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攤經濟內在邏輯與數字化演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地攤經濟一直被視為一種邊緣化的城市經濟。通過回顧了中國地攤經濟的發展歷程并剖析了地攤經濟存在的內在邏輯,同時結合后疫情和數字經濟時代背景,分析了地攤經濟的數字化演進趨勢,為地攤經濟未來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地攤經濟;數字化;后疫情時期
一、引言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使得扮演著商品交換功能的地攤經濟應運而生。這種通過擺地攤來獲取收益的經濟模式,從遠古時代的以物易物到新世紀發達的市場經濟體系,無論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貧窮落后國家都一直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并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數個社會形態。事實上由于地攤交易的合法性飽受爭議,它一直被視作一種邊緣化的經濟。2020年兩會期間,隨著總理對地攤經濟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大力肯定,極具人間煙火氣的地攤經濟作為中國傳統商業形態再次回歸到國人視野中,成為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熱點話題。
二、中國地攤經濟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地攤經濟發端于地攤交易,回顧歷史,在中國歷朝歷代的繁榮時期都不難發現地攤經濟的身影。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買櫝還珠、削足適履等都與地攤經濟息息相關。由于各個時期社會形態、管理條例、發展水平的不同,中國的地攤交易的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一切弛放、自由通商的宋朝,地攤經濟可謂空前繁榮。反觀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城管部門力量的加強,地攤經濟日漸蕭條。這表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央對地攤經濟的管制與當時的地攤經濟的繁榮程度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趨勢??傮w來看,在漫長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地攤經濟的管制呈現寬嚴交替的形勢。出現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事實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生產力水平、科技發達程度等因素相關之外,還與其經濟學內涵有直接關系。
三、地攤經濟產生的經濟學原因
時至今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使地攤經濟銷聲匿跡。即使經歷了統治者們的不斷打壓和清剿,地攤經濟仍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結合經濟學視角進行分析,地攤經濟能夠不斷重生存在現實的原因和基礎。
(一)地攤市場的存在是產權界定不完全下商販與政府間的博弈雖然以現代化為準則的城市規劃禁止任何有悖于秩序的東西,但是地攤交易在低收入人群中仍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由于產權界定的不完全性,使得攤販以道路等公共區域作為“尋租”的對象成為可能。按照法律規定來講,街道、道路是公有的,即經濟學意義中的公共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地攤市場的存在可以視為商販與政府間博弈。由于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只要不存在外部不經濟,任何自愿的交易都會帶來福利的改進。這表明地攤經濟是攤販和政府博弈后的一種納什均衡,它的存在是有價值的,這符合帕累托改進的要求。這點趙英軍教授在其研究中建立了相關模型并進行了證明[1]。
(二)政府高昂的打擊成本是地攤經濟存在的現實基礎如果將政府看成一個理性人,掌握著公共物品的控制權,在政府和攤販之間的博弈中,攤販處于優勢地位,它會很容易躲避政府的打擊,而政府卻很難遏制地攤交易,這會使得政府在對地攤交易持續進行打擊的過程中產生額外的、高昂的取締費用。而事實上地攤交易通過占用一部分公共領域的資源給社會帶來的福利凈增進要大于將其閑置不用。此外,攤販在使自己獲利同時,也為附近的居民提供的低價的商品和購物的便利。這都增加了整體的社會福利。雖然地攤交易也會帶來一些諸如影響市容、阻礙交通這樣的負外部性問題,但是如果其產生的外部性很小的話,如果政府持續打擊地攤經濟,將會產生高額的成本,大大減少社會的整體福利,因此政府只能默認地攤交易的產生,不再約束地攤交易才能達到納什均衡,從而更快提高整體的社會福利,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地攤經的存在的合理性。
(三)扮演商品交換功能的地攤經濟能夠滿足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地攤經濟的商品交易文化發展了數千年,其強烈的區域色彩和民俗氣息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極具人文風情和民俗特色的靚麗風景。如西雙版納的告莊在管制放開后一躍成為網紅夜市,成功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大型的購物中心、商場超市等紛紛在社區落戶,但是其受眾群體多為高收入的高層次消費者,忽略了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地攤商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減輕低收入者的消費壓力和生活成本,使其能夠以較低的付費獲得較大的效用,對市場經濟形成了有效的補充,是區域性零售業態不可或缺的經濟形式[2]。
四、地攤經濟的發展現狀
