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細節教育管理對減少護理糾紛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急診科作為醫院一個特殊區域,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遠高于其他病區,因而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降低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1]。本研究為明確細節教育管理對減少護理糾紛的臨床價值,對一組急診科住院患者常規護理管理,而對另一組患者實施細節教育管理,現報道兩組指標差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急診科住院患者共60例,按護理方案不同分成對照組、研究組,均30例,其收治時間:2013年1月~2017年1月。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20~71歲,平均年齡為(49.71±6.18)歲;研究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為20~72歲,平均年齡為(49.82±6.09)歲;兩組患者性別分布以及年齡等無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入院介紹、病房整理、遵醫囑給藥、飲食與作息指導、出院指導等,不強調特殊護理內容;研究組患者采取細節教育管理,具體管理模式以及涉及內容如下:①護患溝通:多數護理糾紛事件與護患之間溝通障礙相關,對此,醫院應請禮儀專家對科室成員進行授課,講解溝通技巧,使其學會在與患者溝通期間規范用語,注意語氣和禮貌,使其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可愛可親;②接診管理:急診患者往往因不熟悉醫院環境、就診程度而延誤救治,引起患者及其家屬不滿,為保證患者有效診治,輕癥患者因以最少的資源為患者提供最佳診療服務,建立導醫分診臺和急診分診點,規定接診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問責制,為患者耐心解釋;此外,急診預檢分診護理人員由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護士擔任,依據輕重緩急依次辦理相關手續,并做好分診登記工作,將急危重癥人員立即送入綠色通道,實施先搶救后補辦手續原則;③護理治療:應加強對急診科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的教育,每月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與工作質量評估。同時,制定并細化護理操作流程,對每個技術操作環節進行細化和技術指導,并重視患者主訴,及時處理問題。④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主訴,并從細微處觀察急診患者的病情變化,詳細詢問并查看其局部以及全身情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增強對病情變化的預見性,重視未來細節工作的落實。此外,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的培訓,保證護理安全。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②自擬急診科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急診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實行t檢驗、X2檢驗;若存在統計學差異,則以P<0.05描述。
2結果
2.1兩組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是3.33%,低于對照組的20.00%,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共30例,滿意者30例,滿意度是100.00%(30/30);對照組患者共27例,滿意度是90.00%(27/30);兩組患者比較無統計學差異(x2=3.158,P=0.076)。
3討論
急診科作為醫院中醫療活動比較集中的一個場所,也是醫院內外的矛盾敏感地帶、護理糾紛多發區,而加強對護理糾紛易發環節管理,有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的效果[2]。筆者在本次實驗中對研究組實施細節教育管理,管理內容涉及護理人員的護患溝通、急診管理、護理治療以及病情觀察四方面,通過一系列護理教育干預,增強護理人員溝通能力,學習交流技巧,妥善處理好急診接診工作,提高患者與家屬滿意度;同時,輔助醫師做好疾病治療工作,促使患者早期康復;最后,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有效觀察,對于疾病轉歸有重要作用,稍有不慎即可導致死亡,因而加強對患者的病情管理,在觀察期間著眼于細節,對于掌握患者病情變化、調節治療與護理方案十分關鍵。結果提示:本次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證明了細節教育管理對減少護理糾紛的積極作用。同時,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100.00%,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綜上所述,急診科適宜采取細節教育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慶.細節問題防范關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2):66~68
2周發萍.優質護理干預對降低急診科護理糾紛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140~141
作者:楊紅艷 單位: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