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城市形象,也能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節約型生態園林作為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一種園林形式,主要遵循資源的合理循環和利用原則,通過對園林建設中植物搭配、園路規劃、小品設置、建筑結構等手段的合理利用,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基于此,闡述了節約型生態園林概念的界定,并分析其景觀設計原則,對節約型生態園林具體的植物配置提出建議。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節約型生態園林,即在最少的成本和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建設具有較強功能性的生態園林,從而增加城市的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因此,相關設計人員應緊緊圍繞園林設計的實際功能性和減少成本投入及能源消耗方面展開,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使園林景觀達到以最少的人力和投資轉化為最大的城市生態及社會效益[1]。當前的典型節約型生態園林大致可分為節地、節土、節能、節材料、節水和節力6種,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的原則可以有效實現對各元素的節約,可作為設計人員設計并布置園林的實踐基礎,不斷提升節約型生態園林的設計。
1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概念界定
節約型生態園林作為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一種模式,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干擾為特點,承載著增進城市綠化、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使命”。在推動城市綠色建設的大趨勢下,節約型園林主要包含以下4條含義:1)園林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城市不斷發展下的生態環境改善需求;2)園林應充分滿足城市居民在生態環境方面的物質、精神需求;3)園林建設過程中應最大限度地加強對現有資源及能源的循環利用,控制不必要的資源占用,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4)園林建設應對其資金投入進行一定的成本控制,以有限的經濟投資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即在綜合效益方面獲取到合理的收益。對于節約型生態園林的判定,主要取決于以下3個方面:1)判定園林是否能夠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綠化環境;2)判定園林是否能為城市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情況帶來改觀,即是否在生態改善方面具有良好的功能性;3)判定園林是否具有對現有資源整合利用的特點,是否根據具體情況展開合乎時宜的建設。相關設計人員只有明確了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概念,其園林景觀設計才會不會偏離主題,設計相關的植物配置才更具實效性。
2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原則
2.1景觀性原則
節約型生態園林即便強調設計中對能源和成本的節約,但其對城市居民的綠化需求的滿足仍作為生態園林的最主要功能而不能被忽視。因而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時首先要重視設計的景觀性,即園林的協調統一性,并達成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自然融合、過渡,使園林的景觀性作用得到突顯[2]。園林的景觀設計人員要顧及對園林區域原始植物的兼容,即確保人工栽植的植物與本來生長在生態園林區域植物的形態與生長需求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統一;又要考慮到色彩上過于一致會否令園林景觀太過單調而喪失了景觀性。因此,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景觀設計中要注重園林的整體景觀效果,也要重視對每一植物的選用和配置,加強對景觀性原則的把握,是對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挑戰也是園林效果得以發揮的前提。
2.2層次性原則
生態園林設計的景觀性原則是構成園林功能的重要環節,而層次性原則便是讓園林景觀性更豐富、立體的有效途徑。園林設計與其他方向的設計不同,其既需要具有景觀節點的二維美感,還要在整體上體現出三維空間的立體與協調。這就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時注重對景觀層次的分配,避免景觀層次感缺乏而導致的景觀畫面呆板的情況發生。園林景觀層次性的體現不僅表現在相同植物和不同植物間的錯落布置,還表現在景觀整體顏色的搭配。不同植物花期不同,其花期與非花期階段的效果呈現存在較大的差別,如何讓不同花期的植物在同一年中都能保證園林景觀性的這一功能,是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設計展開的又一關鍵。對此,設計人員可采用高低不同的植物間隔種植突顯園林景觀的層次感,還需根據不同植物花期的不同特點進行植物搭配的選擇,以讓園林景觀能夠在一年四季都呈現出富有層次變化的美感,讓城市居民的環境要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減少園林植物的頻繁更換和修復。
2.3避免植物相克原則
