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自古以來就是人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而作為人口和面積的大國更是如此,解決農業問題也就成為了我們國家熱議的問題,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農業經濟的管理怎樣結合信息的腳步,怎樣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農業發展,就成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
1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意義
知識型農業采用的是比較先進的科研成果,并結合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最終實現高效管理的農業現代化。我國農業發展受到傳統以資源為主的制約,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深入還未有很多的運用,在今后的策略上,應該鼓勵發展信息技術,建立一套完備的農業信息化管理體系,加速推進我國落后的資源型農業轉向知識型農業。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運用能有效的促進農民的農業收入,雖然,我國近些年來農作物產量提高了,但經濟收入確降低了,主要原因是信息不通暢,農業占有率過高無法實行農業大面積生產。
2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建設面臨的問題
2.1信息資源有待開發
前期農村經濟管理信息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管理不全、專業人員不齊、撥發經費少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農村信息資源的開發,進而農業間的信息得不到共享,信息傳遞得到了阻礙,農業信息庫未統一形成信息系統,農業信息不及時,無法起到指導農民的生產的作用。
2.2農業信息化意識不全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生產被忽略,從而農村的信息化生產有很大的滯后,在大多數農村農民普遍知識落后,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指導體系知之甚少,對農業信息化缺乏應有的認識。
2.3農業信息人員專業性不強
農業信息化人員由于我國國情,大多數處于從事基層農業信息工作的人員都是跨專業的,而專業型人才往往不重視搞農業生產,毫無疑問,農民普遍文化素質偏低,獲取農業生產途徑有十分有效,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信息管理的發展。
3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3.1因地制宜的規劃
農業生產過程要根據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農作物種類進行科學合理的規范化生產,現代農業生產不僅要采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并分布實施。農業生產要學會靈活的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規劃。
3.2擴大資金投入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上,要積極鼓勵地方各級政府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進來,要吸引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建設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
3.3建設人才隊伍
隨著現代信息時代的來臨,各種信息技術的發展都達到了空前,農業科研管理的也具有不同的內涵,形式多樣的管理手段也在發展,簡而言之,就需要農業科研管理人員更要具備高素質多技能,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來面對社會發展的挑戰。
3.4網絡資源共享建設
網絡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就需要加強基礎網絡建設和健全信息化網絡體系。基礎網絡建設要求整個農村網絡全覆蓋,每家每戶都能共享網絡資源平臺的資源快餐。健全信息化網絡體系需要實時對專業資源進行收集整理,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才能有保證。
3.5規范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農業信息的一大作用是幫助農民準確的把握好市場的需求,使得市場需求和農產品產出不會出現不對稱的尷尬,因為相對過剩會嚴重影響產品的銷售,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經濟利益。這就要求農業信息人員正確嚴謹的農業信息,嚴格規范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以方便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
結束語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龐大的工程,要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的給農村注入新的活力,給農民帶來經濟實惠,給社會新農村建設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辛余斌.淺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J].農業資訊,2016.32:64-66.
[2]韓連貴,王恒,楊微,李振宇,韓丹,吳慶嵐,易繼平,張照利,魯川.中國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38):03-20.
[3]黃群,黃春景.創新,回報的不僅僅是效益———廣西農墾永新畜牧集團成功創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啟示[J].中國農墾,2016.(07):21-23.
作者:王曉麗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農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