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校中,學生黨員的培養是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作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建設好共產黨未來先鋒力量就要依靠學生黨員們的努力。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培養高校學生黨員是為黨組織注入新鮮的血液重要人才來源,但這些學生黨員該如何進行管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黨員存在的問題,原因并探究解決方案,更好地對高校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
[關鍵詞]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問題;原因;對策
高校學生黨員的培養與教育工作一直是校黨組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高素質的青年學生的聚集地,集合了一批批有各色專業特長的學生,是選拔優秀干部及學生黨員的重要場所。另外,全球化的發展潮流下,機遇與挑戰并存,培養下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培養怎樣的接班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不能照搬照抄非學生黨員的管理方式,必須結合學生黨員個性鮮明、有良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創新辦法,找出適合高校大學生黨員的一套管理體系。
一、存在于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要改進之處。尤其是今年來,隨著90后成為大學生的主體,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各種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方式也應創新辦法,不斷完善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體制。
(一)學生黨員自我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黨和中國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少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不夠高,對自身教育認識不足。在高校中,絕大部分學生黨員都掌握了良好的黨的理論知識,保持著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師生中樹立良好的帶頭人形象。但也存在有的大學生入黨后人存在黨性意識淡薄、組織觀念性不強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組織上雖然先入了黨,但思想上未真正入黨。有些學生黨員甚至認為提交入黨申請書后,每次考試通過,走完發展程序就算入黨了。大學生黨員首先應端正入黨動機。入黨是光榮地,但不應將它作為為政治道路鋪路的墊腳石和增加就業機會的籌碼,而對于黨的理論、路線、宗旨理解不深,沒能真正從思想上入黨。正確的入黨動機是經受組織考驗的基石。因為有了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不利因素,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二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有些學生黨員存在入黨前為了使自身思想行為符合入黨標準注重自身,入黨后就松了口氣的錯誤思想;有些大學生黨員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思想;甚至有些預備黨員認為預備期只是一種形式,不重視在預備期間自我修養的提升。他們認為從預備黨員到正式黨員,只要預備期滿,就可轉正。只要踏進了黨的大門,政治上就有了保護傘,開始逐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三是學習上重專業知識輕自我修養提升。有些學生黨員一味埋頭學習專業知識,不注重自身黨的有關知識水平的提高,對周圍的人和事的關心減少了,這樣使自己周圍缺少朋友。專業知識的學習應作為自身修養提升的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是獲得幸福感的終極法寶。
(二)黨組織生活單一,流于形式
在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方面,學校黨組織按照黨內的明確的規定,開展如“”制度、公開進行民主評議、為每位黨員配備培養聯系人、定期開展民主生活會等,真正做到將黨員教育管理制度認真落到實處,讓每一位正式的黨員也有一直接受教育的機會,緊跟時代的步伐。一些黨組織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上缺乏創新,方式方法過于單一,習慣于念念報紙、讀讀文件、看看電教片、傳達上級講話,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些基層黨組織甚至對政治生活涵蓋的范圍缺乏足夠認識,狹隘地認為黨內生活僅限于“”,而且其組織的“”也多流于形式。
二、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對高校大學生黨員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結合支部的實際情況,主要從兩方面發現了問題存在的原因,為做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改善提供基礎。
(一)大學生黨員自身的原因
在校大學生黨員身負兩種角色,一是學校學生,二是黨組織的一員。但他們常常關注的事自己的發展,把自己定位在學生的角度上,換句話說,就是常以“學生”自處,在待人接物上,常以自我為中心,缺少集體意識。在新時期下,學生黨員接收到的信息來自四面八方,個性需求趨向于多樣化,為深入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及政治素養增加了難度。學生黨員往往缺少主體意識,僅限于完成黨交給自己的工作,沒有把自己看做是黨組織生活中的主人。
(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有待加強
隨著學生黨員人數的迅速增加和支部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主動要求入黨的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的難度逐漸加強,教育的廣度及深度有待加強。由于學校的黨組織缺乏物資、資金及人才,基層組織難以有針對性地掌握學生黨支部工作開展情況及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情況。組織的宣傳和管理不到位,缺乏有特色的、創新性的黨性活動,在校內沒有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黨務知識了解不深,這些都不利于學生黨員和黨支部的教育管理。學生黨支部成員間的交流不深,支部壓力巨大,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三、加強高校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管理的措施
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是為了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素養,鍛煉學生黨員的實踐能力,激勵學生黨員不斷發展與完善。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也應結合黨的理論,以此為指導,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四風”建設。針對學生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發現原因、分析原因并基于自己的實際經驗總結了以下對策:
(一)完善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加強學生黨員的管理,應該從入口開始把關,從推優開始,緊抓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對黨的有關知識的了解。學生入黨,做到各個階段都有高素養的正式黨員跟進,對要入黨的學生進行考察,不僅要有書面的黨知識的考察,還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考察。期間,若出現不合格者,及時做出處理,例如延期發展或不予以發展,真正做到每一個入黨的學生都能從思想上入黨,做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在選擇學生上黨課時,可以將那些平時學習成績優異或是學生干部優先考慮,提高黨課的面授效果。黨課的上課內容應以常識性的知識為主,增加學生黨內知識量的儲備,確保授課質量,進一步保證學生黨員在普通學生中的優良形象,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永葆學生黨員的先進性。
(二)工作中用理論聯系實際
在大學生黨員參與培養教育的過程中,應加強黨員間的交流學習工作,倡導學生利用黨的理論知識在生活實際運用中進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增進理解。在校內,團支部和學生社團是良好的理論、實際相結合的平臺。在這里開展工作,不僅能是黨員的溝通協調能力,甚至黨支部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還可以提高學生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參與學院、系的學生管理工作,可以繞過他們時刻接受來自廣大群眾的檢驗、監督,時刻檢驗自己,不定期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漸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可通過帶動促進,讓他們帶動其他部門,進而達到一起進步的效果。
四、結語
高校是培養優秀黨員的搖籃。面對以90后為主的大學生黨員群體,結合互聯網以及各種移動端的交流平臺,創新黨的理論知識和黨內活動的形式,這將在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取得顯著的效果,將大學生黨員的理論教育落到實處,進而在整個校園中刮起一股新的風潮。努力開展好群眾的教育管理活動是一項長期而且艱巨的工作,這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也同樣適用。高校必須重視學生黨員思想的先進性,樹立以為中華崛起為時代己任的目標,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輸送好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練崇潮.怎樣把好學生黨員質量關[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
[2]伍處文.深入開展高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6):1.
[3]陳健.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河學刊,2006(1).
[4]周慧如.高校學生黨員發展中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J].工會論壇,2008(5).
[5]張子蘭.淺談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2(15).
作者:賈笑穎 單位:淮陰工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