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經濟環境下,經濟活動影響因素越來越多,施工企業要想獲得預期投資收益,就要做好工程績效考核審計工作,及時掌握資金流向,保障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避免資金浪費、閑置、外流。然而,很多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存在不足,審計評價結果不具客觀性、權威性,嚴重影響了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將針對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施工企業;工程績效;績效考核;績效審計
現代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量大、影響面廣,經濟活動過程和施工過程復雜。為保障資金使用效益,避免工程項目施工中出現資源浪費、管理不善的現象,就要做好工程績效的審計工作,以客觀評價資金使用情況。然而,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目前多以事后審計為主,且缺乏專業審計人才,審計力度得不到保障。因此,施工企業有必要針對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現狀,采取改善措施,以提升審計質量。
一、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的必要性
(一)提高工程管理效益
在工程項目經濟活動過程中對各環節進行內部控制,才能保障經濟活動有序開展,規范財務行為,保障工程管理效益。而績效考核審計是檢驗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能客觀評價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有效性、健全性。開展工程績效審計考核,分析影響項目工程內部控制效益的因素,便可找準提高管理效益的途徑,督促整改落實,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不斷改進,減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二)強化風險抵御能力
現代工程項目投資規模大,管理跨度長,溝通難度大,經濟活動涉及開發商、供應商、施工方、政府,需面對諸多風險因素。因此,施工企業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時刻警惕質量和安全隱患,考慮資金利用、施工成本、融資、墊資、分包等一系列問題,需承受來自多個方面的風險。通過績效考核審計,提高經濟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客觀揭示、提醒面臨的財務風險,評估風險影響因素,便可強化風險抵御能力,降低部分財務風險的影響力。
(三)遏制營私舞弊
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周期長,施工期間經濟活動內容和類型多,非常容易出現財務違規操作現象,從而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益[1],甚至還會發生資金擠占、截留、挪用等問題,造成資產流失情況。通過績效考核審計確認經濟活動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檢驗相關經濟資料是否真實、有效,對經濟行為進行剛性約束,便可遏制營私舞弊,使工程項目經濟活動合規合法,保障賬實相符,防范資產外流。
(四)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
當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且近年來,建筑材料、人工成本不斷上漲,要想實現預期經濟目標,就要做好成本控制,減少不必要的經費開支。對于部分項目工程來講,成本高低直接決定項目投資成敗。實際上,一些工程存在虛列費用,高套預算定額的情況,甚至弄虛作假。這不僅增加了施工成本,更影響了施工質量。通過績效考核審計,確認經濟活動規律,了解經濟活動實情,為成本控制提供指導,使資金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資金效益,便可適當降低施工成本。
二、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人員能力有待提高
項目工程施工建設中的經濟活動不僅涉及諸多利益相關方,更涉及人工、材料等多個方面內容,且審計工作量大,這對相關審計人員的勝任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了解經濟學、財務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工程知識,以便了解工程項目經濟活動規律,從而能準確識別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的關鍵點。然而,多數建筑企業沒有儲備專業績效審計的專業人才,現有人員工程造價知識有所欠缺,對成本審計、價格審計、合同審計業務不熟悉,造成審計漏洞多,審計有效性欠佳,進而難以實現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的目標。
(二)缺乏全過程審計
目前,國內施工企業工程績效審計多停留在傳統思路中,重點仍以財務收支為主,側重經濟活動結果評價[2]。且多是事后審計,缺乏全過程跟蹤,選擇竣工后審計介入,把決算審計作為重點,前期審計力度不足,不能充分發揮績效審計作用。由于前期審計力度不足,造成概算超支嚴重,預算執行隨意性大,相關管理制度得不到執行。而且前期介入的缺失,造成事中控制不足,基礎經濟資料收集不及時,更是給后期決策審計帶來了阻礙,影響了審計效率和效果,造成財務管理漏洞難以被及時處理。
