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元化教學策略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計算機類課程的特點及對計算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分析,提出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策略,不斷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旨在提高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學校、教師的“多元化”發展需求。
0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完善,國家對21世紀人才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教育體制、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也不斷適應體制的變化被提出。高校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應緊緊跟隨國家政策調整的步伐。這要求現今的教師在培養方式上由過去的“滿堂灌”到現在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的全新嘗試。高校計算機課程肩負著學生計算機能力培養的重任,計算機學科有著極強的實踐操作性,在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實現到具體的應用操作,要求上機時間能夠最大化地穩定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為了培養出更多能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計算機領域的人才,要改變舊有的教育教學方式,逐步采取多元化方法教學。多元化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1],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開發學生潛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計算機領域的新型人才。“多元化”教學體制改革要求教師、學生、學校都要做到按需發展,以滿足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需求。
1計算機教育“多元化”發展需求
1.1培養學生為“多元化”人才需求
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現代社會要求把學生培養為“多元化”人才。大學生是剛剛成年或即將成年的個體,處于成長成熟階段關鍵期,對于多元化的發展應做好適當的引導,對不同學生應有針對性進行引導。計算機專業及相關專業學生[2-3],在信息化社會工作種類多,包括需求設計、數據庫設計、系統設計、編碼設計、測試設計、維護設計等,應用領域廣,適用于不同的專業領域和行業,使得該專業學生有更廣闊的就業領域,所以培養多元化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為社會輸送不同特長的有用人才,也能夠讓學生各自發展自己的優勢。
1.2學校的“多元化”發展需求
作為應用型本科學校,為了適應新時展需要,學校應結合自身特點,不斷轉型發展提高,再結合學校生源的特點,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學生進行教學,爭取在有限的4年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有用有價值的東西,提高其自身綜合素質,展現其自身魅力,這就要求學校從大一開始,嘗試多元化教學,逐漸改善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為學校的應用型發展推波助力。
1.3教師的“多元化”發展需求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對計算機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向“多元化”發展。不僅要從知識層面進行改進,還要從教學方法上進行革新。“多元化"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多新的突破,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結合學校及社會發展需要,要求老師掌握多種技能,理論方法教學上有突破、實踐教學上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掌握最新關鍵的技術,以便對學生進行多元化教學,這樣才不會與時代脫鉤,才有能力培養多元化人才。
2“多元化”教學改革方法
在新形勢下,作為獨立學校轉型發展教學的要求,要從學生角度、課程內容角度、授課方式、實踐環節等環節進行改革。構建“多元化”教學體系[4],是學生從不同的教學實踐方式上獲得有益于自身能力發展的方法,從而實現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在理論上可以教師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快速掌握基礎知識,在引導過程中,盡可能多的向學生介紹好的學習方法,也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下時間的輔導。在課題實踐中,探索適合應用型大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引入“多元化”思想,最終目的就是明確學生個人人才計劃目標,這要求:①應組織教師對新的培養目標與要求進行深入分析與學習,理解“多元化”深刻含義,優化課程設計以及課程教學;②在學生入學時,應讓學生清晰了解自己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且每個學期都組織目標達成總結討論,以示鞭策。
2.2多元化課程體系建設
為了適應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需求以及國家及區域性新政策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應根據時代需求進行不斷調整,不斷進行課程改革,比如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基礎課程,計算機導論課程可以讓學生課下進行網絡學習考試,程序設計課程[5-6]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發展開設C語言、JAVA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Python語言等。數據庫課程注重設計,可針對不同需要的學生自由學習SQL,MySql,Oracle等語言工具,后期課程的系統設計,有WEB設計,Android設計等,可讓學生掌握入門知識后,再根據不同的愛好特長進行深入發展學習,大數據類分析也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多方面發展。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針對新的人才需求進行不斷改革,引入最新行業技術知識,不斷更新內容迎合需求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跟上時代步伐。
2.3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注重實踐性,所以要保證專業教學質量必須將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好。為了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發展,促進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革實踐教學:①不斷為學生創造新的教學場所和方法,在加強專業基礎教學的同時,作為應用型技術大學,更應該注重實踐環節的加強。學校在專業教育的過程中,注重考慮到學生未來的發展與社會企業需求的銜接作用,通過實習基地的建設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院校與企業合作,讓企業加入到院校教學里去,企業可以在參與過程中發現人才;院校也可更新課程內容,使其更符合行業需求[7];院校教師也可通過交流更新自己的實際經驗;學生可以通過企業與院校共同制定的課程內容、提供的實踐環境與教師和新的教學方式去真正融合所學知識。讓學生學習的場所具備良好的專業實習基地,這也是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的基礎;②實踐教學體系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從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實訓課程、畢業設計4個環節,讓學生不斷得到鍛煉。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的綜合發展,通過建立多元化教學實踐體系,在實驗環節進行多個知識點練習,可進行多個小項目課程設計,融合多技術、多知識點,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側重點,實訓課程大設計可多人合作,以發揮學生的不同特長,在畢業設計中學生個人融合所學知識點,其綜合運用能力可得到提升。
2.4重視能力考察,制定多元化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應將學生的個人基本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學科知識融入專業考核之中。因此,應該制定新的“多元化”考核標準,引導教師不斷根據社會需求調整教學方法,注重在教和學中引入“基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并明確自己的學習是連貫性的,課程與課程之間都有相關依賴。
3結語
結合當前社會需求及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特性,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目標,結合信息化技術發展的需求,有效運用最新的教學技術及方法,不斷把多元化的思想融入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教師、多元化教學、多元化學校中學到更多有實用價值的東西,成為一名多元化人才,踏入社會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不斷成長,成為新時代社會的建設者,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常穎.基于MOOC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軟件工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8(23):14-15.
[2]李國佳,楊喜亮,李秀芹.計算機網絡課程多元化教學與考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5(15):89-92.
[3]劉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計算機技術綜合實驗課中的探索———以“網頁制作與網站建設”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8(9):93-95.
作者:崔亞楠 胡艷華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