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關聯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通過分析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關系,闡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對接措施。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高職語文;教育現狀;教學策略
語文作為各科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獲取、理解、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高職語文教學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質量,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漢語言文學本屬于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我國高職語文教育者缺乏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忽視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
一、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學的關系
漢語言文學教學從屬于高職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質和內在修養,而一般的語文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兩者教學的重點雖然具有差異性,但都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此外,漢語言文學教學具有更強的專業性,涉及的專業知識面較廣,學生需要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增強自身的文學底蘊,而語言教學注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對接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
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差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職語文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為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開發的思想理念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注重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傳承,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在教學思路與教學理念方面的對接措施。
(二)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漢語言文學關注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與傳統語文教學相比,它更偏重對學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實際的經濟效益,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有效對接,教師應該對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學求同存異,以兩者的共同點為突破口,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漢語言文學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現方面的優勢是議論文、科普文等實用性文體不能比擬的,教師要發揚漢語言教育的優勢,將漢語言文學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手段,關注對學生人文關懷。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陶冶學生情操,給予學生必要的感情關懷,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和道德品質。此外,教師還應該適當轉變教學方式,采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和參與度的目的,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優化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率。
(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漢語言教學與語文教學在教學活動上有共同的目標,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復合型人才,教師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提高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對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該開設漢語言文學實踐課堂,將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整合起來,綜合發展,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問題,關注其讀寫說三方面技能的培養,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調研能力,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實用性。第三,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為媒介,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素材融入到語文教育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文學創作的動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最后,教師還可以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組織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賞析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學修養,感受文學魅力,豐富學生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和視聽讀寫能力,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有效對接。
(四)以情感體驗為媒介
高職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將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語文教學的封閉性,顯示了一定的開放性,漢語言文學和現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教師應該重視這種情感體驗的作用,鼓勵學生將自身帶入到作者設置的情景中去,從而打破自身生活經歷的限制,突破時間和空間,體會到更廣闊的思想境界,以情感體驗作為媒介,學生可以從人物表現、故事情節中領會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結構脈絡,同時也可以體會到文章表達出的精神面貌,實現漢語言文學和高職語文教育的對接。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相輔相成,既有共通點,又有差異性,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情感體驗為媒介,成功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對接。
作者:單珊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應用漢語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