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高??蒲泄芾砀母锼伎挤段?,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進一步激發高??蒲腥藛T的創新積極性,響應國家關于科研管理改革“放管服”的號召,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蒲泄芾韱栴}的基礎上,提出了利用“互聯網+”的通信信息技術實施科研管理改革的幾點措施建議,轉變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科研管理服務,促進科研創新成果的研發、轉化及推廣應用,并展望了高校科研管理改革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科研管理改革;互聯網+;大數據
一、引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高校需要承擔起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為創造科技創新新環境,進一步激發高校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轉變科研管理的模式,提升科研績效,國家出臺了多個科研領域實施改革措施的文件。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6年,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2017年財政部會同科技部、教育部、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財科教[2017]6號)。2018年,國務院又了《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各項改革措施方向一致,本質是在科研管理上提升科研自主權,并且提升科研績效,可以用2016年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放管服”的概念來概括。所謂“放管服”,具體是指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優化服務[1]。體制改革,技術提升是基礎,也是驅動力。在如今的“互聯網+”的時代,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實現現代科研管理的科學性和高效性[2]。以下,結合“互聯網+”的信息技術,以“放管服”的改革為基礎,談談目前高??蒲泄芾砻媾R的若干問題、改革措施建議及挑戰。
二、高??蒲泄芾砻媾R的問題
(一)科研管理模式封閉,效率較低目前,高??蒲泄芾砣耘f以學院、學科和項目為基礎,雖然多數高校通過創建科研管理平臺實現了科研數據的信息化,但是其管理模式單一且封閉,缺乏開放性,導致各學校、學院、學科乃至研究人員之間普遍缺乏交流與合作。這樣分散研究的科研模式[3],一方面不利于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另一方面無法整合各科研要素,推動創新性成果的產生。同時,高校科研管理平臺的科研數據錄入仍采用手工錄入的方式,包括項目申報,成果統計以及經費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也較低,難以滿足爆發式增長的科研數據管理要求。對于具體的項目管理時,各審核和驗收程序繁多,不僅影響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抑制了創新動力,也直接影響了科研管理的效率。
(二)科研管理缺乏靈活性,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單一,激勵機制不健全高??蒲泄芾碇校瑢τ诳蒲腥藛T,僅給予有限的技術路線決策權,同時對于經費的管理更是偏于保守,缺乏靈活性。比如項目預算中沒有編制的內容在實際費用支出后不給予報銷,并且經費報銷過程需要層層審批,以防止在經費使用上“出問題”。這嚴重打擊了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活動的積極性,特別是在開展報銷難度較大的科研活動如野外調查采樣時異常謹慎甚至取消,最終將會影響科研進度和科研成果質量。高??蒲泄芾碇?,對于科研績效的評價,通常只重視可量化的科研成果,比如項目、專利、論文、人才稱號或獲獎等等,難以全面評估成果的價值,特別是忽視了成果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價值評估,導致科研人員重視基礎科研,科研成果多與市場需求脫節,成果推廣和轉化效率較低。高??蒲泄芾淼募顧C制一般也與項目、專利、論文、人才稱號和獲獎等有關,雖然對于科研的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也普遍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比如導致科研人員急功近利,不顧科研發展規律急于論文的發表,甚至出現科研造假的學術不端行為。再者,高校激勵機制對于項目和文章的認定存在第一排名問題,往往缺少對科研團隊工作的認定,導致科研人員在項目合作時積極性欠缺,科研團隊松散,不利于科研創新活動,也不利于項目管理。
(三)科研與市場交互性不足,成果轉化率較低目前,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和驗收等環節以同行專家評議為主,缺少對市場技術需求信息的真正了解,導致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脫節,影響了成果的推廣和轉化。此外,由于高??蒲锌冃гu價仍以科研成果的科學價值評估為主,缺乏對科研成果的社會和市場價值評估導向,這也導致了科研人員在進行科研創新活動時更注重基礎研究,同樣影響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
(四)科研管理人員、研究人員和財務人員缺乏關聯性,導致科研項目管理與科研活動脫節科研項目與教師考核、職稱評定以及科研獎勵關系密切,所以科研人員會盡可能爭取科研項目,但是因為和科研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缺乏關聯性,導致科研項目研究、科研項目管理以及科研經費管理之間的脫節,科研管理人員不了解科研發展規律,導致唯成果論,評價單一。財務管理人員不了解科研項目實際需求,導致科研人員陷于各種經費報銷程序中,影響科研進度,這點在科研管理中尤為突出,這也是為何已有多項關于財務管理政策改革方面的文件出臺??蒲许椖康慕涃M預算編制和后期報銷總是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由于缺乏財務知識,一方面在預算編制時會難以全面真實覆蓋科研活動所有費用支出,另一方面,各項目預算編制項目和高校財務管理項目以及實際科研活動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后期財務報銷存在各種問題,不僅影響項目經費使用效率,從而影響科研創新活動的進度,也可能會最終導致結題結果與預算編制的不匹配,科研成果滯后。當然,隨著國家出臺的各項項目經費管理政策的改革措施和實施,該問題有所改善,但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會存在。