隨著城市管理法規的不斷完善,自2015年以來,中國政府對于地攤經濟的發展都秉持著嚴監管、狠打擊的態度。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一局面。在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后疫情時代,隨著中央對地攤經濟的“松綁”,這種門檻低、風險小的創業方式為因疫情事業的人員、年邁的農戶、就業困難的大學生等社會底層群體創造了維持生存的新出路。這種邊緣經濟形態在阻止中國經濟下滑的同時,解決了5000多萬人的就業與生存危機。據國家統計局于2020年4月17日的公告顯示:從表2可以看出在突發的疫情的沖擊下,中國的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一二三產業的GDP增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緊隨其后的是幾十萬小微企業的破產倒閉以及眾多中小企業的苦苦掙扎。數據顯示僅在第一季度就有46萬余家中小企業倒閉,這對中國經濟地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這樣嚴峻的局勢下,對地攤經濟進行“松綁”,讓眾多的小微企業業主從事地攤交易,既能有效緩解大批量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又能及時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再次回暖。其中,以成都市為例,3月至5月,成都累計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增加就業崗位超10萬個,這表明地攤經濟已經成為后疫情時代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政策的關鍵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3]。但地攤經濟帶來的負面問題依然存在,臟、亂、差的衛生狀況、假冒偽劣商品橫行、消費者維權難等諸多不規范的因素仍然飽受詬病。隨著收款碼、云擺攤APP等數字工具的普及,新地攤經濟要實現合法和規范經營,撕掉劣質標簽、突破發展瓶頸,數字化演進正當時。
五、地攤經濟的數字化演進
地攤經濟松綁后,攤主在攤位開展直播賣貨的場景隨處可見。這種在現場售賣的形式,在增強了消費者互動體驗的同時,也為城市管理人員的監管提供了便利,真正用接地氣的方式做到了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入數字化技術的地攤運營模式正孕育著一幅充滿升級的商業藍圖[4]。
(一)電商巨頭合力助推地攤經濟復蘇地攤經濟的大火,讓國內各大電商巨頭看到了潛在的商機,地攤經濟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的新戰場。作為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策劃者與供應商,如何抓住時代的閃光點,國內的電商巨頭紛紛出手,扶持級計劃支持地攤經濟:從上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地攤經濟,旨在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賦能新興地攤運營,促進其數字化演進,助力地攤經濟乘“云”而上。據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顯示,數字化技術對個體經營者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即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者的沖擊就減少2.57%。支付寶的最新數據也顯示,截止到5月底,全國已經有1200萬小店和地攤的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被數字化賦能的新地攤表現尤為突出。支持消費券核銷的小店流水比發券前一周環比增長高達73.4%。此外,繼重慶解放碑、西安大唐不夜城率先與鷹云智能及阿里云等大數據平臺實現智慧商圈數字化技術的合作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番禺萬博CBD等更多地攤經濟也將加入數字化運營的行列[5]。在數字化的驅動下,新地攤經濟將反哺品牌經濟、數字經濟、新制造等新經濟的發展,從而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二)溯源系統+數字化運營打造智慧新地攤以往地攤經濟作為城市中的一種邊緣經濟常常因為衛生狀況堪憂、商品質檢有問題、阻礙交通等負面效應而受到政府的嚴厲打擊。數字經濟時代如何確保地攤經濟健康、衛生、有序地長遠發展?“數字物業”、“數字城管”等新興技術將為地攤經濟注入新活力。此外為了解決地攤經濟的貨品質量安全問題,各大電商平臺可以運用追溯系統,從產品的原料、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全流程進行把控,為地攤商品打上一針強有力的定心劑。事實上,除了商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地攤的管理更是一直困擾政府的難題。一直以來地攤經濟都處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兩難境地,在數字經濟時代,管理人員需要調整思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地攤經濟進行數字化的運營管理:首先,通過對城市公共數據進行檢測,篩選出容易發生擁堵的路段與時段,通過對數據的進一步分析,設置合理的攤位位置,進而實現地攤經濟的合理優化。其次,通過對地方服務機構進行數字化賦能,以精細、科學的服務引導大眾合理的設置攤位,幫助地攤經濟擺脫臟、亂、差的固有印象。最后,運用數字技術將攤主的信息、衛生資質、位置信息、產品信息等錄入后臺,形成實時的動態管理系統,同步追溯地攤的運營情況[6]。ArcGISOnline中國已經開設了“地攤經濟”專題應用。用戶在網頁上可以實時地對全國各地允許擺攤的地點進行查閱。表4是北京市地攤位置信息的匯總:從表4中可以看出,用戶通過登錄ArcGISOnline,北京市允許擺地攤的位置一目了然,這種數字化賦能的手段成功實現了地攤經濟的合理優化:降低攤販的時間成本和試錯成本的同時也為政府更科學的監管提供了便利。
六、小結
當然新地攤仍然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制造垃圾、污染環境、增加管理成本等,但是通過科學的規劃與合理的引導就可能化解。不同于傳統單純的以物易物商業形態,在數字時代,地攤經濟早已跳脫傳統認知上的“擺攤”范疇,被注入全新的價值內涵與商業元素?!暗財偨洕?私域流量+社群經營+知識付費+網紅孵化+直播帶貨”,這種線上線下多向互動的商業閉環都基于數字化驅動[7]。不同于線下門店經營的實體經濟、以微商拼團的社交銷售和線上網購的網絡經濟等發展模式,向數字化演進的地攤經濟在回歸消費本質的背景下,有望站在社區經濟和智慧商業的新端口。讓地攤經濟搭上數字經濟的快車,打造智慧新地攤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趙英軍,黃華僑.地攤背后的博弈[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10):13-15.
[2]張素勤.地攤經濟的正負效應及對策分析[J].營銷界,2020(8):188-190.
[3]許馨天.當今中國地攤經濟價值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7):37-39.
[4]壽治國.地攤經濟,社區經濟和智慧商業的新端口[J].城市開發,2020(12):70-71.
[5]李子晨.數字化賦能“地攤經濟”正當時[N].國際商報,2020-06-08(005).
[7]王吉偉.地攤經濟背后的數字化,攤位在地經營上云[J].大數據時代,2020(7):43-49.
作者:張佳佳 韓平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