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別墅花園景觀設計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居住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開始注重舒適放松的生活方式,于是衍生了更多的服務群體,如別墅花園、酒店、度假山莊等。為了給人們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本課題以新中式風格為主題對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進行設計,通過結合新中式園林自然、簡樸的特點,將水、石、沙、植物這些元素融合在景觀中,使室內外景觀融合,形成呼應,為人們提供一個感受自然、放松享受的空間環境。
關鍵詞:馨園專家別墅花園;庭院;景觀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生存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舒適的人居環境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空間,因此各種綜合性的休閑娛樂服務設施也應運而生,庭院別墅區作為休閑娛樂的配套設施之一,也因此發展壯大[1]。現如今,隨著教育的發展,其配套設施也應運而生,校園用地日益合理規范。為了給到校參觀學習的專家學者營造更好的交流休息環境,專家別墅區應運而生。
1課題概述
1.1研究背景
馨園專家別墅位于鄭州科技學院校內,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新中式園林源于自然,匠心獨運并且有著清幽恬靜、寧靜素雅的特點,也有追求一種遠離塵世,超凡脫俗的境界,處處透露著禪宗的思想。本課題選擇鄭州科技學院為設計基地,通過結合此地的自然環境,打造一處供專家們休閑、放松、工作、娛樂的空間環境。
1.2課題來源
盡管目前庭院別墅區的發展已趨向于成熟,但在對庭院別墅區設計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發現目前大多只針對建筑、功能設計方面,而對庭院別墅區周邊環境景觀要素的探討較少,未形成體系[2]。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韓光煦的《庭院別墅區及環境設計》和黃幸的《困境中住區庭院別墅區的建筑學反思》,在庭院別墅區環境、建筑方面做了相關研究,如針對場地的規劃布局、建筑功能、交通流線、空間劃分等方面的分析,但對建筑與環境、自然條件、主要受眾群體的行為規律與活動需求仍欠缺考慮。1969年,日本東洋大學璣村英一教授提出第三空間理論,休閑場所成為除居住空間和產業空間之外的第三空間,而庭院別墅區空間就是其中之一。國外的庭院別墅區設計最早發展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后來慢慢被普及,現在已經發展為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在設計時既要求滿足安全、舒適、衛生、宜人的功能,又要求其功能與環境景觀要素相融合,達到整體環境的綜合性與通用性。如英國的庭院別墅區,它屬于康樂建筑類型,是集康體、休閑、聯誼于一體的場所,在滿足功能的同時,還融于環境中[3]。結合低碳環保的理念,將新中式園林的設計要素合理的應用到景觀設計中,并打造極簡主義的禪意空間[4]。
1.3研究目的及意義
查閱新中式園林的發展歷史與階段變化,了解新中式園林的主要表現形式并進行整理,作為理論參考資料。對馨園專家別墅花園設計基地的自然環境與場地環境進行實地調研,了解設計現狀,作為現實參考依據[5]。將中式園林和新中式園林對比,找出各自的風格特色,提取設計元素,用于設計中。結合前期收集的資料以及設計主題,選用國內少見的新中式園林為切入點進行設計,并將室外景觀移步室內,達到內外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設計效果。結合低碳環保的理念,將新中式園林的設計要素合理的應用到景觀設計中,并打造極簡主義的禪意空間[6]。
2設計過程
2.1前期調研
該項目位于鄭州科技學院校內,依山而建,風景優美,臨市中心僅10km,生態怡人,地貌平坦,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本案設計中的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設計,它是供到校學習參觀的專家學者居住、休閑的地方。
2.2設計分析
本設計運用“以人為本,構建生態和諧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的設計理念,利用地形、地理、山石、水體、植物等構成植物景觀。將建筑置于園林之中,與植物融為一體,達到與自然合二為一、融為一體的效果,實現與自然景觀和諧共處。融入低碳、環保、綠色的理念,結合新中式園林的特點劃分庭院布局、規劃人流動線、配置植物景觀等,并保持室內、室外景觀的相互統一,相互呼應[7]。
2.3設計理念
本次設計為園林景觀類型的設計說明,以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的庭院以及公共區域為設計對象,在不破壞原有生態景觀的前提條件下,對項目場地進行設計,希望建設一個符合生態原則的標準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設計。先對原有項目場地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包括對原有項目場地的土壤狀況、植被情況、人文水利基礎等,最終得出大面積的運用植被、花卉建設一個生態型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設計的大致規劃思路[8]。
3方案設計
3.1總體規劃設計
在本案設計中,空間功能劃分為居住區、娛樂區、休息區。本案的特點在于用景觀設計描繪出一幅浪漫的油畫畫卷,讓到校學習參觀的專家學者身臨其境地感受“穿越”到童話世界中,仿佛回到最純凈的童年時光的幻想。地塊邊界使用綠籬墻隔斷,美觀的同時保證私人花園的私密性,使整體構圖更加美觀,特設富有神秘氣息花園迷宮起到為整體設計畫龍點睛的作用。
3.2功能分區設計
本案將項目場地劃分為居住區、廣場區、休閑區幾個主要板塊。3.2.1休閑區。設置休閑座椅、戶外運動設施場地及休閑小憩場地,是體驗戶外互動休閑以及運動休閑的主要區域。3.2.2居住區。將周邊景觀融入建筑之中,使庭院如花園般夢幻,真正成為花園景觀,居住其中不僅能放松身心,更能與自然合二為一,親近自然,周邊環境也相對封閉,較為安靜,適宜居住。3.2.3廣場區。是整個設計中最具特色的區域,將植物景觀與娛樂相融,打造具有簡約氛圍的四季花園,在極具趣味觀景的同時起到各區域的銜接過渡作用。
