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社會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設計企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面臨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應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和防范,保證建筑設計企業良好的發展效益。作為企業內部調控管理的重要分支,財務風險的控制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本文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進行了探討,詳細分析了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對策。
關鍵詞: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防范
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工作始終是支撐企業良好運行和管理的重要基礎環節,建筑設計企業也不例外,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與預防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項舉措。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財務風險,面對著多樣性的財務風險類型,建筑設計企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引起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可分為內外兩大因素,現代化社會背景下的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迎來了嚴峻挑戰。
一、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分析
財務風險指的是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期間發生風險問題,可受到內部和外部資金運轉不當影響而發生,出現了資金虧損、財務狀況拮據等狀態和問題,對于企業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形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樣也是受到了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使企業的發展穩定性降低,有必要結合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計劃,為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和防范效果提供切實的保障與支持,推動建筑設計企業未來的穩健可持續發展[1]。
(一)內部因素建筑設計企業之所以會發生財務風險,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內部因素所引起的風險問題,包括建筑設計企業的管理體制不完善、項目過于復雜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有所增加、人才引進方面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足,也導致了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劇。根據對現階段我國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建筑設計企業中存在普遍的財務控制力不強、約束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建筑設計企業的管理體制不完善,使得內部出現了經濟關系復雜的情況,各個部門之間發生了分配管理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此類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于管理人員缺少財務風險控制意識所引起的,缺少對市場的有效把控,在業務承接方面過于盲目,導致難以收回的賬款過多,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降低,嚴重阻礙了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穩定運行與開展。項目過于復雜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有所增加,目前我國部分建筑設計企業并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現狀、建立起完善的項目核算體系,項目核算的準確性和系統性不足,在業務承接過程中,通常是按照原有的成本預算方式方法進行相關工作的承接和運行,導致企業的財務安全面臨著嚴重的隱患風險問題[2]。建筑設計企業體現了一定的特殊性,對于技術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出現細微差錯時,很可能引發工程項目全部返工的問題,使建筑企業的項目進度被嚴重拖慢,建筑項目的綜合效益受到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企業無法在合同期內完成相關施工作業,給企業帶來了巨額的經濟賠償損失問題,增加了企業面臨的經濟風險。作為技術型、勞務型的企業,建筑設計企業需要以技術型人員為核心,在引進人才方面是建筑設計企業十分關注的重點問題,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人才之間的競爭更重要,因此建筑設計企業在引進人才的成本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費用。企業管理人員長足的發展目光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人才引進方面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有些建筑設計企業通過高額聘用以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導致當前的資金投入與未來的收益之間存在著不確定性的風險問題,當人才引進的成本超出了項目收益的合理范圍時,將會導致企業面臨著不可避免的經濟損失。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足涉及到多個環節的經營業務活動,受到內部控制制度不合理的影響,將會使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部分企業已經建立起了有關內部控制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卻缺少真正的貫徹與落實,企業的管理效率始終達不到理想中的目標,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發生幾率[3]。
(二)外部因素建筑設計企業與外部之間的關聯緊密,受到市場、國家政策、客戶、地方壁壘等多方面的影響,均可發生財務風險問題,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嚴重制約著建筑設計企業未來的長足發展,降低了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管理綜合效益。首先體現在市場因素方面,建筑設計企業的相關工作必須要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形成動態化的掌握,加強對建筑設計市場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對建筑設計市場環境變化中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包括產業政策、人口流動、供需關系等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以此為依據對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若是忽視了市場發展趨勢、導致建筑設計從業人員在判斷市場時出現了失誤問題,則可能導致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劇。國家政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建筑設計業務市場主要面向的是房地產開發設計,國家在此領域內提出的調控政策和客觀要求,直接影響著建筑設計企業的市場規模。對于建筑設計企業,國家通常是采取資質管理的方式,當出現行業資質管理政策變化時,會加劇市場的競爭,使建筑設計企業面臨不可控制的財務風險[4]。建筑設計企業的相關項目和事項在客戶因素的影響下,體現了一定的不固定性特征,在設計形式、裝飾等多個方面,有著多樣化的要求,有些客戶忽視了合同中的要求,在義務和職責履行方面提出了超出合同規定范圍的要求,甚至出現了欺詐問題,增加了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地方壁壘是在國家建設部明確要求下卻仍舊屢禁不絕的問題,國家建設部近些年來對于各地在建筑設計市場的準入設置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允許將地方壁壘設置其中。但是受到地方利益觀念的影響,部分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卻仍舊會采取一定的地方壁壘保護措施,例如在某些地區內,當地的建筑設計業務承接方面規定了企業在承接建筑設計業務時必須加入到當地的行業協會中,要求企業必須按照所在地申報納稅的規定,對企業提出了硬性要求,需要企業發票應在項目所在地開具,申報稅款、結算等均需要在項目所在地進行。此類地方壁壘措施的實施下,地方保護主義現象時有發生,降低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使建筑設計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問題有所增加[5]。
二、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對策
