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文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新時代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在高職院校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數量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校園文化作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對于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作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職業”命名的職業教育學校和全國第一所公辦職業本科院校,在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其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以有效解決在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園文化建設
一、引言
有研究者將校園文化定義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的群體文化”,這種文化既源于每所高校特殊的發展歷史,也關乎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身心成長[1]。“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2]。隨著職業本科教育的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高校學生心理問題愈發突出的大背景下,國內外職業院校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重視。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一方面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和全面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的校園文化建設比較成熟,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就開始對校園文化進行研究,與國內校園文化研究相比,國外學者趨向于應用現象學、管理學、行為學等領域的理論,校園文化建設從理論化、系統化、多樣化和開放性方面進行研究,包括研究校園文化的概念、校園文化的生態系統以及校園文化的評價維度。國內對于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2000年,潘懋元的《新編高等教育學》中,首次將“高等院校的校園文化”作為獨立章節進行論述。前人主要集中在對特色校園文化的內涵、結構、特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職業道德教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等方面的關系。總體來說,西方高校校園文化研究與國內相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專業改革、學科建設與教材改革為基礎,推動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國內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應該在對國外校園文化研究與實踐成果進行借鑒的同時,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實際與高等教育育人目標的實現,進行探索研究。
三、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有數據顯示,超過15%的高校大學生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發病率接近20%,許多大學生有抑郁、焦慮、神經衰弱等心理健康問題,出現抑郁癥、雙向情感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等心理疾病的也不在少數。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大學生面臨求學、求職、求偶等多方面的問題,承受著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類壓力。近些年來,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校園惡性事件也層出不窮。一些高校通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擴充心理咨詢機構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來解決;而另一些高校通過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來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我校在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
(一)開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測從而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我校長期堅持對新生開展心理健康普測,以2020年新生心理普測為例,共對4904位新生進行了心理普測,篩查出存在心理問題學生568人,占普測總人數的11.58%,其中心理危機風險極高94人,占普測人數的1.92%,心理危機風險較高474人,占普測人數的9.67%。利用心海導航系統為參加心理普測的同學全部建立完備的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進行追蹤,階段性了解存在心理問題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同時,對心理危機風險極高和較高的同學一對一回訪,對可能出現自殺、傷人等極端行為的學生進行主動性干預,盡最大可能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我校在學生工作處下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備專職教師,均具備國家心理咨詢師執業資格證書,部分老師為CPS臨床心理注冊系統助理心理師和心理師,對于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可以給予專業的診斷和干預。各二級學院配備心理健康輔導員,均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相應的資格證書,可以及時處理學院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
(三)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及各類心理健康講座我校通過開設常規心理健康課程并定期舉行生命、情緒、人際、婚戀、求職等主題的心理健康講座,幫助學生系統全面地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助能力。在課程和講座的內容涉及上,增加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的內容,教學方式也盡可能地多樣化,例如心理情景劇角色扮演、小組主題討論、案例分析、心理沙龍、團輔活動等,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幫助他們自我成長。
(四)充分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我校每天安排擁有心理咨詢職業證書的老師在心理咨詢室值班,接受有需求同學的心理咨詢預約。(1)心理咨詢的問題集中在人際交往、情緒管理、戀愛問題、學習困難、就業問題上,這些問題的咨詢占咨詢總數的95%以上。(2)約有5%的學生會進行主動咨詢,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會進行長期咨詢。(3)在心理危機風險較高和極高的同學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會主動尋求咨詢,部分患有軀體形式障礙、抑郁癥、人格分裂、強迫癥、疑病癥、焦慮癥的同學在入學前患病,但礙于面子擔心被同學和老師知道后遭受歧視而拒絕咨詢。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長期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陣地建設,綜合運用各種活動教育載體,貼近學生需求,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每年春學期舉行“320心理健康教育月”和“525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動,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與理念,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期間通過心理中心QQ空間、微信公眾號、學校宣傳欄開展活動宣傳;通過“心悅茶語”心理健康沙龍、多主題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技能培訓、朋輩心理輔導技能培訓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自助和求助的意識;開展各類人際關系、生命意義、情緒管理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主動關心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提供心理咨詢或必要的心理干預,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通過開展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手語操比賽等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文體活動結合,強化大學生積極情感和健康心態建設,幫助學生愉悅身心、激發活力;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還組織了抗“疫”征文、防疫漫畫征集、一封家書等特色心理健康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更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在校園中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結語
綜上,高職院校應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通過心理健康課程、新生心理普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常規心理咨詢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此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高素質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劉生軍,龐源,曾佩蕓.大學特色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以東北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09):5-7.
[2]李雪.新時代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作者:陸永康 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