(五)科研管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不強我國高校的科研管理方式還是以行政管理為主,管理的目標和重心是與重大發現相關的科研人員、項目和成果[4],管理的對象是科研人員,缺乏對科研人員的尊重,主動服務意識較弱,缺少主動收集和分析科研信息的能力,缺少與科研人員和企業人員在科研創新上的溝通交流能力,甚至有些管理人員對科研管理政策和程序尚不清晰,顯然這些都不符合現在“互聯網+”時代下知識體系“去等級化”知識創新“趨于平等化”的大眾創新的科技創新管理要求。我國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大多都實行了學院二級管理模式,但是從總體上看效果并不好[5],主要原因是缺乏真正的主動服務意識,特別是學院的科研管理人員,大多數工作內容僅限于傳達科研部門的各類通知,收發或提交項目申請或驗收材料,統一進行材料的簽字蓋章,匯總統計項目信息等等被動的常務性勞動,并沒有真正為科研人員構建咨詢和交流的服務平臺,提升科研項目管理的效率。這種線性管理模式,已經完全不滿足如今“互聯網+”的網狀知識體系的管理要求。
三、高??蒲泄芾砀母锏拇胧┙ㄗh
(一)建立更有效的科研管理平臺并開發移動程序,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合作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應該將其開放、協作、非線性等思維模式融入科研管理中,從而促進科研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比如建立更開放更完善的科研管理平臺,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的程序,開放科研數據共享,加強科研人員之間交流,打破學校、學院、學科甚至科研團隊之間的壁壘,促進聯合創新?!盎ヂ摼W+”的時代下,科研管理平臺不僅要實現科研管理的規范性和高效性,也要提高科研人員使用的便捷性。
(二)加強校企之間科研信息交流,拓寬項目經費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構建對外的科研信息平臺,同時主動收集市場需求信息,增強高校和市場之間的信息交流,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從項目立項階段就保持針對性,并使最后的科研成果可以更好地融入市場和社會,使高??蒲泄芾砥脚_成為高校與市場之間的橋梁,提高高??蒲谐晒氖袌鐾茝V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通過對外的科研信息平臺,還可以轉變單一的科研經費籌集渠道,例如形成多企業共籌資的科研眾籌項目模式,解決科研經費問題,促進成果轉化[2]。
(三)以信任體系為基礎,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自主權,健全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國家連續了關于科研管理機制改革的文件,改革方向很明確,即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科研自主權和財務自主權。總理也曾講話強調“要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表格中解放出來”。目前改革正在進行中,科研人員因研究需要變更技術路線,僅需要簡單備案;在項目預算編制時簡化科目,并實現因研究需要部分經費科目打通使用,也僅需簡單備案;在項目過程管理和驗收時,盡量簡化,合并財務和技術驗收。相信這些放權政策實施,會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加快創新成果產生。2019年,總理又提出了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不設經費科目比例,將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的經費自主權[6]。破除“五唯”在文件中已經體現,但在現實中目前難以完全杜絕,重要的是不唯論文、帽子、職稱、學歷、獎項以后,新的評價體系和指標如何替代原有的指標體系,外部環境不改,單單一家高校是難以推動的。因此,需要進一步健全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構建綜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對學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綜合考量,從而減少目前高??蒲幸驗榭冃гu價體系而重基礎輕應用的現象,增加科研成果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高校也同時需要構建更合理的激勵機制,改變以往多懲罰少激勵的機制,并改變目前僅對項目負責人或文章第一或通訊作者的認定現狀,合理評估團隊貢獻,這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個體的創新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促進科研團體的協作,促進聯合創新。