(一)強化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首先要從人員著手,將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作為重要的切入點,提高全體員工對財務風險的高度重視,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發生幾率,這是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有效防范的基礎前提。企業應加強對人員安全防范意識的強化,加大對財務風險所帶來的問題以及財務風險管控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將重點教育對象落實到財務部門的相關人員上,強化財務人員的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使財務風險發生概率能夠降低。企業應結合實際的員工情況,將財務管理工作職責落實到個人,使每一名員工都能夠在風險責任制的約束下,樹立起財務風險管理的責任意識,提高財務風險管理綜合水平,強化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6]。以財務的收支情況為例,這是建筑設計企業風險控制和防范的重點要素,需要全員樹立起對財務收支情況的高度重視,加強對財務收支情況的有效管控,由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識別,避免財務的運營和管理風險問題。適當提高財務人員入職門檻,讓具備較強財務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的財務人員加入到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團隊中來,對于企業現有的財務人員應展開定期的專業培訓活動,結合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以及財務風險控制和防范的專業知識,展開相關的培訓活動,促進財務人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和合理防范[7]。
(二)建立健全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機制面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為了應對內部因素所帶來的風險隱患,必須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和有效防范,建立起健全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加強財務管理的監督效力。企業應重點控制財務風險問題,將其作為內部控制的主體,加強對財務運轉各個環節的嚴格管控,包括進度結算、建筑設計項目收支情況、現金流情況等,均需要得到有效的合理管控。做好財務運轉的把關和監督工作,使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強化,從多個環節著手,加強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與防范。以確立合同為例,這一環節中應保證合同的全面性和規范性,將雙方各自的要求、協定的價格、開工期、具體期限等內容填充到合同內容中,使企業的合同制度完善、合理,能夠在合同中明確的展現出各事項內容。強調合同的合理性,由專業的法律人員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鑒定,再簽訂和使用,使建筑設計企業的財務風險得到有效的防范和管控。組建起財務風險控制小組,提前防范建筑設計企業運行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問題,嚴格地核對財務賬目、收支數據等各項內容,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效率[8]。
(三)建立客戶信用評價機制近年來,建筑設計企業發展中,房地產開發企業拖欠項目款項、已簽項目合同執行難度大等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視,這是在政策的宏觀調控影響下不可避免的客觀現象,受到房地產投資風潮影響,大量的商品房存量過剩,財務風險加劇,建筑設計企業必須要加強對項目資金回收的高度重視。建筑設計企業在回收項目資金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客戶信用度的影響,通過評價客戶信用度可以在客戶合作方面掌握一定的選擇權,有選擇性地進行合作客戶的業務開展,選擇具備較高信譽度的客戶,可以提高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與防范。建筑設計企業需要結合實際的行業現狀與發展需求建立起合理的客戶信用評價機制,強化對財務風險地控制和防范的效率。在客戶信用評價機制中,應通過綜合評級的方式對客戶的信譽度展開評估,加強對客戶個人信用狀況和實際情況的充分了解與掌握,降低壞賬、賴賬發生的幾率,避免建筑設計企業出現資金回收難的情況。建筑設計企業需要結合實際的企業運行情況和實力現狀,通過合法途徑對客戶的財力狀況、償還歷史進行調查和研究,細化客戶信用度的評價內容,加強對客戶財務狀況以及償債能力等多方面的了解后,再選擇合適的合作對象、確定相關項目,以達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保證企業良好的財務管理效率和發展態勢[9]。
(四)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筑設計企業的運行和發展中,財務風險始終“如影隨形”,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財務風險問題是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的,企業面臨這一形勢,應建立起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日常的財務運轉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總結,加強對風險的評估工作,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對建筑設計項目的運轉情況、國家政策、實際的市場環境變化等多項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優化風險防范和管控的相關措施,使風險評估的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建立起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將緊急應對方案落實到實際的風險管控中,使風險應急準備得以完善,一旦發生財務風險問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企業的正常穩定運轉,合理應對財務風險問題,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良好質量與效率。企業財務風險的審計工作人員作為專業型的工作者,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專業意識,對于緩解財務風險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制定風險預警機制時,可以由財務風險審計部門人員加強審計財務風險的力度,一旦出現財務風險的苗頭,立即落實相應的財務風險緊急預案措施,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提高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和控制效果。除此之外,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評估人員對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和管控,明確企業當前的風險狀況、運營情況、財務狀況。由專業的評估人員經過綜合分析與評估后,制定合理的專業應對方案,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效果,強化財務風險控制效率[10]。綜上所述,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針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在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下,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體現了較強的復雜性,建筑設計企業為了實現更長足的建設與發展,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財務風險情況以及建筑設計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與方案,使企業員工樹立起對財務風險工作重要性的明確認知,建立起健全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提高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綜合效率,推進建筑設計企業穩定、健康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倩.新時期建筑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發展路徑探究[J].商訊,2021(02):67-68.
[2]朱效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創新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1):157-158.
[3]鄭若仙.試析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及審計對策[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1):173-174.
[4]公巖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優化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21(01):24-25.
[5]容曉哲.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分析[J].財會學習,2020(36):37-38.
[6]鄧霖.淺析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提升[J].財經界,2020(36):96-97.
[7]崔穎.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防范探討[J].中國市場,2020(35):90-91.
[8]劉景麗.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J].市場觀察,2020(05):38.
[9]賴麗歡.建筑設計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策略探析[J].知識經濟,2019(21):97-98.
[10]熊文生.營改增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知識經濟,2019(07):85+87.
作者:楊秋平 單位:江西匯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