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圍生期護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120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準備在本院進行分娩的孕產婦。按照隨機選擇法將其平分為常規組(60例,圍生期行常規護理)與教育組(60例,在常規組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對比兩組孕產婦的產程以及產后出血量。結果經護理后,教育組孕產婦第一產程和第二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第三產程兩組差別不大(P>0.05);分娩后健康組孕產婦出血量明顯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通過在整個圍生期護理過程中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縮短分娩時的產程,減少孕產婦的出血量,從而防止意外發生,提高分娩質量。
【關鍵詞】圍生期護理;健康教育;孕產婦;分娩圍生期
通常是指從孕婦懷孕的第28周至產后1周這一時間段,該時間段將決定孕產婦分娩質量,但同時該時段也是生理和心理問題多發階段,若不開展有效護理,則會極大影響產婦分娩時的安全和質量[1]。有專家指出,在孕產婦處于圍生期的過程中加入相關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分娩質量。本院為證明以上觀點,開展一項研究,來分析圍生期護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研究過程及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20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準備在本院進行分娩的孕產婦。納入標準:①入選孕產婦體質健康,未在妊娠期出現任何病狀;②納入孕產婦均無溝通障礙,能與醫護人員交流溝通;③所有孕產婦及家屬均知曉并愿配合院方開展本次研究。按照隨機選擇法將其平分為常規組(共60例,其中32例初次生產,19例二次生產,9例三次及以上,年齡在24~36歲,平均年齡28.6±6.3歲)與教育組(共60例,其中35例初次生產,17例二次生產,8例三次及以上,年齡在26~38歲,平均年齡29.5±6.1歲)。以上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孕產婦采取常規圍生期護理,包括管理孕產婦的飲食,對情緒不穩定的孕產婦需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指導其進行一些簡單的拉伸運動等。教育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健康教育,該教育的操作流程為:①圍生期保健指導:在孕婦被送入醫院后,護理人員應當積極主動與孕婦進行交流,從中了解該名孕婦的生理以及心理情況,并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藥物和心理護理。隨著分娩時期的到來,大多數孕婦心理會逐漸呈現出焦慮、不安等情緒,在該段時期護理人員需加大心理護理的力度,并為孕婦及家屬科普分娩時及產后應當注意的事項。②護理健康教育:產前給予孕產婦一個通風性良好、相對安靜衛生的病房,囑咐孕婦多休息,并根據孕產婦情況制定專屬膳食表,讓其家屬按照表上的標準準備食物,盡可能保證分娩前孕產婦能多補充營養和能量。通過發放宣傳冊或錄制教學視頻的方式進行相關宣教,介紹分娩時的知識和注意事項以及產后如何喂養新生兒等知識,以提高孕產婦對分娩前后的自信心。分娩過程中不斷安慰和鼓勵產婦,并現場教授減輕疼痛感的呼吸法及軀體放松的方法,嚴格監控產婦和患兒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產后為產婦講解如何開展會陰護理,如何加快自身恢復效率以及新生兒生活護理等相關知識,幫助產婦盡早恢復身體基本功能。
1.3療效標準:
護理完成后對比兩組孕產婦的產程以及產后出血量。產程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3個階段。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教育組(n=60)第一產程為(10.1±1.3)h,第二產程為(1.2±0.6)h,第三產程為(10.1±3.4)min,產后出血量為(60.9±10.7)mL;常規組(n=60)第一產程為(12.4±1.7)h,第二產程為(1.9±0.9)h,第三產程為(10.3±3.2)min,產后出血量為(121.6±10.5)mL。兩組孕產婦三產程與產后出血量對比分別為(t=8.324,P=0.001,P<0.05);(t=5.012,P=0.001,P<0.05);(t=0.331,P=0.740,P>0.05);(t=31.363,P=0.001,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不少孕產婦對最終分娩的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作為從孕產婦妊娠到分娩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孕產婦最容易出現生理以及心理問題的階段,以往圍生期的常規護理多數注重孕產婦的飲食以及心理情況,但缺少對整個圍生期孕產婦的教育,不僅不利于孕產婦的自主護理,同時不能有效緩解其對分娩的恐懼和不安,從而降低分娩的整體質量[2]。健康教育意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信息傳播方式給予對象個性化教育過程,讓其自覺地積極主動的進行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幫助對象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以維護和促進對象的健康。通過將這一概念融入圍生期的護理當中,能幫助孕產婦更快多地接觸到妊娠、分娩以及產后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并教會她們一些簡單的自主護理的方式,加大孕產婦對成功分娩的信心,改善整個圍生期的護理效果,從而提高分娩的質量[3]。通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應用健康教育的教育組孕產婦總產程耗時明顯少于常規組,同時分娩后出血量也少于常規組,以上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通過在整個圍生期護理過程中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縮短分娩時的產程,減少產婦的出血量,從而防止意外發生,提高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品妍,唐紅梅,鄭燕梅,等.圍產期健康教育對提高產科質量和孕產婦生活質量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16):2550-2553
[2]路偉娟.圍生期護理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分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0):191.
[3]白霞.研究圍生期保健與護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237-238.
作者:李曉君 單位:沈陽市于洪區衛生健康服務與行政執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