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下健身產業的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眾健身意識逐漸加強,全民健身已經蔚然成風,從而帶動我國健身產業蓬勃發展,市場前景廣闊。我國對全民健身高度重視,先后出臺科技惠民、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等政策,促進了健身行業的發展。全球信息化時代到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興起,健身行業也面臨轉型升級,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推動健身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解決傳統健身行業的弊端和問題,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互聯網+”健身產業智慧健身
1健身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健身產業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近些年發展迅速。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里,人民更加關注健康,這為綜合化健身行業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健身行業也開始拓寬業務范圍,由傳統健身輻射向活動策劃、休閑餐飲、營養保健、健康咨詢等多個領域,并形成一個十分完整的產業鏈條[2]。隨著時展,消費者追求多元化、個性化,促使健身行業服務更加精細化,比如:為女性量身打造的瑜伽館、專門提供男性器械的健身館,其服務內容也更精準化,如產后恢復、產前保健、減肥、增肌、塑身、康復等,其規模大小不一。健身產業絕大多數扎根于城市,尤其是人流量多的商場周邊,健身館的檔次分為大眾型、中高檔型和高檔型,針對于不同的消費能力人群,對于高檔健身館,面積一般較大,投入資金更多,會員數量多,收費較高。
2健身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1健身產業分布不均勻
我國健身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的一種,起步較晚。而且政府對體育產業經費投入不足,尤其是對健身娛樂場地建設的投入,根據相關資料,目前我國用于健身娛樂人均用地要遠遠小于發達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迅速,在經濟效益的推動下,健身產業大多在此地區分布較多,而我國中西部經濟增長相對滯后,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健身產業分布較少,只有在地市級的市中心才能看見健身館,而且其健身產業發展速度緩慢。而在偏遠山區和農村,健身產業幾乎沒有,不利于農村居民健身娛樂[3]。目前城市的健身產業已經十分成熟,這種不對等、不平衡,加速了農村外來人口向城市遷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現代化進程。
2.2健身產業需要政府支持
2014年至今,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表明了政府支持體育產業、健身產業發展的決策,但是文件的落實需要一定時間。而且,我國沒有專門針對體育健身管理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健身產業的發展完全是自行建立的。在社會環境中缺乏有效的宣傳推廣,這也對健身行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4]。因此需要當地政府加強民眾健身宣傳,明確健身的重要性,不僅增強國人體魄,而且減少疾病,緩解國家醫療保障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騰飛做出貢獻。
2.3健身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當下,從事健身的教練大多是業余愛好者,從體育院校專業畢業生占比很少,大部分人經過簡單培訓轉行成為教練員,也有部分教練是藝術院校的畢業生、舞蹈演員等,他們主要講授瑜伽、形體、操課等專門針對女性開設的健身項目。我國健身教練整體水平偏低,年齡較年輕化。因為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不足,管理水平低,無法對健身群眾提供優質服務,降低人們對健身產業的可信度,不利于健身產業發展。
2.4民眾健身觀念認識不足
人們的文化程度、知識結構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自然對健身娛樂有不一樣的看法。本科以上的人群大多能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因為從事腦力勞動的原因,上班族長期坐在電腦旁辦公,缺乏運動,他們更愿意選擇去健身館鍛煉身體,也能夠通過運動釋放壓力,參與社交活動。因此他們認為,花錢健身是十分必要的;但大多文化程度低的民眾認識不足,他們認為在家也可以鍛煉,花錢鍛煉沒有意義,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在沒有專業性教練的指導下,個人鍛煉的運動量難以達到減肥等目的的要求[5]。
3“互聯網+”時代對健身產業發展的影響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關于健康的軟件層出不窮,比如:健身APP、跑步軟件、智能運動手環等。這些高科技產品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人們的運動方式和健身習慣,因此健身產業要與信息網絡相結合,采取健身設施與網絡并重的經營模式。讓健身產業步入信息化時代,不但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范化、合理化的健身方式,也能降低運動者因盲目健身而造成身體器官組織損傷。參加健身的會員利用這些信息化產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和時間安排,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案,而且提高健身設備有效利用,實現健康信息、健身資源的有機融合。因此人們將這種方式稱為智慧健身,但它不是獨立個體,而是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用戶體育行為、智能決策與管理等技術組成。(1)用戶體育行為,是指行為人為達到鍛煉的目的而選擇體育鍛煉的運動方式。與用戶相關聯的運動活動都視為體育行為。因為人受外界環境影響,會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所以用戶的體育行為存在多樣性、多變性的特點,在研究該行為時,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智慧健身對人們選擇體育運動提供了依據,更加智慧化、科學化,極大地避免運動造成的損傷。(2)數據庫,是收集網絡信息的存儲工具,網絡中的信息,冗雜、繁多,利用數據庫能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存儲,極大地節省人工時間,并且實現信息的有效利用。