(四)轉變科研管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提供個性化科研服務為了適應如今“互聯網+”時代知識創新的模式,科研管理的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其本質首先是轉變科研管理對象。之前管理的對象是科研人員,所以在秉持著一種“有罪輪”的基本前提下,過度運用公權力,使科研管理既復雜又僵化?,F在的管理主體應該是科研事務,對于科研人員,科研管理者則應秉承著一種“信任”的前提,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科研人員的尊嚴,更可以確保科研活動更多地能夠按照科研規律進行[7]。這種改變意味著我們必須徹底轉變科研管理的思維。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如大數據技術,可通過追蹤科研創新活動的各個環節,避免科研不道德行為的發生,為構建科研人員信任體系,打擊學術不端提供技術支持[8]。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體系的變化,更多的科研項目從需求到指南到實施都在向行業頂尖匯聚,科研的權重在進一步向985高校和專業科研院所集中,為便于更多青年教師參與課題和子課題,在科研管理中需要給青年教師提供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應該通過“互聯網+”的大數據技術,通過個人終端,收集、存儲、整理和分析科研項目及科研團隊信息,可實現科研管理的多樣性,給每一位科研人員提供個性化的科研服務,提升科研人員的科研創新活力。
(五)增強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協作高??蒲泄芾硇枰訌娍蒲腥藛T、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交流協作,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構建交流和分析平臺,實現信息互通,特別是在一些科研管理政策制定時,避免在項目管理與科研人員的科研規律脫節,以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同時,科研管理人員主動獲取并分析科研信息,財務人員參與項目經費編制,與科研人員一起參與科研活動,提高科研項目針對性,增加經費編制合理性,加快科研創新活動,促進創新成果推廣與轉化。
四、高??蒲泄芾砀母锩媾R的挑戰
(一)科研管理理念轉變的挑戰目前高??蒲泄芾碇饕捎米陨隙碌男姓芾砟J?,對科研人員缺乏信任和尊重,沒有主動服務的意識。而科研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員徹底思維,提升服務態度和質量,從以前行政命令式服務轉變為遵從科研活動規律的主動式服務,更多地參與到科研活動中,成為科研人員的科研信息來源,輔助科研數據分析,并成為科研人員之間以及校企之間的溝通橋梁。科研管理改革需要在充分信任科研人員基礎上實施“放管服”,但多數管理人員在心理上擔心“一放就亂”,害怕出問題,一時難以實現對科研人員的充分信任,且通過“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構建的科研人員信用體系也需要時間,這將成為科研人員管理理念轉變的障礙,對于科研管理改革措施的落實來說,是一種挑戰。新時代的科研管理人員,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去適應新的管理模式,相比老的管理模式,能力要求和工作量明顯提高,也會阻礙部分管理人員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對科研管理改革形成挑戰。同時,科研評價體系和國家需求依然存在兩張皮的現象。高校在評價指標上依然沿用著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主導的創新指標體系,評價的要素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與國家在發展中所需要解決的要務沒有直接掛鉤。
(二)科研管理技術需求方面的挑戰在“互聯網+”的信息時代,科研人員需要學會利用各類科研信息和數據,加強交流合作,加強成果推廣和應用,這就對科研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堅固自身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不斷拓寬自己的思路和眼界,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樣,新的管理要求促使科研管理人員必須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必須熟悉科研管理的各項流程,熟悉科研管理平臺軟件的操作及維護,掌握科研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技術。此外,高校大多建立了科研管理平臺,但是各平臺之間的數據兼容性較差,如何實現科研數據標準化,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通信技術實現各平臺之間的共通共享需要進一步研發。新的科研管理模式還需要建立科研人員的信用體系、更完善的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如何利用“互聯網+”的通信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來實現,也是一種技術上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孫月玲.“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蒲薪涃M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2):4-5.
[2]唐圣姣.“互聯網+”時代高??蒲泄芾砟J礁母镅芯縖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24,111-113.
[3]呂萍.科研項目管理現狀、問題與改革對策———基于知識生產模式轉變的分析視角[J].北京教育•高教,2018,(2):79-82.
[4]閆奎銘.大數據時代的認知轉向及其對科研管理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32(20):101-106.
[5]范碧薇.我國高校科研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對策[J].天津科技,2018,45(4):24-25.
[6]王守軍.從“放管服”改革看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政策變化[J].中國高校科技,2019,(5):10-13.
[7]蔣悟真.科研管理政策改革釋放的法治信號解讀———以《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為例[J].法學,2018,(10):120-129.
[8]周升.充分發揮“大數據”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高??萍迹?017,(12):89-91.
作者:徐杰 徐洪峰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