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合作社經濟管理工作的分析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推進農村經濟構建的穩步發展,需要與地域特征相互融合,全面展現出農村合作社存在的價值。制定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村合作社管理規劃有一點需要注意,要確保措施的實用價值。在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構建當中,農村合作社是新型的合作經濟組織,與此同時,該組織也是新農村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農民自發構建。文章針對我縣農村合作社經濟管理工作展開了深入全面的探究,并且提出相關建議,以資參考。
陽高縣是山西省大同市下的直轄縣,北隔長城和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闊,在實施合理科學的農村合作社管理后,在2010年,陽高縣地區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56146萬元。與此同時,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農村合作社需要全面展現出其對于經濟管理的重大價值,強化政府和農戶間的聯系,促使農村合作社邁向更大的發展空間,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1發展農村合作社的重要價值
1.1有助于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腳步
發展農村合作社,能夠提升農村產業化目標實現的進度,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鏈能力,健全農業發展措施。能夠推動農業產業穩步發展,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程序。但是,在此過程當中,單憑借群眾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還不能完成農業產業化經營,需要科學的把諸多分散農戶相互連接起來,即,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完成農戶間的相互合作。與此同時,為合作社成員奉獻諸多智能服務,更進一步提高農民在市場活動當中的價值。
1.2可以解決當前農業范圍內存在的顯著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和現代農業的需要存在一定的距離。尤其是目前農業生產方法仍舊是小規模生產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諸多成本,并且勞動生產率較低。與此同時,在現代農產品的市場營銷當中,服務體系缺乏完善性,并且仍舊處在分散性經營中,生產步驟與銷售步驟的脫節現象較為嚴重,農產品質量與信譽若想實現統一,存在一定的難度系數,科學技術含量較低、缺少增值能力,這會影響農業總體效益。
1.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標準
就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狀況而言,主要由農戶與政府組織構造,然而政府和農戶間卻缺少服務性組織,這會影響每一項政策的準確落實。農民合作社是農民自發構建的組織,借助發展農村合作社,可以把農民有效組織在一起,并且參與到市場當中,不但有助于進一步健全市場競爭準則,并且對保護農民權益有重大價值。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借助構建農村合作社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產品的競爭水平,抵抗市場風險。
2我國農村合作社的發展過程
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期,我國農村經濟不再是集體生產的方式,而是制定了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這種全新農村經濟經營體制。將每一畝田地劃分到每一戶中,農民需要獨自耕種并且要自負盈虧。此種經營方法激起了個體農民的主動性,為農民奉獻了激勵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新農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適當的增加了我國的糧食產量,農民收入也實現了顯著提升。但是,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我國加入WTO組織和農業展現產業化發展,這樣個體承包經營為根本的農業生產方法逐漸顯示出諸多問題,其一:個體農戶的生產方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業的生產資金投入,減低生產效率,不可以展現出規模經濟所存在的價值;其二,個體農戶在變換無窮的市場前,未能積極有效的應對,不具備強大的抵御風險水平。除此之外,我國農業根基非常弱,缺少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農業科技信息流通途徑不順暢。由此可見,我國的家庭承包聯產責任經濟體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嚴重阻擋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在此種狀況下,健全的農村合作社能夠針對上述狀況實施優化,農村合作社可借助諸多途徑找尋科技信息在有效的時間內為有需要的農戶提供一定的幫助,以此規避農戶在生產當中出現盲目問題。
3做好農村合作社經濟管理相關措施
3.1將專業社作為主力,綜合社當成輔助
在國際上,一般會把農村經濟合作社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農村經濟綜合合作社,另一種是農村經濟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具體指購買、銷售等為根本的合作社,譬如:歐盟及北美國家的農村經濟合作社。綜合合作社的具體職能是為農戶奉獻經濟數據信息,和另外綜合服務的農村經濟合作社。當前,我國農村合作社經濟模式隸屬于專業合作社模式。參照目前我國小農戶的發展狀況,筆者認為,當前實施的農村合作社需要把專業社管理方式當成主力,輔力是綜合社管理方式,兩者之間相互依存,才能夠更好的取長補短。
3.2增強農村合作社間的相互合作
在當前構建的合作社當中,不一樣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方法存在很大差異。借助強化每個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實行全新農業合作經營方式,務必要做好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應用土地流轉渠道將土地更多的集合在合作社當中,這樣可以將更多的農民在土地解放出來。不一樣的合作社借助強化生產經營合作,應用諸多模式實施溝通與合作,相互合作,補充生產與營銷當中存在的缺陷,促使農村經濟邁向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能夠走上致富之路。
3.3實施國際化的經營管理方式
為促使產品融入到亞洲甚至是國際市場,打開和其他國家交流的渠道。農村合作社需要實施國際化經營,這也是經濟全球化所必須具備的準則。譬如:丹麥人口數是460萬人,但卻是養豬大國,此國家三分之二的豬肉都是合作社生產的,在1999年,豬肉出口數額到達了190億克朗,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與此同時,在丹麥最大的合作社當中,有3萬余名員工、28個生豬屠宰場及7家熟食加工廠。此產業鏈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養豬戶的經濟利益,改善了其生活水平。
3.4積極構建聯合社
當前,農村經濟合作社包含兩個組織,一是基層社,另一個是聯合社。聯合社成立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其一,積極為農戶奉獻社會化服務;其二,獲得規模經濟利潤,社員聯合構成基層社,然后再構成聯合社團,其最為重要的完成目標是,獲取經濟利潤;其三,為政府或者另外管理人員提出政策意見。譬如:陽高縣在積極創建聯合社后,就2010年而言,豬飼養量已經達到60余萬頭,比2009年提升了1/5的飼養量,由此,農戶的經濟收入得到顯著提升,生產積極性也逐漸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陽高縣邁向更大發展空間。在20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參照世界其他國家農村合作社的豐富經驗,我國家的合作社制度由原本三級轉向二級。筆者認為,在經濟和文化程度較為落后的農村,可在合適的時間參考當地農戶的文化能力,實施基層社和聯合社的雙向模式,這樣的方法不但能夠促使合作社邁向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可以節省合作社的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經嚴麗,鄧玲婉.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問題研究———以田東縣為例[J].區域金融研究,2016(03).
[2]鐘穩,劉勝權.關于陽高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的調研報告[J].農民致富之友,2013(08).
作者:高冉 單位: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