(三)缺少量化指標一直以來,很多施工企業工程審計關注的是真實性、合法性審計,把審計作為查錯防弊的主要手段,其往往忽視資金使用效益審計,對投資效益性評審嚴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1009重不足,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所選審計方式方法不合理,僅著眼于微觀,績效審計范圍相當窄小,造成審計評價結果很多時候不能體現效益性。而且由于缺乏量化指標,造成相關部門對審計工作不重視,不主動履行職責,易發生超預算、無預算執行情況,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更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績效審計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審計監督意識不強,口號喊得響,實際操作卻嚴重滯后。績效審計制度不健全,辦事效率低下,尚未形成明確規范,更沒有細化的指標和標準,以及準則性指導文件,仍處于摸索階段。現行制度諸多方面存在空白,對新問題、新情況界定不充分,導致審計過程粗糙,缺少制度支撐,審計報告權威性不足[3]。
三、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的改進建議
(一)加強審計人員能力培養
若審計人員自身能力不足,無法準確識別績效審計關鍵點,不能正確判斷財務風險因素,自然無法發揮績效審計應有職能。因此,對于績效審計人員要加強培訓,要求相關審計人員不僅要懂財務收支審計業務,還要掌握建筑工程知識,了解工程經濟活動規律和特點。在培訓過程中,可通過網絡進行線上教學,組織定期學習班,聘請專業教師通過網絡向績效審計人員傳道授業,完善相關人員知識結構,強化專業技能。此外,為提高培訓靈活性,可請講師根據需要制作微課的視頻,將關鍵知識直觀展示出來,讓績效審計人員通過短小精悍的短視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受時間、空間、地域限制,可根據自身需要調節課程進度,能大幅度提高培訓效率。
(二)實施全過程審計
事后審計,審計效果差,不利于預算編制與執行的控制,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益。因此,施工企業在工程績效考核審計過程中應轉變觀念,了解績效審計的深層意義,實施全過程審計,最大限制地發揮審計效能。具體來講,要綜合考慮成本審計、價格審計、審計環境,根據工程特點合理確定審計介入時機,強化審計時效性、全面性、獨立性。介入前要制定詳細審計計劃,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詳細審計計劃,明確審計目標,便可為具體審計操作提供導向,理清審計范圍、重點、策略,提高審計效率。事中跟蹤審計要遵循審計計劃有序開展,緊密圍繞審計重點,并做好經濟資料收集工作,對資金使用、資金流轉、實物資產、采購與付款進行實質性審計。事后要形成客觀性、權威性績效審計報告,提出審計建議,確定經濟責任,從而為整改提供導向,糾正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中發現的問題。
(三)設置量化指標
缺少量化指標,導致審計目標難以實現,審計結果不客觀、不權威。因此,施工企業工程績效考核審計中要建立量化指標。具體來講,要對不同的審計內容和審計目標,設定不同的量化指標。指標不僅要體現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更要體現效益性與經濟性,真實反映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對不同審計對象,要根據審計標準和要求的不同,實行差異化指標,確保審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以及指標的適用性。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根據指標對績效的審計結果進行分析,進行“追蹤問效”,檢驗指標達成率,確認工程項目經濟活動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實現預期經濟效益,是否達成指標要求,預算指標制定是否合理。通過對指標達成率的分析,便可了解經濟活動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并發現違規違紀線索,從而為內部治理提供可靠依據,以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力度,彌補財務管理的不足,有效發揮績效審計效能。
(四)完善績效審計制度
缺少制度支撐,績效考核審計就會缺少基礎環境,使審計工作無從下手、無法下手。因此,施工企業要積極完善績效審計制度,為績效審計工作開展提供制度支撐,使績效審計有章可循。具體來講,應結合工程財務收支特點,經濟活動規律,制定審計準則,規定審計對象、審計目的、審計流程和審計范圍,對財務收支進行科學分類,并形成書面文件,以進一步規范績效審計行為。同時,要通過制度明確審計方式、績效評價辦法,界定審計工作開展中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制度硬性約束權責,提高績效審計的規范性,避免權利集于一身情況的發生。制度制定后要反復進行實踐分析,檢驗制度的可操作性與可行性。若所制定的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無法順利實施,便只是紙上談兵。另外,為強化制度執行力,要實行嚴格的審計質量責任制、審計工作稽查制度,明確績效審計的要求,將績效審計與工作績效掛鉤,從而使相關人員自覺遵守制度要求,保障審計責任有效落實。
四、結語
目前,諸多施工企業缺乏績效審計意識,績效審計指標不合理,相關制度不完善,難以發揮審計效能。因此,施工企業應積極完善績效審計制度,實施全過程審計,以全面提升績效審計的全面性、時效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參考文獻
[1]魏平平.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績效審計指標體系的構建策略[J].審計與理財,2020(16):235-236.
[2]暴佳楠.民生類工程項目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技術與市場,2020,27(10):167-168.
[3]范文龍,鄧家樞,盧軍.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績效審計體系構建[J].工程經濟,2020,30(5):50-54.
作者:許其星 單位: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