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教育開設多元文化的護理課程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化進程加快,多元文化社會格局形成,跨文化就醫的態勢凸顯,臨床對具備多元文化知識護士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相對落后,為滿足服務對象的多元文化需要,在護理教育中增設多元文化課程、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質量。
關鍵詞:多元文化;護理教育;護理課程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多民族融合,多文化滲透,多元文化社會格局形成,跨文化就醫的需求愈發明顯,“以人為中心”的多元文化護理應運而生。美國護理學博士德勒恩•萊寧格率先提出跨文化護理理論,該理論要求護士具備多元文化護理知識及技能,具備向多元文化的人群提供多元文化護理的能力。但現階段我國護士多元文化護理知識不能滿足患者多元文化需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1],臨床對具備多元文化知識護士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開設多元文化護理課程勢在必行。現對護理教育中開設多元文化護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方法改革進行探討,以提高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質量。
1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涵義及現狀
1.1多元文化護理的涵義
多元文化護理又稱跨文化護理,是由美國護理學博士德勒恩•萊寧格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的,指對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進行探討并分析,重點研究其照料方式、對健康與疾病的認識、人民的信念和價值觀,并運用這些知識為不同民族的人民進行共性和各異的護理[2]。
1.2多元文化教育的涵義
沈六先生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應包含各種教育理念,提倡個體理想均等,教育機會均等,鼓勵學生珍惜不同文化特質,強調跨文化間的合作[3]。班克斯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應對教育體制進行徹底改革,包括教學策略、訓導措施、教室氛圍、教材內容、測驗與評價方式等,消除種族與性別歧視,使所有學生受教育機會均等[4]。綜上所述,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尊重人的尊嚴,提倡所有個體教育機會均等,接受和欣賞文化差異,強調民族自尊和尊重文化差異。幫助學生發展其跨文化能力,培養其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1.3國內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現狀
1.3.1我國開展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時間較短1995年,隨著我國首屆“多元文化護理透視”國際研討會的召開,“多元文化護理”也被正式引入我國。在國際形勢影響下,我國護理教育工作者也將多元文化融入護理課程中,進行了多元文化護理課程的開發研究[5-6],如開展護理專業英語與多元文化護理相結合的教學[7]。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該研究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8],仍有很多地方亟待改進。1.3.2多元文化護理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在國際多元文化護理研究影響下,我國護理教育工作者將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列入護理教育課程中,但目前尚無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具體措施及策略[9]。20世紀90年代,雖在部分高校的護理學院開設了多元文化護理課程,但大量的醫學專科學校尚未開設,接受這方面教育的護士仍較少[10],開設了多元文化護理課程的大多數院校也只是在護理學導論課程里加入了一節多元文化護理內容,未能達到讓護生系統學習多元文化護理的目的。據戶麗艷[11]關于護理人員多元文化認知現狀調查顯示,584名護理人員中只有39.0%的護理人員在校期間學過多元文化護理知識,護理人員對多元文化認識不足與學校教育較少涉及這方面教育有關。1.3.3國內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形式以短期培訓或者課程改革為主國內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多以短期培訓或者課程改革為主[12]。以短期培訓為主的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多圍繞英語培訓、禮儀及溝通培訓、技能培訓。但是,有報道顯示,大約有90%的特需護士未接受過多元文化護理系統理論知識培訓[13]。以課程改革為主的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多在原有的護理課程中加入一些多元文化護理課程,如護理學導論、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14]。但是這些課程較單一,沒有融入本地區特有的文化,同時未設置實踐內容。此外,有學者以護理英語及雙語教學作為開展跨文化教育的依托[15]。如此單一的語言教育及課程教育都不能滿足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需求,因此構建綜合性的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模式勢在必行。1.3.4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師資短缺,教學方法單一我國護理教育師資短缺,甚至有臨床醫生承擔護理教學的現象[16],兼具多元文化知識背景的護理教育者更加匱乏。在美國,護理師資要求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兼具多年臨床護理和教育經驗[17-18]。我國護理師資隊伍結構、學歷遠不及美國,此外我國護理教學方法單一,仍以“文化知識灌輸”教學為主,忽視學生潛能的激發。護理師資短缺和教學方法陳舊限制了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2護理教育增設多元文化護理課程
2.1增設社會人文課程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學在1966年就開設了多元文化護理課程,護理專業50%的課程用于講授社會心理學、社會倫理學等方面的內容,非常重視文化在護理中的作用[19]。國內大多數院校只是在護理學導論或者人際溝通課程中涉及少量多元文化護理內容,未能達到讓護生系統學習多元文化護理的目的。鑒于此,我國護理教育有必要增設與護理學相關的社會人文課程,如文化學、社會學、民俗學、宗教學、心理學、護理法律法規等課程,將人文知識與護理學內容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2.2增設語言學習課程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達、傳遞、儲存、延續及社會交往的重要工具[20]。語言是醫務工作者和患者溝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護理教學中應加強語言學習,培養學生語言交流和溝通技巧,減少因為理解誤差而產生的誤會,同時在教學中注重雙語教學。雙語教學能使學生從其他文化角度去理解文化的差異,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感,豐富學生的生活內涵。除了課堂語言教學,學校還應該提供各種讓學生練習語言的機會,如開辦英語角和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比賽等。
2.3編寫多元文化護理教材
經調查發現,國內有關多元文化護理的教科書僅有兩本,它們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供涉外護理專業使用的《多元文化與護理》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護理(護理專業用書)》。這兩本教材主要介紹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既沒有中國各民族文化差異內容,也沒有實際的護理案例分析。教材是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沒有教材,教學就無從談起。因此,為使護理專業學生掌握多元文化護理的相關知識,編寫多元文化護理教材是當務之急。多元文化護理教材中應包含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等,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多元文化護理案例,使護理專業學生能夠掌握多元文化護理知識和技能,培養多元文化護理服務意識。
2.4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課堂授課是傳授知識的重要途徑,除此以外,多元文化護理教育還可以通過專題講座、選修課或者自學的形式,使學生得到更多接觸多元文化的機會,讓學生自動搜集有關多元文化護理的信息并相互交流,從而達到開闊學生視野,強化學生多元文化意識的目的。
2.5將全體護生作為多元文化護理教育對象
