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情景教學法在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情景體驗教學法是通過創設場景,引導學生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基礎去探索學習,注重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文章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將情景體驗教學法在東莞理工學院相關專業的經濟學教學中加以實踐運用,歸納和總結出適合用于教學的模式,從而達到提升經濟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景體驗;經濟學;應用
經濟學(這里主要指西方經濟學導論、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目前國內眾多高校經濟類、管理類專業、以及很多理工科專業也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述市場經濟的現代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擴展視野,具備一些經濟學的常識,掌握一些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方法。
一、運用情景體驗教學法的目的
經濟學相關課程理論性較強,對經濟現實的解釋也有一定的邏輯,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積極性較高。但隨著章節推進,知識環節緊扣性增強,理論難度的加深,對學生邏輯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逐漸升高,學生會感覺難以適應。傳統的經濟學教學,大多是課堂講授加以案例講解的方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會逐漸下降,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果。本文嘗試通過情景體驗教學法對當前經濟學課程傳統教學方式加以改變,提升教學效果的路徑主要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原動力。通過教師或學生自己的體驗主題設計,將情景體驗活動與教學過程進行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產生對經濟學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通過學生多次的主動參與,提升其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二、情景體驗教學法的闡述
情景體驗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創設場景,引導學生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基礎去探索學習,注重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教師或學生自己創設相關案例的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理解經濟活動的動態博弈過程,通過自身的體驗模擬和推導相關情境下參與經濟活動者的情感,直到對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能夠形成感性的認知,達到教學目的。該教學法的核心是體驗,情景體驗實際上就是現實的邏輯再現。
三、情景體驗教學法的應用實踐
筆者所在的高校東莞理工學院,目前有28個專業開設了經濟學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占整個學院所有專業的44.5%,針對相關開設經濟學課程的學生進行了相關的情景體驗教學法的應用實踐。
(一)對當前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問卷分析
用兩個月的時間,通過調查問卷法,對東莞理工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中含有經濟學課程教學計劃的在讀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此次調查所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1.學生對經濟學的認識;2.對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的調查;3.學生對經濟學課程有怎么樣的期望度。被發放此次問卷調查的主要是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學院、2014級-2015級在讀學生,發放問卷份數一共為550份,最后收回有效的問卷258份。將問卷調查的數據結果與分析顯示如下:1.學生對經濟學課程的認識現狀:75.2%的學生認為經濟學兼具理論和實踐意義,但相關理論的邏輯性較強且比較深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53.1%)認為學起來總是覺得吃力,特別是文科學生更加明顯。大部分(71.3%)理工科學生表示他們對其中的數學推導不會覺得有難度,但總難以理解其中的經濟含義。2.學生對所接受教學法方法的調查結果:學生們認為他們自己的經濟學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主要還是以教師教授,學生接受為主的模式。68.6%學生較為喜歡和想要在課堂上接受情境體驗教學;84.9%的學生更為接受案例為主的教學模式。51.9%的學生希望能夠將課堂多元化,采用更多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3.學生對經濟學課程的期望度:61.2%的學生期望當前的經濟學課程應該要提高對現實的解釋度,能夠有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相關經濟理論和政策分析。
(二)情景體驗教學法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的基礎
