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創企業股權結構設計實施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各行業內涌現出較多創業型企業,這類初創企業為國家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但多數企業普遍存在初期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等現象。本文對初創企業的股權結構進行設計上的分析,以某企業為例,將其股權分配情況做以討論,探究何種股權結構的設計方法能更好更快穩定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并對其實施策略進行完整剖析,為實現初創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股權結構;股權分配;初創企業;退出機制
股權結構對于企業來說是重要的資本結構組成成分,而一個不夠合理的股權資本結構將會對企業的管理效率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初創企業,設計、制定出良好的股權結構,將為日后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股權結構能直接影響到企業基礎運營情況,所以初創企業為提升業績、吸引資本流入,需要完善其股權結構。
一、初創企業的發展分析
本文案例下的初創企業經營類型為研發互聯網產品,因此該企業在資金方面的需求較大,需要收回大量市場調研數據以供研發用戶需求,并要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工、運營成本,所以資金是該初創企業面臨的緊要問題。初創企業前期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工作,因企業盈利模式與市場需求有較緊密聯系,所以該企業開發的互聯網產品以教育行業為主,當新用戶需求得到滿足后,則該企業可正式進入高速盈利階段。企業面對資金緊缺問題,想通過融資辦法來擴大經營,而相關的融資政策執行難度較大,因此導致企業融資效果并不理想。該初創企業原有的股權結構并不能支撐起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所以開展股權結構的重新設計迫在眉睫。
二、企業的股權結構設計
1.股權分配原則在原有股權結構中,企業創始人占比80%、投資人合計占比20%,這種結構能維持創始人的控制權。但在如今的市場發展中,該結構并不利于企業內部的激勵方案落實,也不能留下較為核心的骨干力量。另外在使用股權融資后,創始人的控制力能否得到保障,也是未知數,所以根據市場、企業內部發展等因素,對股權進行重新設計分配。因此在全新的股權分配原則上,應保證創始人團隊和核心員工能達到思想統一,再提出分配原則,最終該初創企業敲定了股權分配的三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公平原則,即企業分配股權應以投入資源多寡作為衡量對象,無論是誰持有股權都可以,但需要和所投入資源相互匹配,比如人力資本與實物資本都可按照一定比例變為實際擁有股權份額。其次是要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作為分配原則,企業內部存在不同部門、辦公室,以個人和部門利益服從公司利益這一原則,合理平衡各方收益,維護好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良好合作利益關系。最后是要確保初創企業控制權始終保持在創始人團隊手中,太多投資人將創始團隊踢出企業管理層的先例,因此,保持創始團隊的較高控制權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2.設計影響因素股權分配對于初創企業有重要意義,不同的股權分配方案將對企業發展方向、速度有不同程度影響,因此為掌控不同時期下的股權控制權,企業創始團隊應分析影響設計股權分配的因素。在秩序井然的市場經濟體系下,行業屬性將直接影響股權分配比例,不同行業發展勢頭不同,教育行業的產品與金融產品投放到市場需要多久時間能取得較大收益,這絕對是不同的,因此參考市場因素對股權結構有借鑒意義。投資機會、投資人的性質、企業成員貢獻及關系,都將對股權分配有一定影響,具體分析結果應根據現階段的市場、人員動向決定。
3.持股方案調查初創企業應對持股方案做調查,這也能側面得出企業員工對于公司價值的肯定與否,企業可根據調查情況判斷員工對于企業發展的積極性。為有效調整企業股權方案,需要將員工對于該股權分配情況的滿意度進行總結歸納,更好預留出股權激勵方案的比例,確保企業在遵循分配原則上,為企業員工創造更多個人價值,從而推動公司價值提升,爭奪更多市場份額。該初創企業針對后續業績管理,特進行了匿名調查問卷,將企業各項制度,如人事、運營等融入調查內容中,將持股方案最終敲定。
4.初創期設計在股權分配初期,應考慮資本投入情況,根據資本貢獻與人力貢獻為主要衡量對象,兩者協調設計。初創企業的財務資金狀況并不樂觀,因此資金貢獻占比較高,此時初創團隊為平衡企業的實際控制權,采用了投入現金流的方法,保留自我的股權比例。而人力貢獻因素上的考慮,則相對復雜,不能以簡單的貢獻多寡來判斷其分配比例,所以將控制約束作為權重設定的標準,在相對平衡之下,敲定人力貢獻分配比重。另外,市場資源、風險承擔等因素也是影響股權分配的重要權重項目,綜合權重系數及相應占比,最終確定了企業股份占比,該企業投資人占比約20%,創始人占比約50%,其他企業核心成員占比共30%。
