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經濟發展下的財稅政策選擇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逐漸進入到平穩發展時期。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明顯下降,我國經濟發展道路逐漸走向了中高速發展的調整時期。經濟新常態是在河南考察時提出的一個概念,伴隨著這一概念的提出探討,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財稅政策的選擇與思考也進一步深入。本篇文章從新常態的理念出發,對新常態的特征進行了著重分析,同時在這一理念下,對財稅政策的選擇與思考深入解讀,這一舉措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經濟發展;新常態;財稅政策;選擇
一、經濟發展新常態概念及特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粗放式高速經濟發展模式,適用于我國前期歷史階段的發展需求,但是伴隨著我國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分析,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際上金融危機的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經濟逐步衰退的外部因素影響到各個國家。我國正逐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方式逐步走向質量效率型的集約增長。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大型經濟體政策方面有所放松,近幾年來,全球經濟已經達到再平衡的狀態,但是整體低于預計水平。為了推進經濟能夠長期健康的發展,我國深入研究國際形勢與國內政策之間的關系,提出經濟新常態這一概念,降低經濟發展風險,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一)經濟新常態概念簡單來說,經濟新常態是我國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時期之后,對我國內部政策的探究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而提出來的經濟放緩的發展階段。這一全新的發展階段,是國家為了適應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重要發展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在近些年來已經從高速發展時期逐步進入中高速發展時期,其經濟發展質量也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走向科技引領的產業鏈,經濟發展逐步偏向于高新科技企業。與此同時,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創新型企業更能夠抓住市場的空白,占領市場的主導地位,創新成為各個企業競爭的優勢因素。經濟增長速度的減緩并不意味著我國經濟進入了低迷時期,相反,國家是以經濟增長為原點,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半徑,推動市場整體革新,加強市場的技術發展。事實上經濟新常態的提出也是符合我國發展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經濟高速增長發展帶來的是中國經濟的傳統競爭優勢變弱,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將不再適用,甚至面臨著許多風險。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但是產業結構卻在不斷的優化升級。創新驅動推動著我國經濟逐步走向集約的發展模式,在把握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規律的前提下,經濟新常態是未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石。
(二)經濟新常態特征在改革開放初期,國際環境利于經濟快速發展,國際產業大規模轉移、資本流動性強,這些因素推動著我國經濟跨步式發展,積極的外部環境和正確的政策引導,推動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順利實施。但是近些年來國際經濟環境的動蕩不利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同時,改革開放前期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并沒有關注其他方面的提升,這也就造成了經濟快速發展,但是環境質量每況愈下。所以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主要是從增長動力實現轉換和經濟結構實現再平衡這兩個方面展開。這兩者可以表現為多種維度的具體特征,從居民的消費模式上來看前期的消費模式主要依托于模仿型消費。而現在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走向個性化和多樣化,這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質水平,再者人們的意識也逐漸改變,其消費意識向著更美好的生活方向前進。除此之外,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依托于現代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新型技術和新型的產品逐步登上了人民生活的舞臺。比如共享單車的出現是基于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同時也符合我國人民的需求。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逐步走向高水平,一些新興企業逐步在國際上站穩腳步,比如人工智能逐步的完善。除此之外,經濟實現增長的內部驅動力不足。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同時從事農業方面的人口數量在逐步減少。為了解決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積極的促進綠色環保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降低經濟發展中的風險指數,同時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經濟平穩發展。
二、我國財稅政策的作用及意義
(一)推進經濟適度增長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著我國逐步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阻礙著我國進一步向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社會問題的不斷增加與經濟增長的需求,推動著經濟適度增長這一增長方式的出現。經濟發展新常態,實際上就是適應我國現階段出現的社會問題以及經濟發展需求所提出來的政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標相結合,確保我國的經濟增長動力逐步向創新驅動方向轉移。科技創新驅動也逐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于互聯網為主要內容的新科技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財政政策也正是通過以科學創新研發為媒介,順應科技在我國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推動經濟適度增長。
