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未來建筑設計木材的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該文結合綠色建筑與環保材料,分析木材在未來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綠色建筑;木材;建筑設計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建筑業正在向綠色環保的方向上邁進,環保節能材料也開始發揮作用以緩解能源緊張、提高環保效能,這符合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際要求,能顯著提高建筑業的環保水平。木材可在建筑外觀設計、內部空間布置以及建筑風格打造等方面發揮其綠色環保的特點,在貫徹環保理念的同時展現建筑特色。
1綠色建筑概述
1.1綠色建筑簡介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最大力度實現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以及污染物排放的減少,為使用者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建設與人、與自然相對和諧共存的建筑。具體含義如下:(1)節能減排,保護環境;(2)滿足可持續發展;(3)全生命使用周期;綠色建筑在使用周期方面較傳統建筑更長,可保障材料的持續使用,滿足建筑的發展與自然發展相協調。
1.2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
中國綠色建筑起步較晚且發展較為緩慢,發展水平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開放地區和經濟水平相對較高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嚴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環境的惡化、建筑總量的增長,中國已經著手對建筑業制定相關評價標準與發展規劃,對綠色建筑的發展進行規劃與指導,但發展速度較慢的現狀仍未得到完全改善[2]。1.3綠色建筑發展方式(1)綠色建筑設計: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綠色建筑不止著眼于建筑的空間性與功能性,還要考慮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在設計中應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選址、合理布局,最大限度使用自然能源實現整棟建筑的節能減排。(2)綠色建筑材料:選取無污染、無毒害和無放射性的材料,達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實現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兩大目標,達到“健康、環保、安全及質量優良”4個目的。木材是其中代表之一。(3)綠色建筑施工:施工階段是建筑建造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同樣也是廢棄物排放與環境污染的主要環節。施工方應提高施工水平,在運輸、施工以及污染管理、廢物處理的各階段都能實現環保節能、降低能耗的目標,努力達成綠色建筑的建造理念[4]。
2木材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分析
2.1木材與其它傳統材料結合
木材受自身特性的影響,表現形態較為單一,它不能隨意彎曲塑造豐富的造型,復雜形態的表現力較弱,且色彩選擇范圍較小,再一個我國現狀為木材資源短缺,這些對使用木材進行建筑設計形成了一定的限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將木材與各種傳統材料結合使用,發揮各自的特性,是對資源循環再利用和對大自然的保護,也可以降低建設成本。(1)與磚石材料結合:與木材相同,磚石材料也是一種比較清潔且發展歷史較長的材料,堅韌的木材和堅硬的磚石結合,能更好的發揮木材和砌體的功能,產生獨特的邏輯關系,擁有舒服的美學感受。磚石一般用于地基和墻面,木材用于門窗、地板、樓梯和屋頂,木材溫暖輕柔的特點可以給人帶來自然和新鮮感,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適性。(2)與混凝土材料結合:混凝土材料作為一種人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木材與混凝土材料相結合,可以進行不同建筑風格的調和。在利用混凝土材料抗火性能、可塑性強與制備方便特點的同時,將木材的輕質特點與自然風格結合使用,可代替傳統建筑設計中的高污染與高耗能材料,并減少混凝土材料后期養護中出現的各類污染問題,為建筑的整體設計提供多種選擇。(3)與金屬材料結合:金屬材料多呈現出冰冷的感覺,而木材簡單、溫暖和柔和的特點能很好的與金屬材料進行補充,兩者相融合使用,可以豐富造型、提升觀感。金屬材料延展性、可塑性強,可根據不同需求進行精確的生產與拼接,木材可使金屬設計風格豐富化,而金屬材料可加強木材的強度與連接性,兩者相輔相成。
2.2木材與新型材料相結合
中國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面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而在綠色建筑推行的同時,人們對木材旺盛的需求必然與木材資源日漸短缺的問題互為矛盾,在此情況下,利用科技的進步和倚靠材料研發水平的提高,新型木材應運而生。比如:塑木復合材料是通過人工技術生產的木材代用品,已成為當今世界公認并推廣的綠色環保材料。塑木復合材料是以木纖維或植物纖維以各種不同的形態作為增強材料或填料,經過預處理后使之與熱塑性樹脂或其他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環保復合型材料。由于兼備木材與塑料的雙重特性,塑木材料克服了木材吸水率高,易變形開裂,易被蟲蛀霉變的缺點,并具有機械性能高、質輕、防潮、耐酸堿、不腐爛、便于清洗等優點。并且這種材料利用低成本的廢舊塑料和木質纖維材料,可以有力緩解我國森林資源貧乏所造成的窘境和環境惡化問題,其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非常吻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另一種新型木材科技木是以普通木材、尤其是速生木材為原料,利用仿生學原理,采用電腦模擬和高科技手段,對其進行各種改性物化處理生產的一種性能優越的木質新型裝飾材料,可仿真天然珍貴樹種的紋理,并保留了木材隔熱、絕緣、調濕的自然屬性。還有一種是可注塑成型的化學木材,是用環氧樹脂、聚氨酯和添加劑配合而成,在液態時可注塑成型,固化后則形成制品形狀。其物理化學特性和技術指標與天然木材一樣。同時可鋸、刨、釘等加工,成本只有天然木材的25%~30%。依此可判斷,木材與其它材料結合研發的新型木材是綠色建筑材料領域未來發展的趨勢。
2.3木材在綠色施工中的應用
在傳統建筑施工過程中,污染與排放始終存在于各個階段,木材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傳統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因形狀構造及二次加工等產生的廢棄物與污染排放,在運輸與處理等階段也不會產生額外污染,可以優化整體施工過程并落實綠色施工理念的要求。在施工中,木材可塑性與協調性較強的特點能夠避免二次返工與人力浪費,相較于其他傳統材料減少了施工期間的有害物質排放,有利于降低能耗,達到節能減排的綠色施工目標。
3結語
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木材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木材在未來建筑設計中可與多種材料相結合使用以及與別的材料結合發展為新型環保節能材料,通過不同方式處理打造多種建筑風格,為綠色建筑設計實現的途徑提供多樣化支持,木材將在綠色建筑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新發.關于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00(009):881.
[2]朱文博.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98.
[3]杜娟,朱一麟.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建筑設計發展方向[J].居舍,2019(11):13.
[4]王展.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建筑設計發展方向[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9,000(008):187.
作者:阮玲 單位: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