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中學化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1.中學化學教師的現狀
教師是支撐教育最直接的力量,合理的教師結構是中學化學教育優化與調整的重要基礎。調查發現,中學化學教師老齡化傾向比較突出,尤其是40歲以上的教師比例為43.5%以上,在新課改理念的吸取及教學方法的創新等方面,明顯滯后于教育發展的需求。化學教師中非師范生占到了15%,這部分教師缺乏系統的師范專業學習,以至于教學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力。此外,近年來中學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比例為12.5%,這點是可喜的。但是,為迎合新課改,中學應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及教師再深造的工作力度,不遺余力地推動化學教師隊伍的建設。
2.中學化學教學現狀
毋庸置疑,新課改理念為中學化學教學提供了思想指導,但教師如何理解新課改理念、如何展開教學,才是關乎中學化學教育發展的大事。調查發現,54%的化學教師認為新課改理念很好,契合當前中學化學教育的改革發展需求,應務實開展;但也有46%的化學教師認為新課改理念寬泛,缺乏實踐意義,以至于在實際教學中難以真正貫徹新理念。這也表明,新課改下的中學化學教育仍面臨“新舊”交替過程中的沖突困境。此外,教師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改相脫節,以至于教學表現出“你推我進”的被動教學狀態。教師以高考為教學前提,學生以高考為奮斗目標,這種偏于一隅的教與學的思想觀念難以支撐中學化學教育的發展。“生本”理念是新課改的最大亮點之一,但這一亮點與傳統教學形成了最為激烈的碰撞,“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教學理念仍植根于此。[2]這些現狀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創新中學化學教學模式,依托多元化教學方法實現中學化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是優化與調整中學化學教育的基礎。
3.學生化學學習的現狀
調查發現,新課改實施之后,中學生自主動手能力有所增加(35%),但效果并不明顯。此外,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厭化學、怕化學”的心理,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習,而且加劇了師生之間不良關系因素的建立,以至于化學教育面臨師生關系僵化的窘境。[3]調查結果顯示35%的師生經常交流,45%偶爾交流,而有20%的師生幾乎不交流。
二、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教育的優化與調整策略
1.落實教育資金投入,促使教育均衡發展
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教育的發展困境不是思想理念的缺失,而更多是教育資金投入缺乏,導致教育發展頻頻陷入改革的瓶頸之中。因此,為優化中學化學教育改革,應進一步拓寬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轉變過去政府“一肩挑”的局面。
(1)捐資助學。積極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投入捐資助學的隊伍,讓社會情感與教育事業相聯系,形成教育事業發展全民參與的形態。
(2)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改革是當前初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契合新課改的必然選擇。對此,應著力構建新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辦學模式,擴大教育受益面,均衡當前的教育發展。
(3)加大經費投放力度。教育經費是一個敏感話題,但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化學教師隊伍的建設很大程度上需要教育經費的支撐,以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教育事業的吸引力單靠教育的內涵是不足的,現實的工資待遇一直是困惱教師的熱點話題。[4]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好教師工資待遇低、發展空間狹窄的問題,將極大地提升教師崗位的吸引力,擴充當前相對薄弱的、老齡化的化學教師隊伍。
2.優化現有的化學教學資源,實現化學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
新課改理念是完備的,但在踐行中,不少化學教師覺得化學教學資源相對短缺,影響新課改理念付諸于實踐。并且,很大一部分化學教師對化學教學資源的了解及利用簡單地局限在化學教學設計及化學題庫等方面。殊不知,這種局限的看法讓化學資源流失,造成化學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僵化。其實,化學教育資源是各種教學資源的總和,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支點,是教學設計實施的基礎。樹立正確的化學資源意識,著力開發教學資源都是當前中學化學教育優化與調整的發力點。所以,優化好、利用好化學教育資源,可形成如下具體的作用面:
(1)依托化學教育資源,實現多元化的教學形態。多元化教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強調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下,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當前,中學化學教育的考慮面相對比較集中,生本理念側重于“生本學習”,難以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樂趣。對此,多元化教學形態的基本面就是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優化傳統單一的教育情形,轉而通過情景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探究性教學法等,迎合中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個性教育能夠在中學化學教育中充分體現。[4]
(2)開發化學教學資源,推動中學化學教育信息化。傳統“一筆一黑板”的教學形態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學生更熱衷于網絡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化學課堂。對此,通過網絡拓展化學教學資源的獲取渠道,并在基于網絡的教學形式下推動中學化學教育的優化,使中學化學教育呈現新的發展面貌。
(3)調整化學教材資源,更好地契合師生的教與學。中學化學教材資源的調整,主要在于化學教材的進一步開發。調查中部分化學教師反映化學教材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材實踐難度大、新課改理解不到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學化學教育的開展。[5]對此,應調整化學教育資源,進一步有針對性、有長足性地開發化學教材資源,以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量。
3.調整教育培訓制度,嚴把教師質量關
(1)落實教師職前選拔,嚴把教師質量關。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專業化建設也隨之推進。落實化學教師職前選拔既是優化中學化學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調整教師隊伍的重要手段。教師選拔不僅需要強調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技能,也需要強調教師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化學教師的德與才才能吻合新課改的需求,迎合中學化學教育優化與調整的時代背景。
(2)抓好教師培訓工作,讓中學化學教師與中學化學教育同步發展。化學教育與化學教師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有中學化學教育的發展,而無教師的發展,這種形態的教育優化與調整是灰色的,難以形成長足的發展情形。[5]所以,讓中學化學教師與中學化學教育同步發展的思想認識應得到重視,這是中學化學教育思想觀念需要調整轉變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調整形成持續效力的前提保障。
作者:莊加榮 單位: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