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項目工程經濟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建立完善工程經濟管理體系
管理體系是指建立方針和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工程經濟管理體系是集經濟學、管理學、工程技術學等學科為一體的綜合管理體系,如何完善、發揮工程經濟管理體系,首先要做好各個分支體系間的相互完善及整合。
1)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組織機構是實現政令暢通,落實到位的前提保障。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應該責權利明晰,分工明確,協調到位。目前鐵路項目的主要特點是:管理跨度大,層次多,尤其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張,聯合體中標的綜合型大項目已經取代了以前的單一型小項目,成為目前鐵路市場的主流,有的甚至是總公司中標,隨之而來的便是管理機構繁多,職責不明確,落實不到位,因此,集團公司應該根據不同模式的項目建立職責明確,協調到位,高效運營的管理體制。
2)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完善及進一步強化落實。一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責任成本管理有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系,責任成本管理體系是否完善,責權利是否明晰,決定著責任成本管理工作成果的好壞,而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果將關系到一個項目乃至整個企業的最終經營成果。建立健全、完善的項目責任成本集約化管理體系應繼續強化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成本費用發生的部門、班組和崗位,以及其應負的成本效益責任,使成本與經濟活動緊密掛鉤。二是分段對成本的發生進行預測、決策、計劃、預算,制定成本費用管理標準。三是綜合運用強制或彈性糾偏手段,圍繞增效及時發現和解決偏離管理標準的問題。四是認真加工處理成本會計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是按期進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責任的分析評價,嚴格業績考核和獎懲兌現。即在實際工作中,堵住工程盲目分包、材料采供、設備采購管理和非生產性開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在管理中實行工程二次預算制、材料采供質價對比制、購置設備開支計劃制以及管理費用開支定額制,從而有效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完善合同管理體系。合同管理,就是對合同策劃、談判、評審、訂立、交底、履行、變更、解除終止活動的合法性、經濟性、安全性(風險性)、時效性進行評價,并因之而采取權宜之策,施以控制措施,以實現合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對合同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動。完善、健全合同管理體系可以有效防范、規避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而風險和效益是共存的,根據追求項目風險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則,在項目一接到手,應該召集計經、財務、技術、物資、機電等部門相關人員對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評估預測,進而擬定風險回避、轉移、轉嫁等預案,以盡可能地降低潛在損失。因此,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應不光是合同簽定和執行過程,也不光是項目上的合約部門的工作,而是各個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從合同策劃開始,對合同進行全過程管理。
4)完善勞務管理體系。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國家大力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提高農民工待遇,在此背景下,企業大力推進構建和諧企業已經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適應市場機制要求的首要任務。構建和諧企業從很大程度上講是要做好外部和諧,而勞務管理將是外部和諧的重中之重。完善、健全的管理體系將關系到決策的執行力度和效果,完善、健全的管理體系就要明晰職責、明確準則,也就是說一件事情由誰去做、怎樣去做、以何等的尺度去把好關,有了完善、健全的管理體系也就形成不約而同、政通人和的局面,大家都按照同樣的準則去執行,各守其土,才能作好精細化管理,才能把好關,才有效益可談。結合目前鐵路市場的勞務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局(處)等集約型管理機構要對外部協力隊伍持歡迎、扶持態度,積極引進,對外部勞務隊伍出臺相關的有利政策,例如提供年審、頒發合格證書等,隨著國家基礎設施的大力開展,勞動力緊缺已成為遏制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只有相對有利的環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勞務隊伍。二是項目部對勞務隊伍的使用要經過集體研究審批,杜絕拖人情、走關系,只有選用了合格的、優秀的外部勞務隊伍,才能實現風險規避、降低成本,實現效益,因此,施工一線的項目部在勞務管理體系中要貫徹執行勞務隊伍的選用關。三是嚴格按照合同支付相關費用,防止超付、多付、支付不到位的現象,企業經過一系列復雜、艱苦的經營活動,最終才獲得效益,如果在勞務隊伍結算或者支付問題上出了差錯,導致企業效益流失,那等于是白忙一場。另外,在對勞務人員工資支付的監督上也應引起高度重視,因協力隊伍負責人拖欠勞務人員工資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這樣的糾紛一旦發生,企業方將承擔連帶責任,并且處于被動位置。四是重視對勞務隊伍的培養,增加感情,建立長效機制。五是強化制度的執行力,營造廉潔勤政的內部環境。
二、工程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做好投標人員與現場經濟管理人員的交底脫節問題。企業從事一系列的經營活動,首先是開發市場,也就是投標,只有拿到了標,才有可能經過精心的經營管理從中取得贏利。在投標的過程中,為了中標可能采取不平衡報價法、先虧后贏法、突然降價法等非常手段,因此,此舉將為項目的后期經營埋下了伏筆,也就是中標后要重點經營的環節,而目前對項目的投標和管理沒有達到有機結合,投標人員在投標后將項目交付與其他人員進行管理經營,這將有可能對我們投標時的有利因素和重點經營環節造成信息丟失,沒有達到或者沒有理想達到投標的期望值。
2)高度重視項目成本管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工程項目一上手,就應牢固樹立“企業管理以項目管理為中心,項目管理以成本管理為中心”,集約經營、精細耕作和挖潛增效的經營理念,努力在企業內部營造出整體重視、全員參與、生產全過程控制成本費用的良好氛圍。在生產實際工作中,應該首先從制度入手,制定在管理中便于實施、可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在部分自購材料采購中,嚴把質量價格關。通過貨比三家、利用時間差來降低采購成本。同時材料的入庫驗收,一律采用嚴格檢尺的辦法進行,絕不能讓進庫材料出現虧空;領用材料一律按施工設計要求提前算好用量,用多少領多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果一個項目已經開工,甚至接近尾聲,但依然沒有對責任成本進行核定,那么將有可能導致大量資源流失,責任成本沒有起到指導性、約束性的作用。
3)工程經濟管理與技術管理相結合。目前經濟工作在整個系統仍然沒有受到高度重視,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出現不平衡發展勢態。只有技術與經濟融為一體,相互發展才能達到最佳的經濟效果。搞經濟的只管經濟,搞技術的只管技術,尤其是目前工期緊張、規模大的項目,往往對施工方案的實施都是技術人員拍板定論,缺乏必要的經濟比較,大、小型臨時設施設計沒有經過相應經濟管理人員的復核,沒發揮很好的團隊精神,造成不知不覺的資源浪費,效益流失。
作者:薛曉宇 單位:陜西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