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紅色影視配音比賽德育活動方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育背景
歷史的巨輪跨過世紀新篇,中國共產黨在崢嶸歲月中走過百年。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帶領全國人民不畏艱險,浴血奮戰,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凱歌。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革命斗爭歷史的高度文化凝聚,是革命精神從歷史照進現實的重要載體。縱覽歲月悠悠,追問初心依舊,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堅忍不拔的民族氣節,都是值得世代相傳的紅色文化財富。對于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關鍵時期的初中生,紅色文化中積極向上的內涵有助于砥礪品格,堅定信念,增強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思潮。近年來,文藝界百花齊放,在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下,涌現出了許多有質量、有高度、有熱度、有口碑的紅色影視文化作品,如《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等。當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網絡媒體為平臺,影視作品以其受眾廣、傳播快的特點成為弘揚革命精神的主要陣地,對于數字新生代的中學生來說,這些唾手可得的影視文化作品一方面以更直觀更生動的方式向他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樹立的旗幟,用震撼人心的影音效果讓他們重新回到了那個浴血奮戰的年代;另一方面從不同角度升華主題,讓愛黨愛國、敬業奉獻的精神深入人心、震撼心靈,讓年輕一代透過老一輩的扎實腳印看到自己奔赴的方向、要去劈斬的荊棘和前方閃爍的勝利光芒。因此本次德育活動以紅色影視作品為載體,通過開展配音比賽,實現育人目標。與以往單純地觀看作品不同,配音比賽更需要參賽學生對相應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對于其中設計的歷史高光時刻有準確的把握,對演員塑造的角色有強烈的共情,才能呈現出理想的作品。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和舞臺表演相比,配音表演兼具趣味性、觀賞性的同時還具有更高的實操性。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初步了解黨史,對紅色影視作品的內容有明確的認識。情感方面:深入體會相關紅色影視作品的時代背景、人物心理活動,感受革命先烈們的愛國熱情。行為方面:嚴于律己,團結一致,積極主動地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
三、教育對象
七年級學生。
四、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提供紅色影視作品參考表,全體初一各中隊內部海選推送優秀配音作品2~3個,如紅色影視經典《林海雪原》《開國大典》《閃閃的紅星》,愛國影片《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集結號》《辛亥革命》《復興之路》等;歷史組、藝術組老師組成評審團,選出入圍作品和決賽選手,準備決賽現場配音影視片段;安排好決賽現場的影音設備、宣傳板、投票展板和全程直播拍攝設備。學生方面:折一個紅色紙花,作為后期決賽的投票工具,選出自己最滿意最受觸動的作品和選手。
五、實施過程
(一)“以聲入境,致敬經典”配音作品海選
第一階段:配音比賽決賽前一個月,各中隊布置配音比賽海選任務,利用班會課海選并推送2~3個優秀配音作品。作品必須與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或者祖國建設歷史相關,時長控制在3~8分鐘,主要角色和配音人數不超過4人。所選片段內容應當主題鮮明,藝術效果強烈,畫面清晰度盡可能高,能夠通過聲音重現角色的情感態度,傳達相應的革命精神。如《建黨偉業》中的片段。第二階段:配音比賽決賽前兩周,歷史組和藝術組的老師組成評審團,觀看各中隊選送的作品,根據評分表(見表1),為每個中隊推送的作品打分,給予每個作品1~5朵小紅花(70-75分1朵,76-80分2朵,81-85分3朵,86-90分4朵,91-100分5朵),選出得分最高的9幅作品。第三階段:9幅優秀作品的作者,錄制對于所選紅色經典片段及配音角色的感悟,然后將學生感悟和作品一起放在校園宣傳電子屏上,進行校園展播。【設計意圖】此環節先通過海選讓盡可能多的少先隊員都參與該次活動,在積極準備配音作品過程中,認真觀看紅色影視作品,體會革命歷史人物的精神;然后鼓勵各中隊利用班會課開展班內海選,投票選出公認的最佳作品和參賽選手。前期的海選和優秀作品推送,評審團遴選,也可以更有效地篩選出高質量的配音作品,為決賽的高質量呈現奠定基礎。評審團為作品打分送上的小紅花,可以作為本次活動海選階段的中隊積分。紅花越多表示該中隊參與越積極,參與作品質量越高;最后通過展播的形式,讓全體少先隊員有機會欣賞到優秀的配音作品,聽聽配音選手對角色的領悟,感受其中傳遞出來的向革命先輩學習的熱情。
(二)“初心不改,青春留聲”配音大賽決賽
第一階段:決賽前一周,9組參賽選手抽簽決定決賽現場配音視頻片段及上臺順序,分為A、B、C三組,每組對應1個作品,選手可提前分配角色,熟悉影片內容和人物,牢記臺詞,做好準備工作。第二階段:比賽當天,全體初一少先隊員集中觀看配音比賽決賽,比賽分為現場配音展示、評委即興提問和頒獎三個環節。現場配音展示環節,參賽選手根據賽前抽簽順序,分為3組,分別為抽到的紅色經典片段進行現場配音。評審團老師根據評分表(見表2)為每個作品打分(分別給予5-30朵小紅花,70-75分10朵,76-80分15朵,81-85分20朵,86-90分25朵,91-100分30朵)活動設評委即興提問環節,評審團老師每組選擇1~2個選手,進行即興提問,讓他們闡述自己對影視片段的理解、對配音角色的詮釋方式、從中學到的革命精神,時間為1分鐘。評委老師打分,給予5~15朵小紅花。現場全體少先隊員觀看比賽后,為自己最喜歡的一組選手和作品投票——在相應的展板上貼上自己折的小紅花。最后分別計算9個作品所獲得的小紅花數量,頒發一二三等獎、最佳參與中隊獎,根據評審團老師意見頒發參賽個人單項獎。【設計意圖】現場配音可以更直觀地傳達作品情感,挑戰參賽選手的藝術表現力,展示學生的風采。通過影視配音的藝術方式鼓勵少先隊員們感悟革命精神,提升審美素養,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重溫革命歷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校園先進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三)活動總結
貫穿整個德育活動方案的由每個少先隊員親手折的小紅花不僅是活動積分的體現、學生投票的工具,還顯現出他們對同伴才華的認可,更承載著他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對共產黨光榮歷史的謳歌。無數的小紅花就仿佛是滿山遍野的映山紅,讓人回憶起英雄的革命歲月,傳遞了當代人們不滅的革命信念。
作者:殷頔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景范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