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會計誠信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經濟體系中,會計工作居于重要地位,不僅能夠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同時也起到監督控制的職能作用,有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就會計誠信體系的內容進行闡述,指出會計誠信問題現狀,明確會計誠信問題的危害,分析會計誠信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探究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的有效策略,旨在切實提升會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策略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隨著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的推進,能夠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一旦出現會計誠信問題,極易對社會經濟發展形成制約。新常態下的會計誠信體系建設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會計誠信體系的內容
會計誠信體系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①在市場交易者方面,以激勵機制來約束各單位及會計人員,貫徹誠信意識,為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②法律法規方面,通過完善制度體系來為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提供保障,有關部門可依據法律開展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相關工作,包括信息搜集、整理、評價、激勵約束等;③政府有關部門方面,各方積極協調,發揮自身優勢,在信用管理方面加強立法,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加大誠信管理力度,促進會計誠信體系的執行。
二、會計誠信問題現狀
(一)會計內控不到位企業運行以內部制度為保障,規范的內控制度能夠推動企業的發展。但當前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會計內控制度不健全,內控落實不到位,內部流程不嚴謹,財務或審計人員受制于經營者,缺乏獨立性。
(二)構造不真實交易部分企業對市場資源進行利用,或自制原始憑證,導致利潤虛增,對購銷合同進行虛構,企業業績為應收賬款所掩蓋。部分上市公司利潤調節通過股權置換、會計計價方法調整等方式來實現,導致部分會計信息失真,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現狀。
(三)會計與審計人員問題企業真實經濟交易由會計人員直接掌握,不恰當應用會計人員的情況下,部分會計人員利用政策空白和準則空隙大做文章,財務信息披露不真實,對財務報告的相關使用者產生誘導。
三、會計誠信問題的危害
(一)影響市場經濟在信用經濟下,資本市場因會計造假而發生混亂,對投資產生錯誤引導,投資者的經濟遭受損失,信心也明顯不足。市場經濟秩序因誠信缺失而發生混亂,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對于企業來說,籌資難度大,無法實現正常運轉。
(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受損投資者以會計報表基礎數據為判斷依據,若會計信息虛假,則會影響投資方向,導致投資決策錯誤,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在債權人方面,若報表使用者,如金融機構或經營合作伙伴所獲得的信息虛假,貸款或賒銷后無法回收資金或貨款,影響社會資源的合理運用,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
(三)危害會計人員及會計行業一旦出現會計誠信問題,會對會計人員產生影響,比如處分、降職、甚至被行業除名,受到法律制裁,對于整個會計行業的聲譽也會造成惡劣影響。會計誠信缺失不利于良好風氣的形成,公眾對于會計缺乏信任,會計地位提升也存在一定難度。
四、會計誠信問題出現的原因
①會計制度不完善,存在盈余操作空間。我國會計制度政策具有可選擇性,企業財務舞弊大多以此為入手點。在企業資產計價方法、資產計量屬性等方面,都具備盈余可操作空間。②容易受到利益驅動,會計誠信缺失。部分企業試圖以較少的成本來獲得較大的收益。由于造假懲罰力度不足,懲罰方式不夠完善,使得企業經營者以身試法。部分企業領導者為獲得短期利益,甚至指使會計人員虛構會計信息。利益驅使企業經營者、會計人員、審計人員等抱團結合,為實現各自利益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③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會計審計獨立性不足。當前會計相關法律并未就會計失信懲罰作出明確規定,存在重經濟懲罰,輕行政處罰的情況,執法不嚴,造假成本低于造假收益,造假者有利可圖。部分企業未建立內部監督機制,有些雖設立了監督部門,但形同虛設,影響了監督效率。政府對于企業的監督力度有限,社會監督尚不完善,缺乏公平競爭機制,利益驅動下監督的誠信也無法得到保證。④會計信息不對稱,人員素質道德有待提升。會計信息者參與企業經營管理,而使用者并不直接參與,僅僅是依據會計信息來就投資與否作出判斷,此種情況下會計信息的對稱性不足。一旦會計信息制造者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虛假,勢必會影響投資的合理性。部分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不高,出于不同目的而虛構業務、偽造票據等。會計人員道德教育力度不足,缺乏公正的會計職業精神。
五、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的可行策略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會計制度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在新時期下,重視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保證其實施的規范化,積極完善民法、刑法、商法等,重視法治建設的推進,為會計誠信體系的規范執行創造條件。基于市場調節入手,需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對會計誠信問題進行約束,兼顧自律與他律,從而順利推進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為促進會計誠信體系的順利建設,需要結合具體經濟業務類型進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法,完善會計制度,將財務舞弊的空間進行壓縮。財務報告相關政策的制定,應認真聽取審計人員、投資者、債權人等方面的聲音,就意見進行匯總,保證所制定政策方針的代表性,更好地為使用者服務。在新形勢下需要把握市場經濟發展特點,完善會計準則,保證會計信息規范披露。