(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步提升,以工業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正逐步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邁進。第二產業中的產業結構也在加速調整,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思維逐漸為第二產業的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第二產業的產業結構逐步向中高端出發,經濟發展模式也不斷貼合著中國的發展道路。財稅政策推動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也助力我國第二產業的經濟飛速發展,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保障。
(三)推動區域平衡傳統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我國區域發展不均衡以及城鄉發展不均衡,不均衡發展往往會增加經濟發展時投入成本以及資金制約經濟發展效益。從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來看,我國東西部經濟差異較為明顯,西部地區相較于東部地區資金積累量以及外部資金引入嚴重不足,同時,我國的工業產業結構趨于飽和,產業經濟疲軟。為了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我國實行了西部大開發等政策,伴隨著相關政策,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態有所改善。我國近幾年針對城鄉發展不均衡,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措施,近幾年制定的統籌城鄉發展戰略,解決了城鄉之間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同時提出的鄉村振興計劃,推動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融合。事實上區域和城鄉不均衡的發展現狀,雖然已經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并沒有突破瓶頸。財稅政策以此為出發點,協調區域以及城鄉之間的發展狀況,推動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順利轉型。
(四)平衡結構分配近年來,在我國政策的引領下,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呈現逐步縮小的趨勢。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這一歷史階段過程中,城鄉收入不平等問題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保證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是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的難題,若分配結構失衡,則會對消費結構產生消極的影響,同時也會促使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滋生。推動城鄉平衡,最重要的是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合理化能夠有效的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因此,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財稅政策需要從收入分配再平衡的手段入手,解決該問題。
三、財稅政策選擇
(一)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選擇在經濟走向新常態的進程中,我國這一階段經濟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逐漸明朗,所以制定的財稅政策體系需要同我國經濟增長的國情結合起來。構建科學完善的財稅政策體系,能夠促進我國發展協調。根據我國十五大提出的規劃目標,應當推進政策與宏觀經濟現狀協調配合,促進財稅政策的針對性。同時,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財稅政策應當增強其面對突發問題的靈活性,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調整發展方向。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步轉向高新科技企業,經濟的發展逐步向科技發展的水平靠攏。所以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財稅支持加強力度,同時,對新興領域要加強政策扶持。為了保證經濟能夠平穩增長,我國需要創設誠信友善創新型的社會條件,建設投入產出優勢明顯,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的軟環境,能夠有效地推進經濟平穩增長。同時,財稅支持政策的落實和建立逐步走向完善,財政管理平臺逐步邁向公開化,透明化,做好管理規范統一,對重點領域的財政投入管理辦法加快落實。
(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財政選擇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中,首先要確定財稅政策的支持目標。產業結構調整不僅僅是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深化供給側改革,更是對新興產業的持續推進和培養。我國對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產業調整,實施了許多的優惠政策,例如政府采購、政府債券、稅收優惠等。政府提供的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有效地吸納資金,同時也引導人才逐步流向高新科技企業。戰略性新興企業的人才引進,有利于企業能夠在經濟新常態的狀態下立穩腳跟。
(三)推進區域平衡和結構分配的政策選擇在推進區域平衡的進程中,要根據主體功能區進行定位,發揮不同地區的地區優勢。以財稅政策為引導力量,推動區域的協調發展。同時,對于區域發展規劃要做好統籌兼顧,在均衡區域發展狀況的前提下,也要做好區域的發展工作。加強財稅政策的扶持力度,強化生態修復水平,同時要繼續加強城鎮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逐步放寬中小城市的落戶條件,在此期間保障轉移人口的基本權益。除此之外,財稅政策更應當協調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并且保證相對公平的收入分配機制。通過強化財政再分配職能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財稅政策的選擇也應當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要緊抓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我國發展的不平衡點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推進我國經濟逐步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姝昕.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19.
[2]寇福華.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
作者:魏泳峰 單位:梁山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