大多數院校只將護理本科生及以上學歷的護生作為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對象,尚無法滿足社會對具有多元文化知識人才的需求,中職教育也應該重視多元文化護理教育,讓中職護生也能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正確認識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群體的文化差異,正確判斷其他文化與自己文化的關系及相互間的影響,形成良好的處理不同文化的護理行為模式。
2.6完善考核體系
護理院校可以通過理論考核(知識點考試、多元文化知識評估量表、學習報告)、實踐考核(模擬操作考試、護理技能考核)、他方評價(患者、醫院及專家評價)等方式來考核學生學習情況,使學生逐步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知識與技能。
2.7改革教學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有助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豐富護理教學內容,打破“以文化知識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多元文化護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促進我國護理事業良性發展。2.7.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一種通過模擬或者重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10]。案例教學一般包括3個階段:第一,教師事先準備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案例,讓學生了解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二,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形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三,學生討論決策,整合決策,并把問題解決方案與現實進行比較。2.7.2PBL教學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問題學習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典型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和研究的熱點。PBL教學流程包括:(1)學生分組;(2)教師準備: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3)合作學習:學生針對問題搜尋相關知識信息;(4)得出結論:小組內合作、討論得出初步結論;(5)教師評價;(6)成果共享:共享學習資料和討論結果。2.7.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就是學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行為活動或心理體驗,以此達到掌握知識和能力的目的[21]。角色扮演教學流程包括[22]:(1)分配角色和任務;(2)制訂旁觀者任務,如負責觀察、記錄、評價等;(3)情境流程設計;(4)角色扮演;(5)討論與評估;(6)強化練習(互換角色);(7)總結和概括。2.7.4影視賞析影視賞析是指對影視作品的欣賞、鑒賞和分析。Abrums與Leppa[22]建議在文化教育課程中采用閱讀、電影欣賞等手段,提高學生對自身及其他文化、情感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反映文化差異的影視作品讓學生賞析。通過對影片的音樂、畫面、人物、劇情的賞析,可以讓學生更直觀了解各種不同文化的價值取向、內涵等的差別,引導學生養成處理不同文化問題的得當護理行為模式。2.7.5國際交流,實地考察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是一項復雜的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密切合作[23],只有將多元文化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結合,才能促進護理學科全面發展。所以學校可以盡量為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提供實踐場所,例如去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及宗教文化圣地進行實地調研,讓學生親身體驗燦爛的多元文化帶來的心靈震撼與思想沖擊,從而更好地理解并尊重文化差異。同時鼓勵學生多參加國際交流、專題講座,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甚至走出國門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所在。此外還采取遠程教育等手段組織學生學習各國的社會文化,使學生了解自身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正確判斷其他文化與自己文化的關系及相互間的影響。綜上所述,在全球國際化的今天,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應與國際接軌,縮短與西方多元文化護理教育的差距,積極開發多元文化護理課程,拓寬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水平,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多元文化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彭幼清,張莉萍,姚蔓玲,等.服務質量差距模型在多元文化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7):603-606.
[2]張彩虹,曹和安.護理教育應對多元文化護理的思考[J].護理研究,2004(21):1884-1885.
[3]洪泉湖.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J].公民訓育學報,1999(8):167-179.
[4]喻麗華.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J].南師學報,2003,37(1):66-67.
[5]張立穎,李亞潔,譚劍,等.多元文化護理與溝通藝術選修課開設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7(31):2897-2899.
[6]顏曉星.高職護理專業多元文化校本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2007(32):19-21.
[7]陳鳳鳳.護理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5):154-155.
[8]劉月霞.跨文化護理初探[J].護理學雜志,1988,13(2):114-115.
[9]趙曉云,王斌全,劉美麗.多元文化護理淵源及發展[J].護理研究,2007(6):1691.
[10]樸玉粉,吳金燕,王志穩,等.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度及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7(11):25-28.
[11]戶麗艷.臨床護理人員多元文化護理認知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12]李娜,楊淑芳.護理本科教育多元文化護理課程設置的必要性探討[J].吉林醫學,2012,33(2):444-446.
[13]彭幼清,錢培芬,江萍.上海特許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現狀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4(4):35.
[14]李新輝,賀偉,楊京楠,等.對新疆6所醫學院校多元文化護理課程設置的調查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1):134-136.
[15]李鴻艷.以護理專業英語或雙語教學為依托開展跨文化教育的思考[J].護理研究,2007(31):2903-2904.
[16]張曉莉,彭幼清,俞海平,等.我國多元文化護理教育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133-135.
[17]蔣小平.護理高等教育發展的比較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07(5):23l-233.
[18]孟凡麗.國外多元文化課程開發模式的演進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2):13-14.
[19]陳建平.護理教育中多元文化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09(7):80-81.
[20]魏風云.多元文化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1(2):1-2.
[21]高華.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構建與效果評價[D].長沙:中南大學,2011.
[22]AbrumsME,LeppaC.Beyondculturalcompetence:Teachingaboutrace:gender,class,andsexualorientation[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2001,40(6):270-275.
[23]李忠英.多元文化護理在我國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全科護理,2012,10(11):3155-3157.
作者:范明珍 陳英 劉桂瑛 單位:桂林市衛生學校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廣西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