教學目標強調在教學后能夠讓學生發生何種有益的變化,教學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主要就是契合這種有益變化為目的。情景體驗教學法著眼于學生在相關的創設情境中,能夠主動的思考和學習,強調通過自身體驗獲得的結果或產生相關的結論。但由于體驗是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的,不同的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對世界的認知肯定各有局限和差異,那么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計,如何盡可能避免這種主觀性,從而不讓體驗的結果過于抽象和模糊就顯得很重要。依據規范教學目標的四個要素,更好的體現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本質,可以將情境體驗的過程分為如下幾個階段:(1)接受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再機械的接受課堂講授,而是開始主動地用心體會和觀察顯示某類經濟現象的存在。例如,根據教師的情景創設,學生愿意積極參與到實驗與體驗活動中等。(2)反饋階段———學生對關注的經濟活動或現象,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創設相關情景,并將其投入到學習、研究與探討中。在此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直至興趣的產生。例如積極自我模擬和創設體驗場景,藉此提出疑惑、探討問題,能夠與他人積極討論。(3)賦值階段———通過一定數量的情景體驗活動,開始逐步形成學生自己的價值標準,可以依據比較合理的推理邏輯,對現象、行為或事物進行規范分析或實證分析。例如對新近發生的經濟現象和周邊的事物可以提出相關的觀點,并可以對自己和他人的學習結論或觀點做出相應的邏輯判斷。(4)組織階段———經過前面階段的循環往復,可以在多個價值標準體系中,對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梳理,確定他們的相互關系,并有可能逐步建立學生自己的價值觀體系,以對現實的經濟現象提出獨立的觀點,這其實也是學生自我歸納和提升的過程。例如能夠對現實經濟的博弈結果,明白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能夠較好的理解這種關系存在的客觀性,對一些經濟現象的發展態勢能有自己的邏輯推理和看法。
2.體驗設計的要求
(1)可操作性情境教學設計的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根據相關理論的需要,創設出不同的場景,通過想象、或借助一些相關的教學用具讓學生產生聯想,從而達到體驗情境的效果。這個與一般的教學活動要求是不一樣的,它不需要直接與外在的相關環境發生直接的聯系,實際上經濟學的實驗也無法做到這一點。教學活動的設計是主要的支點在于通過參與體驗主體本身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去產生體驗結果。教師在考慮各個不同因素的限制性后,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如場地、實驗室環境、多媒體設施,對活動計劃進行有效的組織安排。教師在進行體驗設計之前,就要對可能發生的細節問題進行備案,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開展實際可控制的課程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可操作性。(2)學生主體性教學設計活動的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如何對體驗的主題進行創設。各種體驗活動是為學生而設計,應處處以學生為出發點進行設計。要做到這些,主要是在創設的時候,一是要確定創設體驗情景在經濟學理論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二是要考慮學生已有的過往經驗能否在創設體驗情景中起到相應作用,依據學生的特點(生活環境和年齡)選擇最佳的創設場景;三是在整個創設的體驗主題活動中,教師的知識用來輔助學生們的情景體驗,關鍵是學生的自我思考和自由討論得出符合邏輯的結果,并能夠進行反思。(3)開放性與有序性一開始,以教師為主進行體驗主題的設計,但進行到一定程度后,應該讓體驗教學的設計具有開放性。開放性主要是指在符合政治性的前提下,將納入情景創設的主題不單單局限于現實的經濟場景,任何可以達到教學目標的場景都可以列為考慮對象。在學生經過一定的訓練后,允許學生自己設計合理的場景。體驗教學的有序性是指,在編排組織具體的教學體驗主題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上可能產生的變化,遵循客觀的學習規律。針對同樣的體驗主題場景,由于學生的自然稟賦、生活環境不同,產生的情感、價值觀判斷自然就不同。教師應該對可能發生的場面提前做預案,保證教學的有序性,而不是一味單純地追求教學的效果。
(三)情景體驗教學法應用實踐
2017年3月-2017年12月的兩個學期,筆者在東莞理工學院的2015國際經濟與貿易、2015文化產業、2015漢語言文學、2015應用化學等專業共10個班,進行了情景體驗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操作實踐。主要通過角色扮演體驗設計、交流活動設計和探究活動設計的應用實例,將情景體驗教學法的教學理論貫徹其中,通過教學設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記錄并在下一學期的教學活動中加以改進,以完善情景體驗教學法,并期望對以往的教學方法形成改進并產生突破。
1.角色扮演體驗設計
通過相關現實或創設的體驗場景,梳理當時場景下的可能存在的不同角色,指定或讓學生自由選擇相關角色進行扮演。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去模仿場景中的角色依據自身的情感、工作職能可能做出的當下選擇。在體驗設計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通過模擬場景角色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心理狀態,可發現以往單純通過想象不能察覺的微妙之處,而不是產生想當然的結果,教師在其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做出合理的邏輯思考和判斷。最后,通過多次的訓練,逐漸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新的認識,完成內化的過程。例如:在微觀經濟學,價格理論的現實運用的“價格政策”一章中,在介紹政府的最高限價時,可以讓學生模擬特定的場景中不同人物按自身利益產生的當下表現。如對于醫院看病掛號出現“號販子”的現象,讓學生扮演病人、醫生、醫院管理者、保安、號販子、政府管理者、群眾等不同的角色。根據現實中這些不同的角色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下,演繹現實的場景,推理現實場景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通過對相關的角色扮演,激發了學生對政府限價政策產生的相關經濟活動現象的興趣和明白經濟結果的博弈過程,在對價格機制有了更為直觀的感性認識后,對其發生的邏輯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2.交流活動設計