5.成長期設計成長期相較于初創期,屬于企業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因此在該階段應對股權分配設計進行符合發展現實的調整,通過發展所需資源、企業資本變化等情況,將企業規模進行整體性分析,仍舊在側重公司價值與初創團隊話語權基礎上,對公司業績、管理方式做出全新要求。另外在企業成長期階段內,需要將融資、崗位激勵等方面的權重進行比例分析,確保企業在做大做強的路徑上,合理分配股東決策時的權重。融資角度上,因為初創企業并未留存可供銀行抵押的資產,所以利用債權融資的方法相對困難,融資便選擇了股權融資方法,這也是初創企業在成長期能做出的最佳擴大經營的方式。使用股權融資,是按照融資的具體渠道不同而開展公開市場或私募發售的行為。該案例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企業資產并不能達到公開市場發售資格,因此選擇了私募發售,選擇私募發售可證明企業的成長空間,也讓資本市場能通過融資項目更加了解該企業的進步速度。經過融資發售,創始人團隊的股份比重總量超過七成,則企業控制權仍舊掌控在團隊手中。
1.激勵機制股權激勵是一種長期的激勵,是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篩選對企業具有價值的人員進行激勵。股票期權、虛擬股票、業績入股等方式是企業使用股權來激勵員工的幾類方式,通過激勵機制,能讓員工的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聯系更加緊密。以業績入股為例,此項激勵機制主要是針對被激勵的對象,當其完成公司的預定計劃后,則該部分股權被獎勵給業績突出人員,相當于使用業績獎金來購買公司股份,此類激勵機制能促進員工努力爭奪更多業績,因此較為有效。
2.退出機制股權是一類特殊的有價值產物,因此股權退出行為很常見,退出原因有很多,但退出并不意味著股權丟失,所以股權分配設計中還應將退出機制做以實施落實,確保核心人員在退出后,所屬股權能被收回到企業內部,避免給企業造成損失。該初創企業在創始之初便約定,當核心人員要退出股權時,應放棄公司管理或不再參與公司內部的資源配置。通常退出機制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為非過錯性的退出,其二為過錯性退出。以過錯性退出為例,因過錯人違反了公司規章或是嚴重影響公司名譽等行為,均屬過錯性的退出原因,該種情況下,公司將無償回收股權。如果公司內部存在代持股份或虛擬股份,則一旦發生過錯,公司可直接解除代持關系,并收回股權,維護公司及股東利益。
3.法律問題當初創企業運營期間,發生不確定因素導致出現經營問題,則有一定概率發生法律風險。比如在股票代持期間,何時出讓股份獲益容易產生分歧和法律糾紛,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糾紛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顯名股東未經過隱名股東同意擅自轉讓股權,另一種情況是隱名股東要轉讓股權而顯名股東不同意。該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執意出讓股份,則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比如由公司確定的股東身份、受讓人確定轉讓人的隱名股東身份證明、其他股東未對轉讓關系提出質疑、股份轉讓合同具備合法效益等,因此容易產生法律問題,需要進行分析。
4.效果評價進行全新的股權分配機制后,該初創企業基本完善了其股份分配權重及配比、激勵機制等流程,因此結合企業實施該股權分配設計方案后的經營成效,可看出其盈利能力在產品投放市場一段時間后,有較高成長速度。另外,實施激勵機制后,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態較好,員工業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核心人員流失情況有所改善,企業實現了較高的凈利潤收益。總資產增長率反映的是企業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
四、結語
初創企業在企業運營管理中存在人力、資金等方面的發展瓶頸問題,因此每一個投放到市場上的決定都直接影響企業的最終效益,企業創始人唯有將企業股權結構設計合理,才能避免企業決策受到不良干預,導致錯失市場時機的后果。當根據公平原則科學分配企業股權后,還需要依照價值最大化原則保證股權分配的合理性,經持續融資后,管理者的股權被稀釋,但在良好設計的股權結構下,企業控制權仍舊能被創始人團隊抓緊,以此來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各項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丹妮.公募股權眾籌風險及其制度防范――以交易結構設計為中心.理論月刊,2020(01).
2.李桂平.初創企業股權結構設計研究.濰坊學院學報,2019,19(04).
3.劉彬煌.初創企業S公司股權結構設計及實施策略研究.福建農林大學,2019.
4.吳宗明,陳仁,沈俊.初創企業股權結構設計的思考.中國工程咨詢,2018(12).
作者:喬海燕 單位:太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