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濱水休閑空間景觀設計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戶外環境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城市中如果存在一個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放松方式和休閑娛樂的空間,會成為大部分居民的選擇,濱水休閑空間就是其中的一種。本文以遼寧省沈陽市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為例,總結濱水休閑空間景觀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設計建議。
關鍵詞:城市濱水區域;濱水休閑空間;景觀環境;工業文化
隨著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戶外環境設計成為城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點。人們重視城市歷史的保護以及對自身生活環境的改善,城市濱水休閑空間對提高城市內在價值、提高人民居住環境水平、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展現城市濱水區域的文化內涵與特色風采,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1濱水休閑空間的含義
1.1濱水休閑空間的概念
濱水休閑空間指讓人們休閑活動且與城市水域連接的公共空間,是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1]。濱水休閑空間作為城市內最為珍貴的公共空間,不僅提供了親水的休閑景觀環境,同時也是傳承城市文化的媒介,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場所,增加城市的可識別性,是稀缺的城市空間資源。中國古代對“休閑”一詞的內容有所解釋,并且賦予其濃厚的文化內涵。“休閑”一般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消除身體上的疲勞,另一方面是給予精神上的慰藉。“人倚木而休”體現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修養,使人與自然合為一體。本文所討論的濱水休閑空間,是以休憩為主要活動的空間區域,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閑空間,不僅改善了沈陽的城市景觀環境,也為市民提供了富有活力的休閑空間。
1.2濱水休閑空間的類型
1.2.1開放空間城市中的開放空間是保存自然景觀的區域,是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處的區域,可分為點、線、面三種空間形式,并且遵循生態性原則和可達性原則[2]。
1.2.2堤岸空間堤岸空間是陸地和水體的邊界線,是帶狀空間,以景觀綠化、景觀設施為其空間要素,具有特殊的歷史脈絡與可識別性,是賦予城市靈魂的濱水空間。
1.2.3公共綠地公共綠地是指城市中的公園、歷史風景區、休閑服務綠地等。城市中帶狀、塊狀的綠地或街旁的公共綠地,具有連續性、通透性等特點,能夠提升環境品質,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
1.3濱水休閑空間的構成要素
濱水休閑空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公共的開放空間,是人們在城市中與自然接觸的公共活動區域,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由于濱水空間的復雜性和景觀的多樣性,其具備多種空間構成因素和景觀構成因素。①自然景觀要素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氣候類型以及綠色植被。這些因素受人為干擾的可能性較小,在景觀設計中較為重要,應該著重考慮。②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是指人工設施。包括人工構建的休息設施、路燈路牌、道路綠化以及景觀小品等人工景觀,滿足了人們的活動需求,也豐富了濱水區的景觀環境,起到了美化城市景觀的作用。③人文景觀要素指文化景觀。體現該地區的文化內涵,為濱水休閑空間注入靈魂,強調對景觀、建筑或是空間格局立體化的呈現與發展,包括歷史文脈、傳統習俗、藝術文化等。集中體現了城市的文化價值并合理地融入當地生活氣息,增強城市濱水空間的可識別性,展現出不同地區濱水休閑空間的個性與獨特魅力。
2空間景觀的不足之處
2.1親水性及安全性不足
目前,衛工明渠的親水性功能不夠完善,空間設計缺乏人與水之間的互動性,存在距離感。安全性上也有待提升,沿水岸沒有安全設施,缺乏安全性。
2.2缺乏地域文化特征
沈陽市鐵西區的工業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衛工明渠濱水休閑區域內體現文化特征的景觀較少,沒有充分展示出地域文化與歷史記憶。雕塑景觀過于單一,文化建設較為薄弱,缺乏主題性,使得濱水空間的可識別性較弱。
2.3植物造景需提升
據調研統計,衛工明渠沿線的植物種類較少,植物搭配也較為單一,且種植不均。部分區域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在外。缺少植物小景調動空間氣氛,植物造景設計的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以及文化性不足,層次搭配較弱,影響衛工明渠濱水休閑景觀環境。
2.4設施的人性化設計不足
衛工明渠濱水空間部分設施需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第一,損壞或老舊的設施要及時進行改進、維修。第二,衛工明渠休閑空間的座椅造型缺乏設計感,且數量不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垃圾箱分布不合理且間隔距離較遠,不方便人們使用,且沒有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第四,衛工明渠沿水道路上安全設施、指示牌較少,缺少人性化設計,同時分布距離不均勻,造型單一缺乏審美高度。第五,公共衛生間的設置不足,休閑空間需要考慮為長時間活動的人群解決生理需求問題。保護濱水景觀環境,滲透人性化設計理念,使公共空間的配套服務設施更加完善。
3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優化設計建議
3.1融入沈陽鐵西的工業文化特色
在濱水空間設計中融入歷史文化記憶,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特點,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使城市的發展形態體現對歷史文化的延續(如圖1)。可以通過不同的傳播載體展現濱水休閑空間的文化特色,如公共藝術裝置、景觀墻、雕塑小品等。在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設計中融入工業元素,依托沈陽鐵西區的工業文化底蘊,體現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對工業文化的傳承,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3.2加強濱水休閑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的人性化設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首先,在空間設計上,不同的活動空間應搭配不同的環境色彩,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也豐富了濱水休閑空間的環境氛圍。其次,在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的配套服務設施上,選用材料應考慮北方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注重環境保護以及無障礙設施的設計,通過更加人性化的設計,照顧特殊人群,為城市創造實用美觀且溫暖舒適的濱水休閑空間[3]。再次,注重安全性,根據沈陽市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地面鋪裝材料,沿水道路需設置安全防護欄等保護措施,以免發生意外。最后,在設計中重視人的感情需求,滿足使用者對功能實用性和心理情感上的雙重需求,體現出人與設計的融合,塑造以人為本的濱水休閑景觀環境[4]。
3.3加強濱水休閑空間的親水性設計
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的設計改造應注重濱水空間親水性、近水性,打造生態型的濱水休閑景觀。同時進行具有創造性的濱水空間照明設計,通過衛工明渠的濱水景觀提升沈陽市夜晚的視覺形象[5]。
3.4完善生態景觀建設
完善生態景觀建設,把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打造成一個城市綠色景觀帶。通過針對性的局部調研發現,衛工明渠的生態景觀建設仍需完善。可在濱水道路旁增加植物配置,通過植物形態、色彩、體量和構圖比例等設計要素,使植物配置更加協調,創造出較強的視覺效果,美化景觀環境,活躍空間氛圍。再把不同種類的花卉和綠植組合在一起,在整體空間中產生豐富的形態美,體現衛工明渠濱水休閑景觀的特色,展現出獨一無二的美學價值[6]。
4結論
衛工明渠是屬于沈陽鐵西人的獨特城市記憶,如今的衛工明渠既是沈陽的一條景觀河,也是周圍居民休閑散步、活動健身的好去處。通過對衛工明渠濱水休閑空間的人性化的改造設計,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人們的親水體驗,為人們創造出舒適、優美、人性化的城市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暢.景觀都市主義視角下城市公共濱水區景觀設計研究:以鄭州市西流湖濱水帶為例[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8.
[2]陳心宇.活力提升視角下的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研究:以自貢市富順縣沱江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為例[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9.
[3]張金生.寒地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大慶黎明河為例[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4]馮瑩.基于生態理念的城市濱水空間活力營造初探[D].南京:東南大學,2016.
[5]冼寧,趙芮興.對現代城市濱水公園景觀設計的初探[J].設計,2015(13):125-126.
[6]姜雨薇.北方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15.
作者:陳秋羽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設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