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學工藝選修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專業課程教學情況調查
為了解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選修課的教學情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寫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專業課程調查問卷》,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06、07級兩個年級491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開課時間、學時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深度、教材選擇及學習收獲等幾個方面。
1.1開課時間調查
開課時間的調查主要是為了理順專業課與專業選修課之間在教學內容上的前后銜接關系。一方面,在課程內容上,專業選修課應該與對應的專業課銜接上,另一方面,專業選修課與對應的專業課教學時間上不能相隔太長,相隔時間太長,專業選修課不能達到加深對專業課的理解、拓展專業素質的目的。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數據處理與實驗設計》、《催化作用原理》、《能量利用過程原理》和《化工專業外語》等四門主要選修課程依次安排在第4~7學期,每學期一門。選修課開課時間調查結果見圖1,認為選修課開課時間合適的同學占60.12%,需要提前的占29.55%,只有10.32%的同學認為部分課程需要推后開設。
1.2學時與授課內容調查
學時與授課內容的調查,主要是了解講課內容能否達到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目的,同時了解學時配置的合理性。中國的大學教學經過了多年的改革與實踐,一些硬性的改革的設置,比如對總學時的控制,使得專業選修課的學時偏少。通過這個問題的調查,可為學時與教學內容的配置提供合理依據。選修課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的調查結果見圖2,認為選修課的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合適的同學分別占58.62%和55.10%,需要增加的分別占33.06%和37.17%,認為需要減少學時和授課內容的同學不到10%??傮w來說,各選修課的學時安排及授課內容在原有學時及授課內容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目前的學科發展情況,適當增加一些新的內容。
1.3授課深度和教材調查
授課深度和教材的調查,主要是為了掌握專業選修課教學質量問題。專業選修課由于掛上了“選修”的帽子,容易使人誤解為不重要的課程、可有可無的課程。實際上專業選修課作為教學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是為了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系統而專門設計的供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學生選修的“必修課”,一旦選定就應該像必修課一樣對待。對任課教師來說,由于學生對專業選修課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缺乏積極性,故對講課的深度不作過高要求,對教材的選取也比較隨意。通過問卷調查可以掌握專業選修課的教材更新需求,選用更加合適的教材。選修課授課深度及教材選用情況調查結果見圖3,認為選修課的授課深度及教材選用合適的同學約占54%,授課深度需要加深的占32.65%,需要適當減小授課深度的占13.06%。認為選用教材基本合適及不合適的同學均占23%左右。
1.4學習收獲調查
通過對課程學習收獲的調查,可以全面地反映教學效果,檢查授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同時也能夠反映任課教師對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以及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認可程度。教學收獲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否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二是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求知欲望。通過對多門專業選修課學習和掌握情況的調查,可以分析出哪里是專業選修課程設置的薄弱點,哪里是課程體系的缺口。選修課的學習收獲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認為通過選修課的學習有很大收獲的同學占31.33%,認為有一定收獲的同學占63.65%,認為沒有收獲的同學僅占5.02%。
1.5課程設置調整調查
在調查問卷的最后,對學生期望增開的課程進行了調查。通過對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專業選修課的學習,以及相關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訓練,畢業班的學生基本上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具有了初步專業就業能力。因而通過其自身的檢討,可以更加合理地發現現有課程體系的不足之處。通過一些專業選修課程的增減或者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優化現有課程體系,實現專業選修課程的系列化、系統化。調查結果表明,認為需要開設新選修課的同學占56.82%,不需開設的同學占43.18%。這次調查的結果反映出,各選修課無論從開課時間、學時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深度、教材選擇等各個方面來說基本上是合適的,絕大部分學生通過專業選修課的學習,取得了較大的收獲??傮w來說,各選修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專業選修課系列化、系統思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經過了近60年的發展,尤其是隨著近年高校課程體系的調整和教學改革的研究,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專業選修課課程體系,能夠較好地適應石油化工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然而這次調查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優化,以提高選修課在學生專業知識體系中的作用,為培養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保障。
(1)從選修課的時間安排來看,有近30%的學生希望將部分選修課的上課時間提前。但是從課程的銜接角度考慮,這幾門課的時間安排基本合理,有的課程如《能量利用過程原理》,從與專業知識的關系方面來看,甚至需要推后,使學生在上完《石油煉制工程》等專業課,對煉油生產裝置有一個全面了解以后再開設,這樣講課才有針對性,學生對課程的內容掌握更深刻。因此從總的課程體系來看,有些專業課的安排應該提前,以免影響后續課程的教學。
(2)從學時安排來看,有1/3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選修課的學時,比如《能量利用過程原理》,由于化學工業是用能“大戶”,因此化工節能尤其重要。通過《能量利用過程原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節能意識,對今后化工裝置的設計和化工生產過程的優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目前這門課的授課學時僅有32學時,學時安排非常緊張,有些內容不能充分展開講解,影響了學生對能量利用過程全面、系統地掌握。
(3)從授課內容來看,有近40%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選修課授課內容。從授課深度來看,有近1/3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授課深度,反映了學生想通過選修課的學習,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更多相關專業知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選修課的學時來增加授課內容和深度,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授課內容,拓寬授課的知識面,將該學科的前沿知識和發展情況展現給學生,適當增加授課的深度,同時對于一些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在講清楚基本概念的同時,通過安排學生自學、答疑來掌握,以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4)調查表明,有接近一半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其他方面的選修課。根據面向21世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為了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更好地因材施教,應當在達到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選修課的門類,加大選修課比例[2],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相關的選修課。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化工過程的設計、開發與生產過程中,越來越多地應用相應的軟件進行設計和模擬,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3]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現有的課程體系比較陳舊,課程體系中除了計算機語言的學習,沒有涉及化工軟件的介紹和應用方面的課程。因此,在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中,可以適當增加這方面的內容,如制圖軟件AutoCAD、流程模擬軟件Aspenplus等軟件的介紹和應用,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化工設計和模擬方面的軟件,以適應《化工設計》等實踐環節的學習和今后工作的需要。
3結論
通過調查表明,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選修課從教學效果上來說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F行的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的順序及學時安排不盡合理,同時有必要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增加化工應用軟件等相關課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注意除了保證基本知識點的講授以外,結合本專業要求,有選擇地調整課程深度及廣度,授課教師應加強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認識,增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建立教學檔案,為今后建立系列化、系統化的專業選修課程群奠定基礎。新時期的課程體系應更符合“打牢專業基礎、協調主干課程、拓展方向練習、豐富實踐環節”的建設目標,更有利于高素質化工專業人才的培養。致謝:感謝化學工程與工藝2006、2007級輔導員對調查工作的支持,感謝學生的積極配合,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忠心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