(二)建立會計誠信懲處與評價機制,提高違法成本為強化會計人員的誠信意識,可建立會計誠信懲處與評價機制,以多種方式來對會計誠信人員進行鼓勵。無論是單位還是會計人員,一旦出現會計失信的情況,需進行嚴厲懲處,行業內部發出通告。若企業參與會計作假,對公民利益造成損害,則需賠償相應責任,取締參與造假的會計審計中介機構。面對會計誠信問題,傳統懲罰措施大多為罰款、沒收違法收入等,但在遏制財務舞弊方面的有效性不足。因此,要重視法律震懾作用的發揮,將會計違法成本提高,加大懲罰力度,完善市場退出機制,禁止嚴重違法操作的企業入行,結合會計誠信問題的具體程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懲罰措施。若企業信譽良好,可在貸款、信譽評級、政府補貼、企業稅負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支持或減負,真正做到懲罰分明,促進企業綠色化經營發展。
(三)建立內部控制機制,健全監管體系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需要建立內部控制機制,重視會計監督的落實,保證會計核算程序的規范化,完善財產物資的領報制度以及財務收支的審批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可建立總會計師制度,促進會計監督職能的落實,會計的披露、控制職能也得以規范履行。以內部控制機制為支持,能夠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保證產權明晰、權責明確,以公司治理結構為支持,可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保證會計財務信息質量,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新常態下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需要重視內部會計監督的強化,為經濟交易履約提供保障。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職責,執行崗位制度,細化辦事流程,把控審批手續,監督約束所有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在外部監督方面,需要嚴格審查審計報告,發揮政府與社會的監督作用。稅務、工商、財務等部門都需要發揮自身職責,互相配合,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確保會計誠信問題得到順利解決。以嚴格的監督體系為支持,能夠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供保證,促進企業信用水平的提升。
(四)建立會計誠信教育機制,提升會計人員素質道德在會計誠信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會計誠信教育機制的建立,來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職業素養。會計誠信教育機制的建立,需要重視全面誠信教育,強化所有人員對誠信美德的認識,培養會計自律習慣。從高校教育入手開展誠信教育,在會計理論教育中調整誠信教育的比重,切實提升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為會計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于在職的會計人員,應加大力度開展繼續教育,保證誠信教育的系統化和實效性,在實踐中強化會計人員對于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理解,積累工作經驗,降低會計誠信問題出現的幾率。為確保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得到全面提升,應當重視大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以根源入手,培養大學生的法規與道德觀念,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從典型造假案例入手開展實踐活動,就案例結果進行剖析,促進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逐步強化。對于在崗會計人員可加大培訓教育力度,從不同崗位入手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開展多元職業道德教育活動,促使會計人員對會計誠信問題的嚴重危害形成正確認識。
(五)落實事前宣傳教育,強化誠信意識以企業經營者及股東為對象,以非誠信案例作為入手點開展宣傳教育,確保企業經營者或法人代表能夠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簽訂書面承諾書,就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健全內部會計制度等作出承諾,保證經營的誠信化,不得指使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進行虛構或偽造。如有違反,自愿接受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的懲處。通過約束性條款的建立,能夠對企業經營者與股東等行為加以約束,促使其自覺誠信經營。由工商部門就承諾書及企業成立初期申請文件等進行存檔備案。
六、結語
誠信是人立足的根本,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重要內容,關系著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以及會計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在新時期下,會計誠信問題的出現引發了人們的深刻思考,這就需要從制度、監管、人才、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強會計誠信體系建設,保證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化,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周婉倩.“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J].納稅,2020(05):122.
作者:許秀卿 單位:廈門金泰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