交流也可以稱之為交往或者溝通,通過彼此間的交往和溝通中,分享、披露、接受信息。由于每個人(包括老師和學生)各自的自然稟賦不同、所處的地域文化以及家庭背景也不可能一樣。針對相同的情景,不同主體的情感體會就可能不一樣,有可能會產生相同的現象,卻有完全相反的想法與感悟。這個時候,教師需要通過提供相應的交流平臺,讓學生之間可以對各種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心得、感悟等內容進行互換和交流。這個互換和交流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尋找認可。通過交流的過程,他人的想法或者思路還可能會對自己還不解的問題上產生靈感。而教師在交流活動的設計中,關鍵的是需要與學生平等的進行對話,讓學生感受到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例如:在學習開放經濟下的短期模型這一章開始時,以“貿易戰的影響”為題目作為課后作業,學生可以一邊學習相關理論理論模型,一邊通過關注各種媒體渠道來了解相關的經濟政策和貿易戰的來龍去脈。在作業完成后開展一堂交流活動,各學生就自己之前搜集的資料和自己的總結,闡述對當前貿易戰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上師生通過平等的交流,雙雙敞開心扉,也相當于經歷一堂頭腦風暴課,從而加強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
3.探究活動設計
探究活動設計是情景體驗教學的升華,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某個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經濟理論進行探究。這個過程主要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獨立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探究活動的設計時,需要考慮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不同,還需考慮學生處在的年齡段具有的生活經驗限制,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可能的認知水平差異來進行具體的活動設計與安排。教師應該通過用學生理解的方式提出疑問,并且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渠道和資源,讓學生可以自行去閱讀與加深學習。例如:在國民收入決定這一章節中,有關宏觀經濟兩部門到四經濟的乘數效應的推導和學習方法是一致的。教師可以重點講授和推導“兩部門經濟模型”后,然后給學生提供相關學習渠道和資源,讓學生自由組織,以小組為單位或進行獨立的探究式學習,最后讓學生自行推導出三部門、四部門經濟模型的相關結論。
四、結論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本次教學實踐發現:相比傳統的單純課堂講授輔助以案例講解的上課模式,情景體驗教學法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上面有更為明顯的效果;大部分學生在經過幾次訓練后,都愿意積極參與體驗活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情景體驗的角色扮演活動設計,學生往往能找到一些娛樂因素,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先產生了感性認識,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如果在情景體驗教學活動中加入獎勵制度,能夠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通過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也發現情景體驗教學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由于情景體驗教學法的模式并沒有在之前推廣,所以可借鑒的教學經驗和模式并不多,那么教師在課前的準備工作就顯得比較重要和繁瑣。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的時候需要仔細設計每一步活動,但中間總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而導致影響教學安排和教學效果:在一些情景體驗活動中,相關的場景創設容易導致學生情緒比較亢奮,相同場景對于不同的專業的學生的亢奮程度也可能不同,讓課堂秩序出現不好控制的局面,這就需要教師有類似節目主持人的把控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所有教師都能具備的;在教學實踐中,面對的多是上百人的大班教學,班級的人數比較多,這樣就導致留給學生的時間非常有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體驗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造成那些一開始不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經常不能得到情景體驗教學帶來的好處,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的表達自己和進行交流。這幾個問題應當在以后的教學中得到注意,通過合理安排教學班級人數,精準準備教案的編排和活動的計劃,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確定不同主題的等方面來盡可能減少相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文君.體驗式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教育觀察,2012(04).
[2]許芳,王崢.體驗式教學法在《市場營銷學》課程中的探究與應用[J].河南農業,2008(18).
[3]楊通宇,陳慶良,何克,等.體驗教學的理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08).
[4]陳婷婷.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作者:陳海東 單位:東莞理工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