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護理績效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六西格瑪”法(SixSigma)“六西格瑪”法常被用于護理單元的績效管理,經過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5個步驟,尋找本單元護理流程中的關鍵點將其量化,分析潛在的隱患并予以改進,降低護理風險。但在實踐中,這種管理模式要求護理管理者具備較多的相關知識;同時,由于護理工作的不確定性和特殊性,一些指標很難量化,在實施中困難較大。
2我國護理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對護理績效管理缺乏正確認識
我國醫(yī)院護理管理中雖然應用了績效管理,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只進行績效考核或者將績效考核等同于績效管理。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種手段,不能只一味要求考核目標的實現,簡單地將考核作為決定護理工作者的薪酬、升降的依據,而沒有與員工交流考核結果、制訂出績效改進的目標和措施。這將不利于護理工作者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以及科室整體護理質量的改進。
2.2護理績效管理實操性不合理
護理績效評價者由護士長或科主任擔任,這些管理者大都未經過專業(yè)的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理論缺乏、實踐經驗不足、管理技能較低,在評價中往往會出現偏松、偏緊或者趨中的傾向,造成評價結果不準確。同時,多數醫(yī)院都忽視了同事、患者及護理人員自己對其工作績效的評訂,造成考核信息來源不全面、不客觀。
2.3護理績效管理不合理
在護理績效管理實踐過程中,一些醫(yī)院總體目標、科室總體目標以及個人目標不協調統一,不能將醫(yī)院總體目標和科室目標有機融合,再層層分解到護理人員,導致護理工作中執(zhí)行不明確和超負荷工作兩種狀態(tài)并存。科學完整的績效管理過程是從制訂評價標準到執(zhí)行考核,再到績效反饋與改進。為進行有效的反饋和績效改進,管理者需要將考核結果與員工溝通交流。對于好的績效要保持,需改進的績效則要與員工一起確定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改進的步驟和措施。但在具體實踐中,很少對評估結果進行反饋,僅是“為評估而評估”,沒有起到雙向作用。另外,考核工具不夠科學合理,根據醫(yī)院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考核體系至關重要。目前許多醫(yī)療單位沒有合理選擇適合自身的考核方法,在考核標準的制訂中存在績效指標不全面,指標權重的確定不科學、不客觀的現象。很難得到準確、可信的考核結果,無法根據考核結果指導管理者開展護理管理,考核僅僅是為完成任務,失去了績效考核的意義。
3建議
3.1正確認識績效管理
對護理管理者進行系統全面的績效管理培訓,提高其績效管理水平,正確認識護理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將績效管理的內涵與精髓用于護理管理,而不只是簡單實行績效考核;使其能夠恰當識別關鍵護理行為,準確區(qū)分有效勞動和無效勞動,避免在考核過程中出現趨中、偏松或偏緊傾向、暈輪效應、近因效應、評價者個人成見等現象。
3.2完善護理績效管理的操作
在護理績效管理的操作中,要查閱相關資料、咨詢專家、與護理人員溝通,制訂全面細化的考核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指標權重,建立一套科學、客觀、公平與合理的考核體系,減小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使考核有據可依、有據可查,確保考核結果真實可信以及公平準確。
3.3完善護理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針對護理績效管理的問題,首先要根據醫(yī)院戰(zhàn)略目標設定各科室的具體目標。在護理績效管理中,使各科室明確并深刻理解醫(yī)院和護理部的總體戰(zhàn)略目標,再根據各自的情況將這一目標分解到不同科室。各科室要將其與自身目標有機結合、協調統一,使護理人員各司其職,相互合作,層層實現各級目標。其次,要及時進行績效反饋與改進。在考核結束后,要根據考核結果及時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對于患者滿意的護理內容要保持;對于需要改進的績效,制訂出改進的目標和措施。同時,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晉升等掛鉤,激發(fā)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選擇正確的考核工具。每一種考核工具都有其優(yōu)缺點,這些評價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對可能出現問題的免疫力都不一樣。因此,各醫(yī)院、科室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各種外部條件來選擇、開發(fā)適當的績效考核方法,并與全體護理人員反復溝通,要因時制宜,隨著新情況的出現不斷調整完善。
4小結
目前,在我國幾種護理管理模式并存,績效管理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管理模式和考核方法有著各自的優(yōu)缺點。我們要立足于這一現狀,直面我國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各醫(yī)院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發(fā)展,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應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全面理解護理績效管理,選擇恰當合理的考核方法,不斷提升管理者的水平,推動我國護理績效管理從摸索試探階段進入全面、科學與合理應用實施的階段,促進公立醫(yī)院的改革,提升護理質量。
作者:南銳伶 白慶琳 陳桂蘭 薛玉琴 陳英 張克霞 賈蕾 秦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