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酒店人才,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就必須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目前,旅游全球化趨勢愈加顯著,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以產教融合為依托,積極探索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國際化
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使得旅游業也呈現了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隨著酒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酒店行業也必將逐漸國際化。目前,國際酒店集團不斷進駐中國,國際酒店本土化、本土酒店國際化,急需要酒店管理的相關人才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同時具備外語交際的能力和跨文化背景交流的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國際經濟和法律進行熟悉,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最近,很多酒店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逐漸進入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國際化專業人才短缺。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需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注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一)人才供給情況
現階段,高校的數量不斷增加、高校錄取名額不斷增加,然而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人數卻逐年減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生源質量上的要求普遍開始降低,整體的生源質量較低。酒店行業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其人才需求從全球范圍來看,仍位列十大行業之一。酒店管理專業很顯著的特點就是人才的流動性大,因此人才缺口始終存在。從市場調查的數據顯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率較好,但是初次就業率卻比較低。很多長期在酒店工作的人員有一半并不是酒店管理專業出身。因此,我國目前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與市場的實際人才需求不相符,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很多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為跨專業就業。
(二)人才培養的局限性
目前,高職酒店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還是以中低端的服務性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為主,面對全面的市場機遇和挑戰,人才培養呈現了顯著的局限性。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酒店行業起步較晚,即使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無論是經營理念、職業技術標準還是具體的崗位要求都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另外,高校的人才培養與市場嚴重脫節,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難以在實踐中進行應用,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都達不到實際的要求,更難與國際接軌。人才培養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體系目標的設置與行業脫軌嚴重
新的發展時期,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也面臨著新的就業環境,主要體現就是酒店管理對于行業人才需求的標準不斷提升,不僅要求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的實踐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比較重視基本的技能訓練,對于人文素養、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國際化交流能力的重視仍不足。另外,有部分院校課程體系的構建缺乏科學的市場調研,課程體系得不到實質性的改進,產教融合的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比較滯后。
2.校企合作單方面參與的情況較為突出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逐漸得以體現,這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的途徑。目前,現代學徒制不斷推進,校企合作、共同參與,使得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得以切實推進和創新,但是在產教融合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校企合作的雙方合力卻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3.缺乏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在校企合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穩定校企雙方的關系,只有穩定的合作關系才能促進校企合作的進一步開展,這就需要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現代學徒制和校企合作模式的發展還沒有達到較為成熟的程度,沒有全面進行合作模式的規劃,合作的短時性模式比較普遍。短期的校企合作往往是學校向企業單方面地進行學生的輸出,企業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使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標難以實現。
二、高職酒店管理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措施
(一)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
在旅游全球化的趨勢下,酒店行業的國際化競爭不斷加劇,在勞動力市場開放、酒店管理人才短缺的現實情況下,高職院校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適時進行調整優化,明確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依托,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服務于地方經濟,要科學規劃,人才培養方案要突出專業特色。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專業人才培養要與行業最新標準相對接,以區域經濟發展為服務對象,借鑒國內外的辦學經驗,以學校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構建全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創新實踐模式,突出產教融合,形成有特色、具備較高國際化水平的教學模式。
(二)積極實踐“雙元育人”,推進產教融合
1.引企入校,發揮酒店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功能
將三星級以上的酒店邀請入校,與學校共同制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將酒店行業人才需求的預測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明確酒店行業的人才需求規模、規格、結構以及未來趨勢。與此同時,對酒店管理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正,找出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完善。
2.加大校企合作的廣度
高職院校的發展需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教育發展和教育改革的規律,在政策的指引下進行產教融合的推進,并與本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與酒店深度合作,將酒店的行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國際化酒店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得以最大化發揮。如果院校實際情況允許,可以嘗試與企業共同進行品牌酒店的建設,這樣學生就有了更好的實訓實踐場地,由校企雙方共同管理,企業進行設備、技術和師資的支持,實訓活動得以有效開展。同時,教學模式得以拓展,校外頂崗實習和校內的生產性實訓有效結合,學生的酒店服務技能能夠得到更好提升。
3.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培養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如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這些教學模式使得實習課程和管理更加完善。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角度出發,酒店管理專業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可以結合具體情況確定實習崗位和實習模式,可以嘗試進行企業制學院的建立,實習模式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先進性理論學習,然后參與實踐,之后再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理論,之后再獨立實踐,直到頂崗實習。這樣的過程符合現代職教理念,也遵循了行業標準和規律,與酒店管理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相匹配。
三、結語
目前,市場對于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國際化要求不斷提升。為此,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需要從人才培養方面入手,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蘇磊.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探析[J]產業創新研究,2019(4).
[2]廖文娟.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J]當代旅游,2020(30).
[3]王曉洋.高職酒店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北方經貿,2019(6).
作者:張鵬飛 吳有進 何曉爽 單位: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