在健身產業領域,數據庫技術可以提供體育管理、體育科研、體育決策等方面的技術。因此,數據庫是實現智慧健身數據收集的關鍵。(3)物聯網。它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是構成現代信息技術的關鍵。它借助傳感器,將沒有關聯的物體建立聯系。物聯網的最大特點就是智能化,它為健身產業走向智能化提供基礎設施。互聯網是將各種信息結合在一起,而物聯網將不同的物體之間建立有效聯系。其能夠感知用戶的體育行為并進行傳輸,是健身產業得以發展的技術支撐。(4)云計算平臺。互聯網利用云計算,能夠將軟件、硬件以及數據資料進行銜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相應的對策,幫助用戶更快速的處理工作。健身產業可以充分利用云計算強大的處理能力,研究出適合用戶的全面的體育思維和體育方法。對今后健身產業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5)智能決策與管理。對于體育健身,智能管理技術可以對人的體育行為進行記錄,從已掌握的數據進行預測人們需要的體育項目,能根據人的差異性,為人量身定制體育服務,讓用戶的體育鍛煉更健康、更適宜。智能決策可以實現對數據深度挖掘,結合知識庫等技術,為決策提供強有力保障。
4健身產業應用“互聯網+”的發展策略
4.1基礎條件
健身產業要結合“互聯網+”,開拓智慧健身。要規范行業行為,特別是在價格與資源方面,要在政府的監督與指導下穩中有序開展。結合智慧健身,發展自身產業特色的項目,避免健身產品同質化,打造多元化的健身市場,與用戶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提供智慧健身聯盟服務[6]。根據消費者水平,可以建立不同檔次的智能健身。健身產業要發展,不能光在高端客戶中尋求市場,要在全民健身上開辟更多的市場空間,結合“互聯網+”高新技術的支持,拓展新的服務項目,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為不同消費能力的用戶,提供高品質、定制化服務,比如制定會員制、利用APP等客戶端實現購買服務的網上交易。健身產業的服務實現多元化,向健康咨詢、休閑娛樂等領域拓展。這是因為健身產業鏈條逐漸完整,人們轉變傳統的意識觀念,健身產業的競技性、娛樂性是時下人們所需要的,因此打造智慧健身和體育的有機結合,為健身產業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4.2建立健身產業合作模式,實現共同發展
目前,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健身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群眾的健身需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健身產業要抓住機遇,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完成傳統健身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目前,建立智慧化健身俱樂部,投資較大,運營成本高,對智能化健身產業發展的進程帶來一定阻礙,有些省份,甚至還沒有開展。因此,建立智慧健身產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大企業與政府間合作,給智慧健身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除此之外,讓民眾認識到“互聯網+”健身模式的優點,需要在宣傳上下功夫,激發民眾的興趣,可以采取不同的宣傳途徑,打造品牌理念,讓更多的人了解智慧健身,讓更多的人愿意參與到智慧健身中來。同時,這也可以對用戶數據的采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制定新的健身服務,提供科學的保證,從而實現健身產業向又好又快方向發展。
4.3加大對智慧健身的研究力度,努力開發新產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科學健身的理念已被民眾接受。對于新時代的健身產業,如何實現科學健身,贏得民眾喜愛,是智慧健身的最終目的。因此,健身產業要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需要不斷創新,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究,為人們提供更科學、更健康的運動方式、運動器械。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智慧健身網絡平臺建設,為廣大用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作為健身產業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在思想意識上要走在時代前列,在業務技能上要緊跟行業的發展形勢,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技術研究,提升專業素質能力,為廣大用戶真正提供有效、科學的健身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相關部門對健身技術的研究,需要從多層次、多角度開展,考慮當下人們對健身的喜好、生活習慣,結合當地歷史文化等因素,全面的研究智慧健身產品。
4.4建設智慧健身人才隊伍
在健身產業中應用“互聯網+”高新技術,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因此,需要信息化、智慧型人才,作為推動傳統健身產業轉型的中堅力量。健身產業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強各健身產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經營者的管理水平,提升教練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創新優勢。
5結語
健身產業的蓬勃發展,反映出人們對健康體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加強健身行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轉型升級,符合人們的內在需求。事實證明,健身產業能夠促進經濟繁榮,拉動內需,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改變傳統健身產業模式,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研判、科學技術、新型管理模式,為健身產業蓬勃發展提供新動能。
參考文獻
[1]劉楠.互聯網+背景下健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22(3).
[2]葉煜,彭翔,黃億.“互聯網+”背景下體育健康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9,38(3).
[3]邢寶萍,葉生愛,何莉莉.“互聯網+”與體育健身應用分析[J].中國有線電視,2019(6).
[4]李天植,陳圓.“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探微[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1).
作者:王爍 單位:北京光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