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不同養老場所的景觀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不同的養老模式下,康復景觀如何建設?園藝療法如何運用?結合案例分析養老場所服務客群與康復景觀設計的關系。同時,提出應關注對療愈植物的研究,以及加強對療愈花園的功能引導,實現療愈的目的。
關鍵詞:養老模式;康復景觀;園藝療法
1背景
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養老問題日益嚴峻。以上海市為例,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已達到503.28萬人,占戶籍總人口34.4%;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81.67萬人,占戶籍總人口5.6%。我國提出了“9073”的養老模式,即90%老年人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政府高度重視社會養老服務業,指明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多家房企及時轉型和創新,聯手醫院、高校進軍養老服務業,如萬科的鄰里式養老;綠地的康養居酒店;復星則同時運營星堡、星健、蜂鄰3個品牌,形成行業閉環。
2康復景觀發展現狀
隨著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適老化居住環境設計日益受到重視。適老化設計,不僅包括對室內設施的智能、宜居研發,還在室外環境美化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養生、康復理念。事實上,大部分園林景觀對人們的健康有所助益。康復景觀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于美國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發展[1]。近10年來在我國逐漸得到認可。康復景觀是將“景觀”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人們接觸環境,環境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產生積極影響。目前,我國興建的養老社區、養老院等配套設施,在適老化設計方面,景觀設計師嘗試從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角度出發,對建筑外部環境的空間布局、設施布置、植物搭配等進行精心設計,為老人營建能夠恢復或保持身體健康、關懷精神世界的環境,而不是局限于室外景觀帶給人們的視覺享受。
3基于不同養老模式下的康復景觀
康復景觀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依據康養景觀所處的場所不同分為療養院外部環境、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的康復景觀等;也可以依據針對的康復人群不同分為認知障礙長者、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景觀等。通過對養老場所進行調研,對全齡化頤養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旅游度假酒店康養等服務模式下的康復景觀設計進行比較。
3.1全齡化頤養社區養老
全齡是指包含全年齡段人口,即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全齡化頤養社區整合了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配置一定規模的持有經營的養老服務設施,可以提供日托、醫療、保健等服務。眾所周知,再周到細致的養老服務也取代不了家人的陪伴和關懷。區別于老年社區,在全齡化頤養社區里,身體較健康或輕度失能老人不用脫離家庭成員的陪伴,同時享受便利的專業醫療照護。另外,全齡化的社區設施能夠動態滿足年齡不斷增長的人們各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從而真正實現一次置業百年住宅。這種模式的產品在景觀設計之初,就將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考慮進去,如組團建筑間用風雨連廊銜接,設置無障礙通道和全齡戶外活動設施、配置無毒無害且觀賞藥用價值較高的植物,形成自然舒適、健康養生的園林環境。
3.2機構養老
針對中后期失智、失能老人,在家里缺乏專業醫療照護,選擇養老機構,可以獲得日常起居、文化娛樂、精神心理等服務,更重要的是及時獲得專業的醫療保健、康復護理、健康檢查、疾病診治、臨終關懷等[2]服務。長久以來,養老院、福利院的建設更注重室內空間設施布置,室外景觀常常按普通花園設計。隨著日益提升的需求,福利院迫切需要轉型和創新。景觀規劃根據福利院的醫護特色,通過設置室外健身步道、開心果園、療愈花園等,吸引老人走進自然,參與花園中的活動和交流,使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治療。
3.3旅游度假酒店康養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部分健康活力老人、輕度失能老人熱衷于中短期旅游度假,以擺脫惡劣天氣或兒孫束縛,康養酒店應運而生。利用舒適的氣候、怡人的環境、便利的交通、科學的療養,管家式服務,滿足老人異地度假,又不能長期離開子女的需求。康養酒店內醫療養護服務人員來自專業醫療系統,持有專業護理資質,定期為老人記錄體征指標、健康養生指導并可適當介入治療。康養酒店常選址在風景宜人的旅游區,自然資源豐富,景觀設計時依托環境,注重借景,將酒店景觀融入周邊自然環境,園林布局以功能為導向,結合場地打造社交花園、康體花園、露臺花園等室外社交環境,增設人文景觀、適老化設施,營造親切的園林環境。
4案例分析
4.1老年福利院
