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村落景觀提升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城市中的人們更加向往悠閑自得的農村生活,農村獨有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前來體驗鄉村生活。陜南地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質樸的傳統文化特征,如果能夠通過景觀的合理規劃讓更多的人對陜南地區的文化和景色產生興趣,將會更有利于村落的發展,也有利于當地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陜南地區的村落景觀應當充分發揮當地的特色,進行合理規劃安排,讓景觀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喜愛。
關鍵詞:陜南地區;村落景觀;設計規劃
一、前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規模14億人,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多人,農村貧困人口逐年減少,城鎮常住人口每年增加上千萬,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由于經濟的發展,農村出現城鎮化趨勢,傳統的農村正在轉變,一些村落景觀在這個過程中受到了破壞,村落數量有所減少,自然景觀收到破壞,另外,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的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很多村落中的年輕人為了尋求更高水平的經濟生活會到沿海地區進行打工,村落當中的年輕人勞動力大量流失,只剩下留守在鄉村中的老人做農活,同時留在村落里的還有兒童和婦女,這樣就造成了村落中的勞動力大量減少,而村落中的老人環保意識并不強烈,他們依舊沿襲老套的生產工作,其中一些作業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保護環境的政策背景,這些方法可能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也可能并不適用于村落景觀的提升,與此同時,勞動力的減少也會導致生產效率的降低,農田因為缺乏勞動力而被閑置造成了不合理的資源配置,土地的使用潛能也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另外,我國的鄉村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鄉村的某些景觀和村落可以展現出當地人淳樸的風情。如果鄉村的村落景觀遭到破壞將會不利于文化的傳承,也不利于文化的傳播。有的村落雖然發展比較落后,但是保留了一些建筑風格,這些建筑可以給后來人一些啟發,讓更多的人汲取其中的精華部分,將其運用到現代建筑的設計中去,村落的傳統習俗也可以為研究和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提供幫助。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經濟的發展在帶來一系列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環境遭到污染,村落景觀受到人為破壞,保護村落不受外界干擾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陜南地區村落景觀現狀分析
1.政策背景分析。主席曾經指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們應當加大對村落景觀的保護,應當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以保護優先,修復為主,讓生態更加宜居,讓環境更加美好,將土地和村落傳承給子孫后代,構建起和諧美麗的綠色家園。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保護村落的觀念,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努力提升村落景觀,尋求村落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的發展,同時也要盡可能保留村落的原始風貌,建設美麗的新家園。黨的報告中指出,我國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建設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際上是生產,生態,文化等多個方面相互結合的系統工程。由于村落形成較早,歷史底蘊豐富,村落所蘊含的文化是非常豐富的,在生態方面,村落的景觀自然且美麗,是展示大自然魅力的窗口。政府正在實施一系列政策提高農村的治理水平,改善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鄉村自然景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人文背景分析。山南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活躍和多元的文化環境,陜南地區文化融合了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等等,各個區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陜南文化。這些文化不僅能夠體現在當地村落景觀的設計特點中,也可以體現在當地居民的民俗和傳統文化當中。3.地理位置分析。陜南地區北靠秦嶺,南倚巴山,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是地理上的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同時也是連接西北、華北、華中與西南地區的重要樞紐。陜南地區的村落分布較為廣泛,一些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區,一些分布在高山地區,這些不同地區的村落發展水平也有差異,因此發展的措施也應當有所不同。在陜南地區的平原和盆地部分,由于地理環境比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導致村落的規模比較大,人員較為密集,但是由于過多人居住,社會發展也比較快,城市化趨勢較為明顯,導致村落受到的破壞也比較大。而在高山地段,由于自然環境條件有限,生活不方便所以導致人員稀疏,發展也比較緩慢,也正是因為這樣,該地區的村落保存較為完整。多數傳統的村落主要分布在平地和丘陵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資源較為豐富,適宜人們生活,因此村落數量也比較多,對于村落的保護,應當根據當地的村落景觀現狀采取相應的措施,針對當地的人文歷史特點和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的進行開發和保護。
