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產學研結合背景下經濟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培養中產學研基地建設應把握的原則
首先,“用學結合”原則。一方面,研究生學習經濟管理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他們能用所學知識解決企業經營管理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此一來,研究生不僅能真實接觸到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而且能夠有針對地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種“以用促學”的方式,體現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其次,多利益主體共贏原則。不同利益主體會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為決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實驗、出論文;而企業考慮的是市場、產業化問題。不同的目標引發不同的行為。產學研基地從建立之初就應當從制度、資金、服務等各方面,為高校和企業以及個人提供“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大平臺。只有兼顧各主體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續的,產學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業利益的共贏與共享。最后,制度配套原則。為了保障產學研基地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對現有管理體系在制度層面提供支持。比如,產學研基地對研究生導師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師生產、教學、科研三肩挑,而現實情況是高校教師考核以科研和教學工作量為導向,企業中往往又沒有設置研究生導師崗位。這些問題的很好解決,需要完善現有制度,以此作為推動基地建設的保障。
在我國,可以通過高校與企業合作,特別是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特點,加強與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會(審)計師事務所合作,實現校企聯合,共建產學研基地。具體可以考慮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高校教師到產學研基地掛職鍛煉。當前,高校教師有年輕化、高學歷化趨勢,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專業教師雖然有著全面系統經濟管理理論知識,但相當部分教師缺乏實務經驗。具有高學歷的年輕教師需要通過實務的提升,促進其教學聯系實際。產學研基地為這些教師了解實務,在教學中引入實際問題以及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提供了平臺。同時,通過高校教師到產學研基地掛職鍛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中指導老師不足的問題。
二是合作開發教學案例與應用軟件。利用產學研基地擁有的案例素材,開發教學案例。通過產學研基地將案例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不僅在課堂上進行案例教學,而且每年組織案例分析比賽,邀請實務專家予以點評,提升學生綜合分析與職業判斷能力;鼓勵學生畢業論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和企業可以考慮投資共同合作開發物流、財務、信息系統等管理軟件,以此推動應用研究。
三是邀請企業中實務專家共同參與指導學生實習、調研與畢業論文,同時完善企業導師的聘任與薪酬管理制度。產學研基地定期接納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和暑期實習,讓學生參加課題研究、專題研討和咨詢服務。同時,由于產學研基地往往沒有明確設置企業導師崗位,為了讓企業導師切實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不斷提高企業導師的指導水平,在產學研基地應設立相應的企業導師崗位,完善現有的企業導師聘任與考核制度,落實企業導師的薪酬管理制度,從而進一步明確企業導師的職責,真正做到企業導師的責權利相一致。
四是適當減少必修課的數量,采用靈活的選修課教學方式。部分選修課程可以放在產學研基地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應用背景,而且還有利于請企業導師參與選修課的教學,豐富選修課的教學內容。此外,可以適當改變課程的考核方式,基于產學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條件,增加實踐應用的考核環節,強化研究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陳璇 單位: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