3.3交通路線設計
馨園專家別墅花園庭院的道路包圍著主體建筑,貫穿三面景觀,通過適當搭配可以讓人耳目一新;同時,通過這種布置方式,也可以在滿足美觀的同時延伸園路的景觀視覺[9]。將建筑置于自然景觀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空間意境,實現與自然相和諧。融入低碳、環保、綠色的理念,結合新中式園林的特點劃分庭院布局、規劃人流動線、配置植物景觀等,并保持室內、室外景觀的相互統一,相互呼應[10]。
3.4植物配置設計
本設計在植物配置上選擇了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植物,如香樟、櫻花、棕櫚、桂花、小桂花以及芭蕉樹,通過喬、灌、木、草、花相結合的模式,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景觀,為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增添了綠色生機與活力,給人以視覺美和心理上的舒適享受[11]。如本案設計中的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它是供專家學者居住、休閑的地方,而場地中的休閑平地供到訪專家學者們休息,屬于休息區。雖然功能劃分不同,但均能為到訪專家學者提供方便和樂趣。本次設計為園林景觀類型的設計說明,以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為設計對象,學校對本次設計規劃期待很高,希望在不破壞原有生態景觀的前提條件下,對項目場地進行改造和設計,希望建設一個符合生態原則的標準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12]。筆者采納了學校導師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專家學者的需求,先對原有項目場地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包括對原有項目場地的土壤狀況、植被情況、人文水利基礎等,最終得出大面積的運用植被建設一個生態型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的大致規劃思路。本案的公共園林空間植物配置將經濟性原則和美觀原則結合起來,選取茶梅球、八仙花、金桂、美女櫻、紫鵑、春鵑、垂絲海棠、月見草、合歡、白玉蘭、紅楓、杜英、小葉梔子等,成本投入低廉,在后期的養育管理過程中易于栽培,成活率高,形成的景觀效果好、省時省力、省錢省心的經濟高效園林植物,這也是從長遠的方向考慮[13]。公共園林空間用棕櫚、蘇鐵為主,配合小葉黃楊、茶梅球、八仙花,加上幾株紫薇、金桂加以粉飾,使整個景觀色彩層次分明。
3.5景觀節點設計
本設計中共有3處主要景觀,分別是水景、廊道、噴泉,其中,水景部分是設計亮點,通過將周邊潮白河的水引入到馨園專家別墅花園庭院中,并利用植物、燈光、園林小品等與水體的組合模式,可以形成馨園專家別墅花園庭院內多視線、全天候的標志性特色景觀。馨園專家別墅花園的創新點主要集中在內部空間的水景建造上。在形狀上近似橢圓形的空間輪廓線上,采用自然駁岸處理,在空間之上,連通兩側道路或連通景觀綠地,設計了虹橋。形似彎弓跨于溪谷溝壑之上,功能滿足了交通環道的要求,形成優美的景觀。在橋與橋相接的地方設計親水平臺和亭子。亭是中國園林的經典造景元素,立于亭中,既能欣賞風景,也能成為風景[14]。本案設計了幾組亭子,有立于泳池之上的現代形式竹亭,泳池被曲水流觴三面環繞。在水邊的木質親水平臺上設置遮陽傘,傘下設休閑躺椅,供到訪專家學者們休憩。陽光透過花草、格柵映在臉上忘卻世外瑣事,只聞長影扶琴。另外,在水池的中央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這樣在炎炎的夏日會給人帶來無盡的清涼之感。在城市公共園林空間景觀建設之中,園林小品與整體景觀環境結合起來往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馨園專家別墅庭院景觀配置著重點從人的需求方向出發,以人性為核心,以人文精神為樞紐,建立人性化的設計方式。在正式定稿之前,筆者將此次設計中的兩個重點景觀進行了草圖繪制,模擬了一個大概的設計想法。草圖是腦海中想象的文化大致面貌,馨園專家別墅庭院景觀中心以水景、石景石作為視線的交匯點。休閑平地的鋪裝用方塊形的板巖,馨園專家別墅庭院景觀邊緣采取自然駁岸的方式,達到自然和生態的效果[15]。本案中的園林小品主要是到訪專家學者休息、參觀、休閑所需而設計的,具有生活樂趣和休息樂趣。園林小品種類不多,但是裝飾性效果極佳。本案中的園林小品體態輕巧、造型獨特、富含藝術氣息,以各種形式分布在公共園林空間綠地之中,有供休息的小品,包括各種造型的椅子、桌子、遮陽傘和親水亭、親水平臺等;有裝飾性小品,例如拱形鐵藝花架、噴泉雕塑、景觀噴泉等;有結合照明的小品,包括花壇之中的園燈和彩燈等;還有起保護作用的欄桿、格子垣、花壇綠地的邊緣裝飾等。
4總結
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在形式上與城市建設中的園林植物、園林小品、園林道路和建筑物結合一起,共建城市美好家園。隨著時代的發展,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的環境優化可以從生態、環保、經濟、高效的角度考慮,充分發揮植物應有的作用和展示潛在的實力,使它真正成為花園別墅景觀的代表,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獨具一格的馨園專家別墅花園景觀。
參考文獻
[1]王大海.南昌市居住區植物配置景觀效益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1.
[2]劉偉.長沙市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調查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0.
[3]歐亞麗.城市生態型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4]王勇.景觀藝術在居住區綠化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3).
[5]〔日〕枡野俊明,著.康恒,譯.日本造園心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作者:王辰壘 單位:鄭州科技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