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中式家具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張崇尚自然,遵循客觀規律,而道法自然中又要求做到無為,先秦儒家強調“天人合一”思想,“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的相通。老子論“無為”,莊子論“逍遙”。老子提倡自然,也提倡無為。道家尊敬自然的法則也尊重人的本性。所以,作為行動之源的人,在學習道家文化時,要搞清楚自己,搞清楚自然,然后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在道法自然的影響下,走進大自然,向自然學習,從中獲得仿生的概念,現代設計中的仿生設計在這個方面詮釋得最透徹,它是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作為模擬對象,可選取局部也可以從整體出發,找到可利用點進行巧妙的構思,從而有讓人一眼就能認出它的原型的新生物。例如選擇一朵花、一棵樹,也可選擇一個整體的花群、樹群等進行直接模擬,Cactus仙人掌衣架就是選取整株植物群為模擬對象,塑造出一個造型逼真的實用性衣架,貼近自然,表現自然。
二、新中式家具設計的設計原則及創新思路
中國傳統家具的造型是經過時間的洗禮一步步成熟起來的,它隨著歷史的推進而不斷地發展創新。通過以上的了解,新中式家具在設計時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也不是純粹的模仿借鑒,更不是簡單的重組。它在設計時有著自己的思想語言和一套設計原則,我們也可以從里面找到創新思路,總結出一系列的規律,根據其語言系統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設計原則
1.遵循古代家具的基本特征:具備流暢、簡練的線條,完美勻稱的比例,具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合理科學的功能尺寸。2.遵循現代家具風格的基本特征:簡潔、大方、實用、美觀。3.融入一定的思想或平靜理性的符號,做到造型大方雍雅、靈空雋永,內涵通透脫俗、意境幽遠,集東方禪者寂、靜、清、明、智、慧、圓、通等精神風貌于一體。
(二)創新思路
1.對傳統中式家具和新中式家具造型語義及創新理論系統研究,在充分地的理解道家文化思想的基礎上,采用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功能和新裝飾的基本設計理念,在一定的思想及原則指導下設計和開發新型家具。
2.創新設計要做到功能上進行擴展、技術上進行更新與改良、造型上進行延續與重構。一些設計師從家具“少則多”“道法自然”哲學中領悟其妙境,推出了其符合時代需要的新中式家具設計產品,例如丹麥椅子設計大師漢斯•瓦格納,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家具設計師之一,一生中設計的椅子超過500條,被稱為“椅子的大師”。漢斯•瓦格納于1949年設計了“Y型椅”,明椅中的美學在現代設計中再生,從明式家具中吸取造型元素,進行減之又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行不斷提純的連續進程,剔除到可能的最基本的元素:四條腿、一個座位、椅圈和扶手,簡化處理,從而成就了現在為人贊嘆的“TheY-Chair”。漢斯•瓦格納的牛角椅(TheCowHornChair)從動物群中憨厚勤勞的牛身上吸取靈感,以牛角為設計出發點,靠背部分有著其身影所在,靠背中間部分的榫卯設計帶來了一些花樣。座面同樣為竹材質,色彩也是很明亮的淡色木紋理,還原自然。這一生態特征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樣體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三、結語
道家思想以“道”為核心,作為世界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結合的高雅,提倡自然無為。這些思想在中國古代家具中有一定的體現,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官帽椅,安靜、肅穆,有一種威嚴感深藏其中,它讓人自然體會到道家文化的威嚴與不容侵犯。現如今的新中式家具雖然沒有像明式家具那么正襟危坐,卻也帶著幾分嚴謹在其中,多半也是受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既保留又革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交匯、碰撞、融合中,中國傳統家具風格需要形成一種全新的探討模式,新中式作為一種新的創新思路,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背景的。我們應該弘揚利用有時代特點的民族特性的傳統元素,將優秀的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融合在一起,融入一定的文化思想,巧妙地進行創新,使設計既體現出民族精神,又具有時代感,創造出適合現代社會人們喜愛的家具,將民族的文化內涵與世界語言共同匯成獨具中國傳統民族特色的設計。
作者:祝榮芳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