三、陜南地區村落景觀提升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許多在城市當中生活的人們已經不滿于城市的高樓大廈,傾向于尋求更加自然和美麗的鄉村生活,年輕人在城市當中快節奏的生活條件下壓力劇增,他們在節假日期間更愿意去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地區體驗慢節奏的生活。與此同時,人們的審美意識也越來越強烈,這對于村落景觀的提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追求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和改進,還要照顧人們的審美理念,同時也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響應國家對于保護鄉村自然環境的要求。因此,針對陜南地區村落景觀的現狀,可以采取以下幾種途徑進行景觀的提升:1.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發揮地方特色作者:單位: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特征,陜南地區的文化習俗是獨一無二的,另外,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個地區的農業產業和生態環境也有所不同,村落的分布和特征也會有區別。村落景觀的提升應當基于這些獨有的優勢,充分利用村落的特征進行發展,從而讓當地的村落擁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殊標記,讓當地的村落景觀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村落景觀的提升需要政府和當地居民的共同參與,由于村落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在進行村落景觀的提升和改造的過程當中應當充分發揮當地村落的歷史文化特征和自然景觀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提升和改進。建設美麗的村落景觀應當結合當地村落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從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當中尋求創意,進行村落景觀的改進。2.尋求傳統文化與村落景觀的結合作者:單位:傳統文化是地區民俗民風形成的基礎,村落景觀應當與當地的傳統文化適當結合起來,由于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接觸到的外來文化形式多種多樣,許多年輕人沉浸在外來文化的熏陶中,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發展,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全體中國人的責任,如果能夠通過村落景觀展現中華優秀的文化底蘊,將會取得更好的協同效果。陜南地區屬于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陜南地區體現出質樸穩健的特征,在表現形式上,歌舞和音樂是其文化的主要形式,陜南地區具有優秀的戲劇文化特色,可以利用這個優勢設計戲劇文化特色景觀,豐富當地的文化色彩,陜南地區以漁獵文化作為突出的特點,推崇道義,信奉儒家文化,向往自由。在進行村落景觀的規劃和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陜南地區的歷史文化,探索陜南地區獨具特色的魅力,可以將當地一些特色的民俗習慣融合到景觀的規劃中,可以設計一些地域文化展覽館,弘揚積極的地域文化,也可以舉行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前來旅游的人們感受到淳樸的民俗風情,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3.充分發揮旅游資源,改善旅游現狀作者:單位:村落景觀的提升應該更多的反映當地的地域特色,通過發展當地的旅游業可以促進當地鄉村的發展。農業是鄉村的主要產業,生態保護是國家對于農業發展的要求,鄉村振興的最根本目標是讓廣大的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的生活條件,而農民最擅長的工作就是農活,創造富裕的生活條件也需要農業的大力發展,因此發展村落的景觀就必然離不開與農業的結合。傳統的村落可以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征發展生態農業。通過進行景觀的規劃和布局,也可以將當地的農業發展與旅游業相結合起來。使得當地的旅游業發展更加具有特色,吸引大批的游客進行觀光和游覽。也可以提供途徑讓前來旅游的人們參與到當地的農業生產過程中,體會當地的特色,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可以感受農業生產的樂趣,享受屬于農村的慢節奏生活。另外,村落中的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也可以通過適當翻新改為傳統民宿,讓人們體會到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
四、結語
陜南地區村落景觀的規劃提升需要當地居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人應當看到鄉村旅游的前景,及時采取措施推進當地的旅游活動的開展。村落景觀的提升應當結合當地的特色進行強化和改進,從而確保陜南地區的文化得到弘揚和發展,使得陜南地區的村落景觀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參考文獻:
[1]郭貼鳴.皖北鄉村景觀現狀特征及提升路徑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9.
[2]甘曉璟.桂北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再生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
作者:盧淵 舒心怡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