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專業教育革新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俞文洋、楊昱昺、吳賢偉 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
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它的特點就是由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者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知識的地位。在這樣一個模式下,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老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足夠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去指導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能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也不能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顯然不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在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的課程教學中應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得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其通過老師組織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和討論,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案例具有高度的擬真性、鮮明的針對性、學生的主體性、過程的動態性等特征。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是一門關與網絡服務的學科,在網絡服務的設計、配制、管理以及實踐使用過程中都會涉及到網絡功能的需求,因此關于計算機網絡服務的各項功能的案例非常豐富,而這些案例都可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例如,2012年中菲圍繞黃巖島問題產生的爭議后,中國數家網站遭到菲律賓黑客攻擊,其中包括“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star.chinaumu.org)、中青在線(v.cyol.com)、中青視頻(ploft.cn)等7家網站,給這些網站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由這個案例引發學生在學習“ISA防火墻服務”章節時對ISA防御各種網絡攻擊的防護能力和如何防護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與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啟發式教學的模式和途徑多種多樣,其中合理設置課堂提問是有效啟發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緊扣教材的重點提出問題。例如,在“DHCP服務的安裝、配置與管理”章節中,給需要劃分的IP地址段劃分作用域是一個重點內容,DHCP網絡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設置為自動獲取IP地址,那么配備共享打印機的主機為什么不宜采用自動獲取IP地址?原因在哪里?因為一般情況下一個房間只有一臺打印機,用戶在使用共享打印機時需要輸入IP地址才能訪問,這就要求使用靜態IP地址。進而又可以提出問題: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配置包含有靜態IP的DHCP服務器呢?可以在DHCP服務器中設置排除地址區域或者設置DHCP保留。對學生以提問的方式交待清楚難點的突破口,進而循循誘導,步步為營引導學生攻克難關。
研討式教學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通過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師生共同查找資料,研究、討論、實踐、探索,提出解決問題辦法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2]。它是一種不斷產生新思想、新思維、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的雙向性教學模式。研討式教學要求以“導”為主,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要求教師有全面、深刻、獨到的見解,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并且有熟練利用現代化手段教學的能力。研討式教學法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向學員單向傳授知識的講授灌輸模式,打破了舊模式下的“填鴨式”和“一言堂”,實行在教師指導下的“群言堂”,注重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傳授,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紤]到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結合專業知識,給出課堂討論的議題。比如請同學討論配置IP地址的4種方式,何時用自動獲得IP地址?何時用靜態IP地址?何時用備用配置中的自動專用IP地址?何時用備用配置中的用戶配置?這4種方式各自的優缺點,適用環境及配置方法。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把學習過的計算機網絡基礎、Win-dowsServer管理、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等知識融會貫通,比較4種配置IP的方法各自的特點和局限性,活學活用,加以選擇。研討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的機會,創設了一種有助于探索研究的開放情景和途徑,使學生圍繞某一主題主動地搜索和加工處理信息,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它不僅能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研討式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方法,具有獨立研討問題的心理準備和心理負載能力,能夠逐步離開教師這根“拐杖”獨立“行走”,從“學會”走向“會學”。
開放式教學方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通過學生的思考研究、主動探索,并在教師的幫助下而獲取知識或科學結論的一種方法[3]。它強調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內部心理表征過程,教師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劑"與"助產士"。教師不應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內容上,而應注意學習者的心態(即情感與動機)變化。開放式教學通過老師對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機會和權力,欣賞每個個體的自身發展,建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以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為核心的動態的,開放的教學形式。例如,在對某企業的網絡需求制定規劃時有多種方案可以使用,例如WindowsServer網絡系統、Linux網絡系統、有線網絡系統、無線網絡系統等。這些方案各有何優缺點,各適用于哪些網絡環境,在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中有怎樣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撰寫報告《XX方案在某企業中的應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變固定課堂為流動課堂,又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概念,讓學生自主選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世界上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強烈愿望,喚起學生創新意識的潛能,發展和提高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理論聯系實際,生產與生活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應以實驗操作為主,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環節講授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主要有DNS、FTP、ARP、TCP/IP等協議的原理以及路由算法等。實踐環節則講授網絡服務常用的網絡工具,DHCP服務器、證書服務器、郵件服務器、IIS服務器、Web服務器、Wins服務器和VPN服務器等的配置與管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操作中充滿著很多未知因素的內容,許多看似比較簡單的網絡實驗,卻需要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到,一個小疏忽就會導致實驗不成功。同時,學生在體驗、分析、判斷、處理網絡實際問題中,還不斷地學會積累許多思維方法和網絡經驗。
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實驗課有理論驗證型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和實踐項目型實驗。理論驗證型實驗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規范化的操作,從而得到正確的結果。例如,通過對配置靜態路由及動態路由的實驗,使學生熟悉并掌握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工作的程序、項目和過程,了解到網絡中數據包傳輸過程中路線選擇的全貌,為其獨立進行配置計算機網絡工作積累技能。實驗課的教學對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嚴謹、求是的科學作風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過去的實驗教學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提前把實驗環境搭建好,實驗的基本設置配置好,上課時把實驗目的、原理和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的意事項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照著教師講解的步驟或實驗指導書“比葫蘆畫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勢必造成學生在實驗課中對老師和指導書的依賴性太強,實驗這次做成功了但是下次又不會了,學生對實驗中體現的原理和作用完全不知,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需要改變傳統實驗課學生“比葫蘆畫瓢”的模式。綜合設計型實驗能夠考核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操作全面掌握后的程度,實踐項目型實驗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調查研究以及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綜合設計型實驗可以讓學生分組獨立完成包含DHCP服務、DNS服務和IIS服務網絡的綜合性實驗,要求學生參與實驗的準備、服務的安裝配置等實驗全過程;實踐項目型實驗讓學生設計某公司的多種網絡方案,需要學生充分了解該公司的系統需求和可以對該公司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并由此設計不同的網絡方案。整個實驗過程由學生自主參與,方案的設計及可行性也融于學生的勞動,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
因此,為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網絡人才,可適當增加實踐項目型實驗和綜合設計型實驗的比例。實驗安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先進行理論驗證型試驗,然后進行綜合設計型試驗,最后進行實踐項目型試驗,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和參加各種網絡大賽。暑假期間還可以帶領學生去公司參觀實習,如我院帶領學生去浙大網新集團、寧波圣諾亞公司、用友寧波分公司等企業參觀學習,使學生對公司的網絡環境,功能實現等環節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有限的實驗課學時內更好地安排實驗內容,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最大的鍛煉,使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操作的機會和獨立思考的機會。這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思維,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的網絡人才的有效途徑。
結語
教學改革是一件非常嚴肅和慎重的事情,不會輕易就得出最佳的改革方案,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對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網絡服務配置與管理課程進行了上述教學改革,經過五屆學生的摸索與實踐,教學成果顯著。學生的實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專業計劃培養目標,實現了教學、就業和上崗的無縫接軌,基本解決了企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之間的矛盾。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培養出具備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網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