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技術選擇對蘋果種植戶經濟效益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蘋果種植是一種密集型勞動產業,對于不同的種植需要選擇相應的種植管理技術,以此來提升蘋果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促進農戶收入增長。技術選擇對于蘋果種植戶經濟效益變動影響較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為了可以促進蘋果種植戶增產增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選擇。本文就技術選擇對蘋果種植戶經濟效益變動影響進行研究,可以為后續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蘋果種植戶;技術選擇;經濟效益;變動影響
農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下,農業種植技術獲得了可觀的發展。蘋果是當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產品,蘋果質量、產量和銷售都將影響到經濟效益,而最為主要的因素當屬管理技術。這就需要在蘋果種植中結合區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蘋果種植管理技術,為后續蘋果種植提供參考和依據。
1影響蘋果經濟效益的技術分析
蘋果種植中,管理技術較為多樣,其中包括整形修剪技術、土壤管理技術、花果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以往蘋果種植管理中,主要是采用人工秋翻、清耕制的土壤管理技術,不需要果實套袋;蘋果無公害標準化栽培中,主要是采用機械耕翻和生草制土壤管理技術,對蘋果進行套袋栽培。選擇不同的種植管理技術,對果園的收入、生產支出和經濟效益統計分析,探究技術選擇對蘋果種植戶經濟效益變動的影響,盡可能選擇合適的種植管理技術,以求提升蘋果產量和效益[1]。
2蘋果種植管理技術
某蘋果基地樹齡6a,株距3m,行距4m,以紅富士蘋果為主。
2.1生草制栽培
蘋果種植管理中,生草制栽培是一種有效技術,主要是促進果園自然生草,人工輔助割灌機進行割刈處理。在每年的7月中旬9月上旬進行2次割刈,留茬5cm。對照使用清耕制耕作技術,在每年的7月中旬和9月上旬,進行2次充分的人工中耕除草。
2.2機械翻耕
在每年的11月上旬進行果園機械耕翻,深度大概在5~10cm左右,行間距15~20cm。對比同年的11月上旬人工秋翻,深度樹下5~10cm,行間距15~20cm。
2.3蘋果套袋
在蘋果套袋處理中,可以選擇雙層內紅疏水紙袋,在每年6月中旬到下旬完成蘋果套袋,可以分2次進行,2次分別為9月2330日和9月27日10月3日期間[2]。與不套袋栽培技術進行對比分析,探究蘋果種植效果。
3蘋果種植戶經濟效益變動分析
3.1生草制和清耕制效益對比
在蘋果種植中,生草制的支出100元,每667m2產量為2291kg,每667m2收入9870元;清耕制的支出400元,每667m2產量為2291kg,每667m2收入9870元;每667m2支出差異300元,每667m2收入差異0元,每667m2效益增加300元。
3.2機械耕翻和人工秋翻效益對比
機械耕翻支出110元,每667m2產量2291kg,每667m2收入9870元;人工秋翻支出500元,每667m2產量2291kg,每667m2收入9870元;每667m2支出差異390元,每667m2收入差異0元,每667m2效益增加390元。
3.3蘋果套袋和無套袋效益對比
蘋果套袋支出3128元,每667m2產量2291kg,每667m2收入9870元;無套袋每667m2產量2291kg,每667m2收入4358元;每667m2支出差異3128元,每667m2收入差異5512元,每667m2效益增加2384元[3]。
4蘋果種植技術創新對策
4.1建立完善的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
將立項、研發和推廣集于一體,為現代蘋果產業升級發展提供了鑒定的系統性技術支持。通過大量研究可以了解到,建立完善的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可以有效降低蘋果種植技術交易成本,提升種植效益。但是,當前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需要整合資源,樹立典型技術,以便于大范圍推廣和應用,促進蘋果種植戶技術認知分化,縮短蘋果種植戶生產收益差距。針對其中的問題,應該進一步完善技術擴散制度,推動蘋果科技扶貧示范村建設,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的同時,推動蘋果種植技術創新。結合設計要求選擇合理的技術信息策劃和處理方式,將技術信息資源向基層蘋果種植戶傾斜。建立完善的考評激勵機制,蘋果種植戶整體技術效益水平是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考核中的重要內容,將提升蘋果種植技術納入考核機制中,有助于推動蘋果種植技術創新,提升蘋果種植戶種植水平和效益。充分發揮蘋果種植戶鄰里口碑效應,通過口碑效應來大范圍宣傳蘋果種植技術優勢,提升蘋果種植水平和效益。
4.2強化產品創新能力
對于蘋果相關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為了可以提升經營效益,應該推動蘋果相關產品技術創新,建立多元化的蘋果科研推廣服務體系,以便于在蘋果生產中做出更大的貢獻[4]。但是,通過大量實踐調查可以了解到,當前產業化經營利益機制并不完善,蘋果種植戶和涉果企業之間尚未形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制約蘋果種植產業發展。此外,當前蘋果種植市場缺乏監管力度不足,過分注重功利化導向,導致涉果企業的專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技術交易制度安排不合理,導致蘋果種植戶技術交易成本隨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蘋果種植技術創新和發展。對此,需要營造良好的內部制度環境,推動涉果企業技術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頒布一系列優惠政策,以便于涉果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將責任落到實處。
4.3建立蘋果種植互助組織
建立專業的蘋果種植互助組織,有助于推動技術創新,實現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大范圍共享。通過建立蘋果種植戶合作經濟組織,定期進行技術信息傳播活動,有助于提升蘋果種植戶的認知水平和技術水平,但是蘋果種植戶較為分散,管理不規范,導致蘋果種植生產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專業技術服務水平偏低[5]。所以,應該出臺蘋果產業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拓寬蘋果種植戶專業合作社經營規模和資金規模,強化蘋果種植技術的服務功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優勢,營造良好的技術交易環境。此外,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需要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加強技術潛在聯系,以便于實現前沿蘋果種植技術傳播和共享,提升蘋果種植效益。
5結論
蘋果產業在發展中,種植技術的選擇直接關乎到蘋果產量和效益,應該推動種植模式創新和完善,提升農業生產化水平,以便于降低成本投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靜,霍學喜.農戶技術選擇對其生產經營收入影響的空間溢出效應分析———基于全國七個蘋果主產省的調查數據[J].中國農村經濟,2015(01):31-43.
[2]陳靜,馮中朝.油菜種植戶的技術偏好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的農戶調查數據[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4(05):690-694.
[3]劉東南.信陽市茶葉種植戶生產技術選擇與效率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4]郭亞軍,劉東南,陳娜.基于技術選擇視角的茶業種植戶收入影響因素———來自河南信陽284個茶葉種植戶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05):22-28.
[5]霍學喜,王靜,朱玉春.技術選擇對蘋果種植戶生產收入變動影響———以陜西洛川蘋果種植戶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16,21(06):12-21.
作者:李超 單位: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龍口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