生性和虛弱性,也促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新變化。
這次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增加了一個新的因素,即碳排放因素。世界各國盡管在達成新的碳減排協議上討價還價,但減少碳排放的訴求是一致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將發展低碳經濟和碳金融作為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美國雖然于2001年退出了《京都議定書》,但一直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尤其是開發可再生能源。聯邦和州政府采取強制與激勵相結合的政策,先后出臺了《大氣清潔法修正案》、《能源政策法》等強制性法案,同時采取減稅、生產和投資補貼、電價優惠和綠色電價等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
在低碳經濟的發展及碳金融的國際博弈中,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爭奪主導權的斗爭十分激烈。從某種意義上講,碳交易市場及碳金融市場的不斷擴大,為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變化提供了一個新的手段。這是因為,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通過掠奪落后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通過高密度的碳排放完成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如今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動力逐漸減弱,碳排放量呈下降趨勢,而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擁有領先優勢。而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完成工業化的艱巨任務,大規模建設工業化項目以及對發達國家高碳產業的承接,使發展中國家面臨碳排放量不斷上升與承擔減排責任的雙重壓力,在國際碳交易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能源結構以煤為主,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現代化的任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任務艱巨。氣候變化對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現實的威脅,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可持續發展的多重壓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嚴峻,任務繁重。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從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充分認識和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可能對世界帶來的嚴重影響,本著對人類社會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一是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201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原油產量10176萬噸,進口原油12575萬噸。據此推算,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達55.3%。如果我們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繼續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就會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制于人,危及我國的經濟安全和能源安全。二是減緩石油、煤炭資源的高消耗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從根本上遏制環境和生態惡化的趨勢,就必須廣泛采用節能減排新技術,遵循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三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使我國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中占據主動位置。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在醞釀對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對我國高碳產品出口影響甚大。我國必須未雨綢繆,積極主動把握戰略機遇期,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促進產業升級,降低單位產值的碳排放,在國際貿易和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中贏得先機。
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我國碳金融的崛起。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發展碳金融具有巨大的潛力。一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發展碳金融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有關專家預測,中國在2030年二氧化碳減排可達20~30億噸,超過歐洲國家減排量的總和。二是初步搭建了碳金融的制度體系。環境項目融資的法律規范、環保基金類的法律制度、銀行類環境金融產品的法律制度等相繼出臺。三是獲得“十二五”規劃的強力支持。“十二五”規劃對節能減排、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任務和目標,做了具體的規定,為碳金融的發展增添了動力。四是明確了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在爭奪未來碳交易主導權的全球性博弈中,我國要把發展碳金融作為國家戰略,努力在碳定價權、碳貨幣等領域取得相應的話語權。
我國金融業要大力發展碳金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公約和議定書的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經濟安全等原則,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舉并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優化金融環境為基礎,創新發展模式,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更加注重速度、結構和效益的辨證統一調整,大力培育和發展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的多層次、多元化、多功能的碳金融體系,做到碳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并重,大力發展與審慎監管相結合,不斷創新碳金融產品、碳金融服務、碳金融監管機制,促進碳金融與低碳經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