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肺栓塞非急性期循證護理方案應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方案在肺栓塞非急性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70例非急性期肺栓塞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兩組心理狀態及病情轉歸。結果兩組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水平升高,血小板計數(PLT)水平降低(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間未見差異(P>0.05)。觀察組病情轉歸優良率為97.14%(34/35),高于對照組(82.86%(29/35),P<0.05)。結論循證護理用于非急性期肺栓塞可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病情轉歸。
關鍵詞:循證護理;肺栓塞非急性期
肺栓塞是臨床危重癥,發病迅疾,病情兇險,患者常因對自身病情的擔憂,呈現出明顯的不良心理情緒[1]。循證護理是一種以科學的護理證據為依托,尋找護理過程中的問題,在獲取臨床證據的基礎上,提出適宜的干預策略,保證患者的身心狀態可得到最大化的護理,改善患者病情[2]。本文特對此作一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急性期肺栓塞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既往未接受心胸手術治療者;認知功能正常,可獨立完成問卷;入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排除標準:急性期肺栓塞;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疾病;近期接受外科治療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50例,平均年齡(57.48±4.12)歲,男18例,女17例,高血壓16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癥12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9例,大專及以上16例。觀察組50例,平均年齡(57.64±4.21)歲,男20例,女15例,高血壓15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癥14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專及以上14例。兩組年齡(t=0.160,P=0.873)、性別(χ2=0.230,P=0.631)、高血壓(χ2=0.058,P=0.810)、糖尿病(χ2=0.229,P=0.632)、高脂血癥(χ2=0.245,P=0.621)、文化程度(χ2=0.233,P=0.629)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傳統護理,由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指導。觀察組:(1)采用循證護理干預,首先由護士從數據庫中檢索相關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批判性思考,遴選出科研設計較好的文獻資料,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案;(2)循證問題,引發肺栓塞的基礎性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為血液淤積、血液高凝、血管內皮受損。偏胖、充血性心衰等可導致血流量減慢,機體處于高凝狀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可損傷血管內皮,針對以上患者因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防止肺栓塞的發生。首先給予患者心理安撫,對患者的日常進行指導,如禁止對患側肢體的按摩及熱敷,避免對患側刺激,指導患者將患側肢體太高,促進靜脈回流;需長期臥床休息患者,指導患者及時變化體位,避免患者肢體出現痙攣。(3)循證問題,肺栓塞與生活習慣,患者長期靜養、飲水減少及高脂飲食、吸煙等均高誘導血小板的活化,誘發血小板聚集。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每日飲用足夠量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對于影響凝血纖溶系統的藥物,應密切關注,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檢測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ctivatedpartialprothrombin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血小板計數(plateletcount,PLT);記錄患者病情轉歸情況,本文將治療后出院及未發生急性肺栓塞定義為優良。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用SPSS22.0。計數資料用n(%),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珋±s”表示,用t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表1)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干預前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表2)兩組aPTT、PT、PLT水平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aPTT、PT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間未見差異(P>0.05)。
2.3兩組病情轉歸情況比較
(表3)觀察組病情轉歸優良率為97.14%(34/35),高于對照組82.86%(29/35)(P<0.05)。
3討論
本文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干預患者干預后負面情緒評分降低,表明該種護理模式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使肺栓塞患者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3]。循證護理模式以循證問題為指導,主要以相關的危險因素有關,是以減弱危險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可幫助患者明確病情,正視疾病[4]。本文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干預患者病情轉歸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該種該模式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孫璐,白蓮,何雅梅,等.循證護理配合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肺栓塞病人臨床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000(016):213-213.
[2]宋應群,巫素青.循證護理應用于急性肺栓塞急診救治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3):21-22.
[3]何云芳.循證護理應用于急性肺栓塞急診救治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5(4):187-188.
[4]王東梅,苑學,杜高潔,等.循證護理及綜合護理在急性肺栓塞診治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5,37(16):154-156.
作者:向丹 張毅 單位: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