作為專業認知癥照護機構,專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認知癥等認知障礙患者提供生活照料、認知訓練等服務。其中,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已然成為繼心臟病、腫瘤和中風之后,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3]。科研人員通過對認知癥的大量研究,認為空間環境是重要的干預手段之一[4]。療愈性環境可以對老人產生積極的干預作用,幫助老人減輕精神行為癥狀,延緩病癥發展。在景觀布局上,設計師嘗試運用園藝療法建設療愈花園,利用患者親近自然的機會,通過植物的色、香、味等刺激患者的感官,活躍患者的感知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從而延緩疾病的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設計師對場地進行功能分區,在項目的入口夾道布置花鏡,以紫色系花卉如薰衣草、馬鞭草為主,形成舒緩、安神的視覺花園;嗅覺區選用桂花、薄荷等芳香植物;觸覺區利用不同質感的植物和卵石鋪地,意在充分激發老人的感官體驗;味覺區種植瓜果蔬菜,護理員鼓勵老人進行力所能及的勞作,勾起老人對往事的回憶。除了感官花園,還針對認知癥患者種植紫丁香、薄荷等具有正向影響的植物。設置動植物照顧區,鼓勵老人參與澆水、采摘等,延緩老人的身體機能退化。同時,護理人員由于長期與思維貧乏、言語單調的患者同處,要承受較大心理壓力,從而容易導致焦慮、抑郁、情緒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療愈花園能夠幫助醫護人員緩解壓力,讓他們快速調整情緒,更專注地投入照護工作中。
4.2全齡頤養社區
在社區內人車分流,設置無障礙通道,方便老人安全出行;考慮到老人多處于孤獨的心理,宅間營造多個不同主題的小花園,布置廊架、座椅等休憩設施,形成富有文化氣質的交流場所。在老年公寓的后花園設置風雨連廊,全天候方便老人到室外活動。采用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布置假山疊水,種植鄉土植物,植物豐富的季相變化、生機勃勃的長勢,可使老年人從心理上得到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花園局部區域配置外療型藥用地被植物,如洋甘菊、礬根等,可以對老年人的身體起到保健作用。
4.3康養酒店
采用旅游度假酒店模式,酒店內設中醫理療場所,由專業中醫為老人把脈針灸,提供健康咨詢,普及健康科學知識。酒店設置康養花園和露臺花園,景觀設計將老年人安全防護擺在首位,適老化細節包括輪椅港灣、防眩照明、靠背座椅等;呼應中醫理療的主題,植物注重有益健康的品種;在老人就餐、休息的區域設置落地窗,景觀設計注重室內外空間的延續,將花園美景引入室內;借助酒店周邊環境資源,有室內運動場館以及室外全齡活動場地,包括環形跑道、羽毛球場、小型籃球場等,凸顯“運動養身,一種快樂健康的養老方式”的設計理念。
5康復景觀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康復景觀的設計建造,與現代醫學的結合,必將成為行業中的熱門。目前,對康復景觀的理論研究偏多,實際在養老場所中落地的并不多。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問題如下:
5.1藥用植物品種的研究
中國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在療愈花園中種植藥用植物,為客戶提供具有園藝療效的休憩場所,舒緩情緒、強身益壽,已得到人們認可。如何選擇與配置植物成為康復景觀設計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如何根據場地使用者的特殊性與敏感性,將植物習性與人文關懷融入到設計中,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作用,打造兼具審美與保健功能的植物景觀,是景觀設計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以認知癥療愈花園為例,國外有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如金斯山豐盛生命中心花園、新加坡海特拉巴路康養花園等,然而案例針對認知癥的療愈植物品種不多,且在國內大多數區域不適生。園藝工作者應該與醫藥工作者合作,利用我國豐富的植物資源,加快對植物的藥用習性研究,提供療愈植物名錄,為療愈花園的發展提供基石。
5.2療愈花園的功能實現引導
療愈花園對患者具有減輕壓力、緩解癥狀、改善精神狀態、促進交流等作用。同時,對健康、亞健康人群具有促進身心健康等作用。如何有效發揮療愈花園的功能是景觀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問題。花園設計不僅要滿足安全、人性化功能需要,還應隨老年人的需求變化,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室外景觀環境。例如,在開心菜園開辟老人認養區,立牌記錄老人修剪、采摘等活動,提醒和鼓勵老人持之以恒;景觀工作者、醫護人員與運營工作者合作,定期組織老人展示、售賣勞動成果等園藝活動,鼓勵老人老有所為,吸引更多的老人參與其中,既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助力養老場所的景觀創新,使康復景觀真正為老人所用。
參考文獻:
[1]王曉博.康復景觀設[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2]蔣亞莉.探索中國特色的養老地產模式———淺談三種可持續發展的養老地產模式[J].理想空間:65養老設施規劃,2015(03):16-19.
[3]范馨月.老年癡呆癥患者康復花園設計策略研究[M].重慶:西南大學,2016(5).
[4]黃筱珍.從康復花園到健康景觀———基于健康理念的城市景觀設計[J].民營科技,2008(1):155-156.
作者:夏惠玲 單位:上海臨港恒益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