植物的品種選擇對于園林景觀的呈現和園林的生態功能具有一定的決定性作用。1)適宜的植物間種在一處不會發生相生相克的情況,則其對于周圍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也能得到更為有效的發揮,因而科學地進行植物在園林中的配置是生態園林實現其節約性的關鍵,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在選擇植物前充分了解其生長情況,以避免植物間種效果不佳的情況出現。2)有研究表明,綠地植物的種間關系對于植物群落的演變具有較強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植物種間的競爭關系可確定園林區域植物群落未來的演變。對此,設計人員要明確植物種間競爭的內容,主要包括植物的適應能力、土壤扎根的類型、植株的大小等。3)不同植物種植在一處也會產生正相關的影響。如具有寬大葉片的植物可以為小葉植物帶來遮陰的環境效果等,其作為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需要設計人員仔細將其納入設計的考慮中。
3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植物配置策略
3.1科學規劃景觀效果
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植物配置要在植物種類方面達到合理的配置,避免植物相似程度大,景觀效果過于單一的情況出現,同時也要減少植物種類過多,造成雜亂視覺效果的現象發生。這一過程中,1)人工栽種植物與生態園林原有植物的自然融合也要被充分地納入到設計構思中,以使園林的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實現良好的融合。2)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色彩呈現和生長中的層次體現也需要設計人員予以綜合考慮。如矮小的四季灌木與相對高大的小喬木搭配,以綠色為主的素色植物與帶花的鮮艷植物搭配等,在這一過程中,園林景觀設計人員還應注意對相似植物的區別,如常見的白蘭花和白玉蘭、糖膠樹與盆架子、秋楓與重陽木、香樟和大葉樟、蘋婆與假蘋婆等,以避免實際呈現效果與設計效果的沖突。3)地方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不僅要具備足夠的綠化作用和觀賞性,還要盡量體現出地方的人文特色,因此,應多采用地方具代表特色的植物作為生態園林的景觀布置植物,可以讓居民在享受綠化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地域歸屬感,并對地方的人文建設帶來一定的促進。
3.2綜合分析植物特點
不同植物生長所需條件和所呈現的效果各不相同,所以把握不同植物的特點是優化生態園林植物配置的基礎[3]。應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排除植物間相克的情況,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并綜合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呈現效果,使園林符合綠化功能的同時對空氣的凈化和人們心情的陶冶作用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園林景觀植物可簡單劃分為觀花類、觀葉類和香氣類植物。1)觀花類植物通常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在布置時,對花期、色澤與形狀的考慮十分重要。常見的搭配有天堂鳥和美人蕉、櫻花和月季等。2)觀葉類植物的綠化作用比較突出,尤其槐屬植物遮陰效果較為良好,如廣西常見的大花黃槐、雙莢槐、臘腸樹等。3)香氣類植物包括香花植物和香葉植物,其在配置中可以增強人們的感官刺激,使生態園林不僅具有視覺上的層次感,在嗅覺上也富有層次感的體現。
3.3加強本地植物應用
考慮到節約型生態園林的節約屬性,景觀設計人員應盡量采取就近原則,加強對本地植物的種植和搭配,減少對外來植物的引進[4]。應用本地植物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本地植物比較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可降低園林后期的修復和重新種植的頻率。2)本地植物的購買成本通常較為便宜,在成本投入方面更好地體現了生態園林的節約型屬性。3)本地植物與周圍環境的銜接和過度較自然,也易符合當地城市居民的一貫審美,更有利于地方特色人文建設的開展。因而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應多將本地植物作為主要的配置植物,并將一些花果樹作為景觀樹的首選,使地方特色能夠通過視覺和嗅覺等綜合效果呈現出來,增強地方人文的建設。如廣西地區,扁桃、芒果、木菠蘿和龍眼等果樹常作為景觀樹而被納入到生態園林的建設當中[5]。
4結語
生態園林的設計并非單純地對城市綠化和園林生態功能性的滿足,其設計還應注意對資源的節約和再造,這就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厘清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概念,明確其設計原則,遵循科學規劃園林景觀效果、綜合分析配置植物特點和加強本地植物應用的配置策略下,保證園林景觀的功能性,并提升其節約性。節約型生態園林是促進城市化發展和建立人性化居住環境的重要途徑,需要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從多方面對園林的功能性、景觀性和環保性進行考慮。
參考文獻:
[1]張卓然.節約型園林建設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論析[J].環境工程,2020(07):157.
[2]施惠.節約型園林背景下木塑復合材料在景觀中的應用研究[J].塑料科技,2020(04):143-145.
[3]滕曉麗.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工程技術,2016(10):279.
[4]譚斌.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建設科技,2018(06):63-64.
[5]劉仙.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方法探討[J].現代園藝,2020,43(22):90-92.
作者:梁宇 單位:南寧市南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