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優化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文章首先分析了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目標導向,即學以致用,其次闡明了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側重點,最后研究了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歷史觀;會計信息使用能力
一、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目標導向
我國非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因此,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課程教學以培養會計信息使用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會計信息使用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又不同。比如,對于工商管理類的非會計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側重于會計信息的管理決策能力;對于金融、經濟類的非會計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側重于會計信息的投資決策能力。但是,在基礎會計課程階段,所有非會計專業學生都需要將學以致用作為目標導向,明確會計基礎知識與自己專業的結合點,將所學的基礎會計知識植入到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做好整體學習目標與基礎會計課程的銜接,形成學習的動力,還要制定后續會計課程的學習規劃。學以致用目標的建立,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發現會計知識的可用之處,了解會計基礎知識對未來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側重點
如今,市面上的基礎會計課程教材主要面向會計專業學生,也有少數面向非會計專業學生。基礎會計課程教材多取名為《基礎會計》《會計學原理》《初級會計學》等。其中,面向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教材內容多由會計理論和會計核算兩部分構成,雖然《初級會計學》一書包括了部分財務比率知識,卻與會計專業的教材并無實質性的不同。可以說,非會計專業學生與會計專業學生使用的是同一類教材,這意味著教師在給非會計專業學生授課時,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問題。首先,應側重歷史觀視角,而不是從會計不同派別的對比、會計的發展脈絡中了解會計的本質。一方面,教師要使學生理解會計與社會經濟發展間的關系。會計發展的歷史其實就是社會經濟變遷的歷史,會計的發展孕育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又反過來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部分內容包括會計是什么,會計在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充當何種角色或發揮怎樣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的跨國并購浪潮,引導學生從跨國并購的需求出發,理解為何全球在倡導會計準則趨同;另一方面,要理解會計準則的政治性。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價值,是各方政治力量博弈的結果,進而理解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以及為何企業如此關注會計準則的變遷。由此,使學生認識到會計的社會屬性和政治屬性,并能從社會經濟環境和經濟后果等視角理解和判斷會計準則變化產生的影響。其次,基礎會計課程的會計基本理論部分內容相對抽象,教授非會計專業學生,需要以會計信息使用能力的提高為重點,因此,課程教學需要打破現有教材的設計思路,可以將后續涉及的會計報表內容提前,以學生比較熟知或感興趣行業的上市公司為例,從報表層面對理論部分進行理解。以會計等式為例,先讓學生從資產負債表的項目金額中發現“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關系,再從企業的創建過程,了解為何三者存在天然的恒等關系,最后,通過解讀企業的生產經營增值過程,使學生明白企業利潤的形成過程,理解為何利潤是所有者權益增值的源泉,從而對拓展的會計等式能有清晰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反映時點信息,而利潤表是動態報表,反映期間信息,為后續財務管理課程奠定基礎。再次,會計信息的形成過程圍繞會計循環逐一展開,對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他們不需要掌握會計循環中的每個步驟,而要重點理解會計信息是如何形成的,主要體現為憑證、賬簿和經濟業務核算等內容的側重點選擇。第一,憑證的相關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側重點是憑證的重要性、憑證傳遞信息的解讀,而非填制憑證的能力,教師不妨以企業日常報銷為例,形象地講解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里蘊含的會計知識。第二,賬簿的相關內容,他的側重點在于理解賬簿登記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賬簿間的對應關系如何形成,而非賬簿登記的操作能力。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會計信息間存在的鉤稽關系,企業的賬簿將記錄企業發生的所有經濟行為,讓學生理解會計不僅能記錄信息,還能通過利用記錄的信息起到監督作用,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懷有敬畏之心,減少舞弊發生的可能性。第三,經濟業務核算相關內容。這部分內容側重于讓學生掌握經濟業務發生相關知識。通過會計信息形成過程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信息鏈條的思維方式,即從會計報表所呈現的結果追溯到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再聯系到企業戰略和外部環境等層面的分析。尤其需要注意,學生必須明確經濟業務核算依據的是中國財政部所頒布的現行會計準則,可以借助2006年前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會計報表的差異,講解會計準則的差異會使同一會計主體呈現出不同的會計結果。最后,會計工作流程和會計信息化的相關內容,重點在讓非會計專業的學生熟悉會計工作的性質,在未來工作中能與會計部門更好地配合,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會計信息服務于本職工作。在信息技術變革的時代,通過了解以往信息技術給會計信息系統帶來的變化,進而明白新的技術將影響會計信息的形成和運用,以及會計職業的發展。如此一來,可以培養學生關注當前科技發展的意識,思考未來應如何應對新變化,新知識[2]。
三、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方式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課堂教學的場所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學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由此,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時,應采用課堂教學為主,自主學習為輔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慕課等“互聯網+教育”的相關資源提前預習內容,不斷改變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嘗試引入MBA的案例教學方式,啟發性地引導學生運用會計信息,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對于自主學習,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針對不同專業對會計運用能力的要求,錄制相關的網絡課程,讓學生課下學習;另一方面,針對課堂發現和學生反饋的知識難點,也可以采取錄制小視頻的形式進行針對性講授,強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使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從課堂中有效地延伸至課堂外,如此一來,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疑問也能夠及時得以解答,這樣的反饋溝通機制既有助于師生良好關系的建立,又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總而言之,學校在實施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專業背景,調整教學內容的側重點,靈活選用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滿足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出優秀的會計信息使用者。
參考文獻:
[1]李林紅.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內容結構設計再探:基于管理者視角[J].財會通訊,2013(25):39-41.
[2]向文婷.互聯網+背景下優化高校會計專業教與學基于學生視角的幾點思考[J].財會學習,2018(7):169-170.
作者:余宇瑩 單位: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