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金融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針對于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熱潮,從多種因素分析了互聯金融在我國快速發展的根源,總體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土壤,電子商務的興起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互聯網金融由于自身的門檻低,普惠性等特點彌補了傳統金融的弊端,但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完善規范制度,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是互聯網金融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創新;金融監管
1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現今,互聯網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十幾年前互聯網的應用雖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但由于經濟成本,互聯網并未真正走入百姓生活,從這個意義講,互聯網并沒有真正的服務大眾,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和更細換代,互聯網的受眾以及應用范圍已經越來越廣,涉及各個年齡層,互聯網的發展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比如購物,傳統觀念里,人們習慣貨比三家,看得見,摸得著的消費才放心。可互聯網的發展,顧客實現了網上購物,這是傳統消費被取締的重要體現。這一方面的原因來自于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改變,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線上購物不僅為百姓帶來了消費的便捷,同時做到良好的售后服務,比如7天無理由退貨,比如客服在線解答消費者的問題,以及消費者權利的保障措施。而網絡支付是互聯網金融的最早形態,也是催生互聯網金融的一把鑰匙,最初人們對于線上消費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并不高,這是傳統金融模式與互聯網金融的差異。
2電子商務的興起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興起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線上交易越越成為人們新的交易模式。電子商務早在90年代就已經在我國各個行業初露頭角,但是電子商務真正走進人們視野,真正服務于大眾生活還是近幾年的事。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得益于兩個契機,一是2003年“非典”在我國的爆發,陌生人之間以及異地之間的正常交易收到了極大地限制,第二點是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國內很多企業被迫轉型,轉型后的企業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土壤,同時也增加了互聯網金融走進大眾視野的幾率。從2003年至今,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趕超許多發達國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初期以網絡支付的方式為主,網絡支付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初始化模式,是大眾最易接受也是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消費方式,這也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網絡支付最初雖然實現了線上消費,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但是還存在很多弊端。電子商務興起初期,跨行轉賬以及第三方支付等交易模式極其不便捷。這些交易中涉及到的問題還需要傳統交易模式銀行匯款來解決。如只是小額交易,消費者需要去銀行排隊,辦理相關手續,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有些業務還涉及到手續費,消費者需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與此同時,消費者還可能遇到收不到貨,貨品質量與圖片不符合等問題。電子商務的發展依賴于網絡信用,而監管的空白導致網絡信用缺失,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支付應運而生。2004年,支付寶平臺走進人們視野,支付寶在網絡交易中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提供一個橋梁,是為網絡商家的制約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合法保護,支付寶作為網絡交易的新型模式提高了消費者對網絡消費的信用度,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不僅指網絡消費,除此之外,互聯網還包含很多金融產品。
3傳統金融的滯后
對于很多發展中的大企業或者老牌兒國企來說,融資并不困難。這些企業的發展實體以及信譽保障都可以在傳統融資中占有很大優勢。而對于一些中小企業或者創業初始階段的企業來說,融資難的問題始終是阻礙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企業缺乏門檻低的融資渠道。而對于手里有余錢的普通百姓來說,沒有投資渠道依然是困擾他們的問題,余錢只能選擇放在銀行,這對于百姓來說是最穩妥,最保險的理財方式,但卻也是收益最小的方式,同時這也是阻礙金融行業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原因。對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滯后等因素,金融覆蓋面未達到,百姓更愿意把錢放在自己手里。傳統金融的發展模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解決了傳統金融諸多問題,互聯網金融覆蓋面更廣,門檻更低,大眾接受程度更高。比如走進大眾視野的P2P借貸模式,這種借貸模式打破了傳統借貸需要中間人做擔保以及異地借貸難的問題。互聯網金融的便捷在與打破傳統金融需要的壁壘,實現了異地,陌生人之間的資金交易,這種交易模式不單純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信用,而是有第三方為交易做保障。
4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
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領域,互聯網覆蓋面廣泛,涉及領域眾多,互聯網作為一個虛擬的平臺存在很多風險和監管空白。網絡攻擊屢禁不止,互聯網病毒時有發生,無論工作還是私人生活,經常受到網絡病毒的侵襲。另一方面,網絡詐騙已經成為新型詐騙手段,互聯網金融企業作為新型企業,在安保防范方面存在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的問題,在防范網絡風險方面存在困難。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不排除有人在鉆互聯網監管空白的空子,也試圖從中進行非法謀利,如非法集資,非法信貸。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金融將會面臨更大的風險。互聯網金融內部存儲的數據依托與云計算平臺,而大數據系統存在諸多隱患,諸如信息泄露,信息反復被利用等問題,影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監管存在空白,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以及諸多屬性,如覆蓋面廣,設計領域多等特點,網絡在服務于大眾的同時還存在許多弊端,這為互聯網監管帶來很多困難。而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依賴互聯網而成長起來的,所以互聯網金融還存在監管難的問題。對于最早在我國興起的網絡支付,由于這種交易模式已經成熟且逐漸被大眾接受,網絡支付有第三方作為保障,監管能夠很大程度起到作用,而互聯網金融由于門檻低,種類多,監管還存灰色地帶,一些企業利用監管的空白進行謀利。綜上所述,互聯金融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互聯網金融的到來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互聯網金融具有許多傳統金融沒有的優勢,互聯網金融取締傳統金融也是大勢所趨。然而現階段的互聯網階段尚在試錯的過程,風險與進步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不應因為風險的存在而否定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價值,也不能故步自封,應該看到問題的所在,在著力解決問題,加強監管,將互聯網金融納入金融監管,創新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
4.1加強互聯網金融技術開發
和傳統金融一樣,互聯網金融的發揮同樣依賴技術的進步。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技術很大程度依靠國外技術手段,今后要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點置于技術的開發,比如網絡信用的提高,網絡風險的防范及監管,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對于發展中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應注重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注重人才的培養。
4.2推進互聯網監管創新
互聯網交易雖然發生于網絡這個虛擬的平臺,但并不是無法進行痕跡追蹤,網絡交易的每一個步驟都會有登錄痕跡,這為網絡監管提供了新的路徑。此外,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準入門檻應提高,對于企業資質的審查應該做到更規范,更全面。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報告,新金融評論,2012(01).
[2]周小川.鼓勵互聯網金融,人民網,2014-3-5.
[3]項俊波.互聯網金融創新是好事,不可阻擋,中國經濟網,2013-9-24.
作者:侯樂喧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